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丹道長生,從洞天仙府開始
- 鷺小福
- 2065字
- 2024-11-13 18:05:43
“許殷豐少爺干啥呢?”
“我哪知道……躲在房里唄。”
“不會真在研究唱戲吧?咿咿咿咿——呀啊啊啊——”
“唱你個頭,我懷疑他就是抽煙把腦子抽傻了,成天叼個煙桿到處晃悠。”
“少說兩句吧你,要是將來你被逐出鳳萊堂了,去林泉坊市過日子的話,不還得仰仗許家么。”
“呸,林泉坊市又不是只有他許家一家的買賣……”
聽著大家的閑聊,阿七的笑容越發尷尬。
他就坐在姜正初的正對面,二人距離很近。
因為曾賣過野藥,姜正初懂些簡單的醫術,他一眼就看出來,阿七頸下的手印是新傷,不超過三日。
“衛阿七……
曲縣人,離宗門五百里。
那地方我呆過一陣子,挺大的縣,山青水甜,地力肥沃。
本應該是個富庶之地,但是豪紳圈地數十年,逼得農夫獵戶無法生存,全都往外跑,去了附近的大城。
曲縣便就沒落了,如今窮得叮當響。
聽出來阿七口音的那天,我就知道,他斷然和我一樣,不知道經歷了多少非人的過往。
我們都從泥里爬出來的。
他能進挽云宗學丹道,已屬不易。
可是他似乎并沒有認識到,他選擇的這條道,比我的路更加難走。
他是記名弟子,不是火工童子。
但就從上個月,他與那位許殷豐公子形影不離的相處來看,
這阿七兄弟,顯然是主動選擇了給人當牛做馬。
依附一個貴公子,活得真會輕松一些么?
未必吧……
別人既然能賞你一口飯吃,就同樣能讓你餓斃街頭。
一邊修行,一邊顧及主子的心情,
你真以為這種事情做起來很簡單?
恐怕那位許公子,對衛阿七進入了畫眉寮的小圈子,已經有幾分不滿了吧?
往后你會意識到,你連交友的自由都沒。
不過……這幾位,是真的笨到家了,如此口無遮攔。
也許將來早晚有一天,這些笨蛋會跟許公子……以及近日伴其左右的幾位公子之間……生出些摩擦。
你們是撕破臉也好,是動手也好……反正別把我卷進去就行……
嗯,就這么定了,背口訣這事我陪你們演幾天戲,就翻篇了……以后晚上,我盡可能還是在石窖里忙活自己的任務……
和你們保持距離……”
漫漫長夜,在燈燭之下過去了一半。
到了三更天,大家呵欠連連走出畫眉寮,可能因為今天總算在“差生”面前好好表現了一番,這幾位面色紅潤、眉梢飛揚,走到晾場上的時候還挨個拍打姜正初的肩膀,
“正初,今夜就先學這么多,你……回去好好消化消化,不著急,有什么不懂的,隨時可以請教我們。”
姜正初自然是千恩萬謝,就差擠出幾滴眼淚來了。
分別了之后,他連連搖頭,暗自竊笑,回味起這一夜在學習之余的那些閑言碎語。
“難怪這些人拉著我加入他們的小圈子,這幾位雖說家里都有修行傳承,但那傳承也就區區兩三代人,
家中錢財并沒有寬裕到哪兒去,而他們自己的靈根也就普普通通罷了。
跟許公子那樣的豪門大家根本風馬牛不相及。
可不得相互幫扶么?
能多交一個朋友,將來就多一條后路。
估計是因為……我以體漏的四靈根蠻橫闖關,連著過了兩次考核,讓他們覺得,進步如此之快的我值得結交吧。
而那位許公子看我不順眼,也因為這點么?
我區區一介泥腿子,與他在同一屋檐下學習丹道……
若是因為這種事情而恨上了我,
那我有什么辦法?
我總不能主動滾下山去吧。
這丹道我是非學不可的,
但是許家勢大,我也得罪不起。
且對他觀察一陣子,尋個契機……想辦法化解這還沒形成危險的敵視……
唉,沒想到,生活在如此安全的挽云宗門內,也得步步為營……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呀……無奈……
呵啊……”
倚在窗臺上,姜正初打了個呵欠。
南窗望月,月色映山。
賞著如此美景,吹著不算太冷的夜風,他思量了許多,許多……
……
十月初七,姜正初雖然心急如焚,卻遵照師父的教誨,沒有再繼續以那神經緊繃的方法繼續練習神識揮鞭。
權當是休息了兩日。
當然,這兩日間,熬煉基液的任務他倒是沒耽擱。
也正因為停下了定神訓練,他閑得發慌,就趁著不練功的空當里,獨自在鳳萊堂書屋的閣樓上翻閱了幾卷藏書。
“師父的好東西還真不少!”
入了山門至今,姜正初還從未來過書屋頂上的閣樓。
前些日,他聽師父提了一嘴,說鳳萊堂的醫書繁多。
可當時,他對于師父所言的“繁多”,僅僅理解為“繁多”。
這一上閣樓,姜正初才明白,師父聲稱的“繁多”,是“繁繁又多多,多多多多多……”
他蕩漾在書海里,不僅補足了許多不曾了解的醫術,還在關于經脈之說的典籍上,翻到了自己正想知道的學識。
“原來如此……沒有急匆匆突破境界果然是個正確的選擇,
在筑基之前,境界的突破這一過程本身并無困難,
可是境界每上一層,資糧的缺口不僅會增大,還會在剛剛突破的那段時期里,因為丹田和經脈不適應更加快速、更加大量的靈氣運輸,而出現間歇性泄漏靈氣的狀況,
也就是說,我如果不多備一些修行資糧的話,突破了之后補不上缺口,丹田甚至會回縮,那樣便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按照大部分修士的經歷來看,如果我要突破至練氣二層,還需提前備好十瓶培元丹,而且最好要有一些有助于臨時堵住靈氣泄漏的丹藥與之輔佐,相互配合。
如此才能夠確保突破的過程萬無一失。
還好這經書典籍里面存在如此詳盡的解釋。”
得到了想要的解答之后,姜正初心滿意足,抱著幾本厚厚的醫書,在火工童子那兒登記了借閱,離開閣樓。
恰巧,他前腳離去,張儀后腳登上閣樓。
瞧著姜正初的背影,他漫不經心問那負責看管書籍的火工童子,“剛才來找書的是正初吧?
他都看了什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