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滅世家?

【早在1000年前,柳宗元就告訴你了,問題不在于州縣,而是在于兵啊!】

【因為兵的原因,所以出現了所謂的叛將。】

【換句話說,安史之亂以及藩鎮割據的原因不是河北百姓的反抗,因為安史叛軍自起兵以來,各種禍亂河北地區,以至于顏真卿兄弟輕而易舉就可以在河北拉起大批的義軍。】

【同時也肯定不是世族在幕后支持。】

【我就先不說,了解世族歷史的都知道,隋唐時期世族已經不行了,更關鍵的是人家史書上就記載的清清楚楚,安史之亂爆發以后,世族大多數都是投奔唐肅宗了,家眷也避禍江淮了,所以你說士族支持安祿山,哪里來的證據嘛?】

……

唐朝

太宗時期

長安,大明宮

以至深夜。

宮內卻還燭火透亮,只余李世民還在處理政務,長孫皇后和李明達二人陪伴左右。

“啊嗚~”

李明達困倦的打了哈欠,在李世民懷里翻了翻身,像是撒嬌的小獸。

“來人,帶晉陽公主回宮就寢。”

看著女兒疲憊的樣子,李世民喊來宮女,讓宮女抱著李明達回寢宮睡覺。

看著女兒遠去,李世民望著遠方,緩緩開口道:“皇后,你可知道世家的發展脈絡?”

長孫皇后輕笑,她雖是女子但出生世家,自是飽讀詩書,知曉一二,但看李世民想要買弄,便遂了他的意。

“請陛下指教。”

聞言,李世民長嘆道:“從先秦時期開始,世家便嶄露頭角,如晉國六卿,其中三家甚至瓜分晉國,一代霸主就此滅亡,也預示了戰國時代的到來。

到了秦漢,經歷戰亂之后的六國遺族都被打殘,世家也因此對皇權無法構成威脅,但漢武帝察覺到地方豪強的壯大,于是頒布遷茂陵令,遷天下豪強于茂陵,就是為了不讓豪強深植本土,發展為世家。

可漢武死后,霍光卻廢此政,而沒了遷茂陵令只余察舉制,長期下來,察舉推上去的官都是當地豪強,豪強的觸手伸到朝廷,豈不就成了世家?

王莽篡漢后,光武帝起兵再造大漢,為了回報支持他上位的世族豪強,進一步加大了世家豪強的實力,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皆是四世三公,那楊震更是號稱‘關西孔子’,其家族聲名顯赫,連隋文帝都要攀附。

到了漢末,漢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大多是豪強世家,家族私兵少則數千,多則上萬。

時至魏晉,那司馬家因得國不正,不得不與世家共享權力,于是便想分封藩王制衡世家,誰知反而成了西晉的催命符,于是到了東晉甚至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東晉朝廷南渡,無立身之本,不得不仰望南方世家。反而世家兵力強盛,以至王敦桓玄敢行廢立之事。

正是這種世家之風遺禍南朝,內斗不斷,終使南朝滅亡。”

長孫皇后聞言輕點鳳首:“臣妾略知一二。世家在東晉時期最為猖狂,他們手握兵權,割據一方,甚至能夠左右朝廷的決策。然而隨著天下一統,世家的兵權逐漸被朝廷收回,他們的勢力也開始衰落。”

李世民贊許點頭,繼續說道:“沒錯,世家的衰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從南北朝末期開始,朝廷便逐漸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世家的兵權被一步步削弱。到了我大唐,世家雖然依舊繁盛,但他們的兵權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政治影響力和名望了。”

長孫皇后感嘆:“陛下所言極是,沒有了兵權的世家,就如同失去了牙齒的老虎,雖然依舊威風凜凜,但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懾力。他們再也無法像東晉時期的世家一樣猖狂了。”

“終有一日,我會讓這所謂的名門望族連最后一絲聲望都丟掉,變成他們口中的寒門,這一步,就從科舉開始!”

李世民頗有野望。

……

隋朝

文帝時期

長安,大興宮

隋文帝楊堅看著天幕,神色忽明忽暗。

隋唐時期?

上個這么稱呼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成全了晉朝。

再上個這么稱呼的是秦漢時期,秦朝成全了漢朝。

也就是,自己的大隋滅了?成全了那個叫唐朝的朝代?

那么會是誰?

自古建國者,往往以稱帝前的封地或官職為稱,自己稱帝前是隨國公,封地也是古隋國一代,所以自己建國便應是隨朝。

但因害怕國運走掉,所以改隨為隋。

如今看來,大隋還是沒有躲過冥冥之中的氣運嗎?

而按照這個習俗,那唐朝也只可能是唐國公所建立的了。

“唐國公~”

楊堅喃喃自語道,心中閃過那個小子的面容,實在不敢相信未來自己的大隋會被他取代。

而一旁獨孤伽羅也倍感詫異,四姐家那個兒子?

