第80章 大帥大點兵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329字
- 2024-11-29 11:41:00
又一夜過去,天色微亮。
渭南城內人頭攢動。
李璘站在一處半高的臺上,俯視著臺下密密麻麻的人。
“稟大帥,朔方先鋒大軍戰死一千五百,傷者一千二。”仆固懷恩恭敬說道。
他現在打心眼里將李璘看作了真正的天下兵馬大元帥。
“朔方軍人人以一當十,某欽佩之至。”李璘嚴肅說道。
此次守城,朔方軍才是真正的主力,尤其是城內那一波激戰,硬生生頂住了數千叛軍精銳的偷襲。
能在戰損過大半情況下鏖戰至最后,戰斗力、軍紀和血性皆為極致。
“稟大帥,渭南百姓戰死者兩千八,傷者八百。”滿懷悲憤的渭南縣令接著說道。
“怎么如此之多?”李璘驚問。
縣令立即解釋道:“戰死者不多,只是有許多百姓被亂兵所殺,或者房屋被焚毀燒死。”
“我知道了。”大勝過后,本來心情大好的李璘心情不免沉重了些。
梁丘杰神情肅穆,“卑職從長安帶來的六千三人馬,戰死三千五,傷者一千二,生還者一千八。”
“還有八百呢?”李璘冷冷問道。
“逃了,抓了五百多,還有三百多不知所蹤。”梁丘杰低聲說著,他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很好。”李璘當即下令,“也就是說我們打了兩天,仍有八百人一箭不放,一刀未出,是吧?”
“是。”梁丘杰低著頭答道。
但凡有一刻鐘參與戰斗,哪怕后面跑了,梁丘杰都沒給算作逃兵。
“將那五百人給本帥帶出來!”李璘大聲喝道。
“喏!”梁丘杰立刻行動。
沒一會兒,李璘身前站了五百多垂頭喪氣的士兵,人人低著頭不敢看周圍人一眼。
“你們誰趁亂搶過、拿過百姓東西的出列。”李璘平靜說道。
“知情不報者,罪加一等;藏匿不交者,罪加一等;主動站出來者,罪減一等。”
李璘連著說了三句,本來有所猶豫的五百士兵立刻躁動和喧囂了起來。
斷斷續續,大概有一百五十名士兵站了出來。
李璘冷冷盯著這些人,再問道:“都回頭看看,身后還有誰偷拿、搶掠了百姓的財物?”
“這是免死的時刻。”
立即有人指認出了約莫三十幾個人,被梁丘杰帶人分別揪了出來。
那些人大喊著冤枉或者求饒之類的話語,跪在地上。
“砍了!”李璘一聲令下。
頃刻間,三十六個人頭落地。
前面站著的一百五十名士兵不少嚇尿了褲子,渾身顫抖。
李璘面無表情看著一百五十人乃至身后的三百人,繼續吼道:“本帥本來是想砍了你們所有人的,但是念你們乃初犯,且之前禁軍和城防軍都是一群鼠輩。此次先饒了你們。”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偷拿了百姓財物的人,除了指認了三十六人的人,其余的人,本帥會在你們臉上刻個字。”
“刻什么字?”
“恥!”李璘自問自答。
“出發前,本帥對梁丘杰反復強調,要給你們宣揚軍紀。本帥相信他做了。”
“你們都當了耳邊風。那就給我好好記住了。”
“梁丘杰,刻完字后,將這五百人都逐出軍營,脫了軍服,收了軍械,任其自生自滅,本帥不養懦夫。”李璘喝道。
梁丘杰大聲回應,“卑職立刻就辦。”
“不急。”李璘又道:“一開始就跟著梁丘杰加入戰斗的人出列。”
嘩啦啦。
陸陸續續站出來了八百人。
“你們這八百人,加上傷兵中一開始就作戰的人,自此就是我天策軍的人了。”李璘帶著微笑說道。
“謝大帥!”八百人立即齊齊下跪,表達著對李璘的效忠。
“大帥,那我們呢?”余下的一千人中,響起了一個突兀的聲音。
出聲的人是個膽子很大的年輕人。
他有些忐忑又有些驕傲地說道:“小人只是猶豫了兩刻鐘,看到雜碎殺我的袍澤,就上城頭去了,小人還殺了三個賊人。”
“是嗎?”李璘笑了笑,對那一千人喊道:“殺了賊人的出列,守著地道殺賊練膽以及開城門后追殺的不算。”
“不要想著騙本帥,騙本帥的人,一旦發現,人頭落地。”李璘眼神如冰看著蠢蠢欲動的一千人。
很快,又站出來了三百四十多人。
“很好,你們也是天策軍的袍澤了。”李璘笑道,轉而對其余的士兵說道:“你們入天策預備軍,以后經過考核也能入軍。”
“謝大帥!”一千人齊齊跪地。
最后,李璘看向角落里站著的吳阿七,似笑非笑道:“該你了,站到我身邊來。”
吳阿七一臉平靜地走到了眾人身前,站定如松。
李璘指著吳阿七,高聲道:“此人叫吳阿七,是他在潼關一箭射死了田乾真,也是他在賊軍帥帳外射死了孫孝哲!”
“你們說,本帥要怎么獎勵他?”李璘笑的很開心。
“封侯!”
“拜相!”
“賞萬貫!”
下面的士兵激動地大喊,看向吳阿七宛如戰神。
“好了。”李璘示意所有人安靜,神色嚴肅道:“此前本帥與吳阿七聊了會,他說他不要什么獎勵。”
“為什么?”
“因為他一家十六口悉數死于吐蕃賊寇之手,他起初是一名伙長,麾下九名袍澤也都死于燕賊之手。”
“他說他孤身一人,要那么多封賞沒有意義,他余生只想做的三件事是殺賊!”
“殺賊!”
“還是殺賊!”
李璘握著拳頭,扯著嗓子拼命高喊,又拍著胸脯道:“可他不是孤身一人,他現在所站的四面八方皆是我大唐袍澤!”
“我們就是他的家人!若人人都是吳阿七,何愁燕賊不滅?”
他的話音剛落,許多士兵忍不住啜泣。
在列之人,或多或少都親眼目睹過袍澤的死亡。
士兵們的最外圍,站滿了密密麻麻數以萬計的渭南百姓,他們雖然聽不清楚李璘在說什么,但有人將李璘說的話很快傳到他們耳中。
他們靜靜聽著,靜靜站著,接著有的人流了淚,接著有的人朝著李璘的方向跪了下來。
“本帥決定,自此以后,吳阿七為天策軍弓兵總教頭,無論天策軍以后有多少人。除了本帥,他在軍中見了任何人都無需參拜。”
總教頭嚴格意義上不是具體官職,沒有品級俸祿,但眾人聽在耳里,便知吳阿七如今其地位不下于一名將軍。
實際上,吳阿七對李璘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平定叛軍后,揮師吐蕃,報家人之仇。
吳阿七只是懷著一些幻想所說,他藏不住心事,自知李璘恐怕不會答應這個看起來天方夜譚的要求。
當時,李璘沒有急著回答,只是問了句,“你怎么覺得我能平定叛軍呢?”
“若大帥不能,那世上就無人能!”吳阿七堅定道。
“哈哈哈哈。”李璘爽朗大笑,“我答應你。吐蕃賊寇,狼子野心,終將為患大唐,我早就記在心里了。
“你就好好隨本帥平叛軍,除蕃賊,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