要知道楊堅自從稱帝后,就著手削弱八柱國和軍功集團的實力,給那小子的雖然不是閑職,但也算不上大官,都是千牛備身,各州刺史太守這種,也就無從談起興兵造反了,沒那個實力知道吧!

所以后來發生了什么,居然導致大隋江山被奪?

反正不可能是自己的原因,他稱帝以來休養生息,輕徭薄役,滅南陳,開科舉,改革政治,提高行政效率,設置糧倉以便救災,連異族都稱自己為“圣人可汗”。

這種民心基礎下,就算史上有名的賢帝漢文帝來了,就算堯舜禹在世,也不造不了他他的反!何況區區一個手無實權的唐國公?

所以會是誰把大隋江山給敗光呢?

楊堅旋即想起太子楊勇。

楊勇雖生性好色,喜愛奢侈,但只憑這點不足以敗光大隋江山吧?

除非~

楊堅突的想起秦皇漢武。

秦始皇強征民力,不顧天下怨言,修建長城,設秦馳道,開鑿靈渠,修驪山陵,還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以至民怨沸騰,最終二世而亡。

而漢武帝,按照太史公的說法,那就是“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

又想到北齊后主高緯和陳后主陳叔寶,這兩位可距離自己不算遠,甚至可以說近在眼前,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例子。

若楊勇按照這個程度好奢侈,好女色,那亡國....似乎不是不可能,雖然自己一統天下,但不意味沒有外敵了,要知道北方還有突厥人啊!

楊堅思慮良多,決定還是廢了這個太子,必須廢,不廢不行,不廢的話大隋遲早要完!

可又該立誰呢?

這似乎也不難選擇。

除了楊勇,自己還有四個兒子。

老三楊俊武功不錯,可惜因病早逝。

老四楊秀同樣奢靡無度,不可取。

老五楊諒平庸,并州任職期間無所作為,也不可取。

剩下的便只有老二楊廣了,老二滅南陳,戰功赫赫卻從不炫耀;崇尚節儉反對奢靡,頗類己;不近女色,與蕭妃夫妻恩愛,也類己。

如此對比下來,楊堅愈發覺得楊廣適合接班,遂問到獨孤皇后:“伽羅,我思來想去,敗朕大隋江山者,唯太子也,朕欲廢太子改立晉王,皇后意下如何?”

獨孤伽羅也早已不喜楊勇性格,自是滿口答應:“此事甚好,臣妾早看太子奢靡成性,若是登基,必壞我大隋江山,臣妾贊同。”

楊堅點點頭,就把這事定下了,準備明日朝會便與眾臣說道此事。

“還有一件事,伽羅,唐國公該如何處理?”

楊堅心中早有計較,但依舊問道。

孤獨伽羅思忖片刻,吞吞吐吐道:“叔德(李淵字)那孩子臣妾自幼看著長大,知其為人,其人性格灑脫,待人寬厚,絕不是無端生事,蓄意謀反之徒。”

話及此處,獨孤伽羅看了楊堅一眼。

因為當年北周齊王宇文憲曾對北周武帝宇文邕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我每次見到他,都不覺自失,我怕他不會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

內史王軌也對宇文邕說:“皇太子赟將來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

而宇文邕不以為然,只道:“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可現在呢,北周都不知道消失在哪個犄角旮旯了,只有大隋的存在!

此時自己說的話,和當年宇文邕的態度何其相似!

因此獨孤伽羅也是語塞,不敢繼續往下說下去。

楊堅看了看獨孤伽羅,自是知道她的意思,卻也沒放在心里,輕笑道:“伽羅有何言,但說無妨。”

獨孤伽羅才繼續道:“因此,叔德謀反必是因為楊勇那逆子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天下皆反。

而叔德能以卑位登臨大寶,可見其有經天緯地之才,不如召回長安,加以重用,若他能與阿摐(楊廣小名)君臣相得,定能讓我大隋更上一層,遠邁漢朝。”

楊堅也是這個想法,欣然應道:“就依伽羅之言。”

……

漢朝

武帝時期

長安,建章宮

漢武帝劉徹看天幕所言愕然,不禁失笑,轉頭對一旁的衛子夫道:“沒想到后人居然如此無能,連世家都再次冒頭了。”

衛子夫掩嘴輕笑:“后人自是沒有陛下圣明,陛下功業驚人,可與高祖并肩。”

劉徹坦然受之,傲然道:“子夫言過了,朕雖讓大漢更加強大,但這一切都離不開高祖開創的基業。”

便話鋒一轉,正色道:“子夫,你可知我大漢是如何解決世家的?”

衛子夫輕笑:“我記得是主父偃獻策,遷天下豪強于茂陵。”

劉徹點頭回憶道:“確實如此。說來,主父偃還和你們姐弟頗有淵源。”

衛子夫聞言心中一凜,手掌緊握,捏的指節發白。

陛下這是什么意思?莫非嫌我衛氏勢大?

可劉徹沒有繼續說這個話題,轉道:“秦末亂局時,尚存元氣的六國遺族便趁亂起事,因而高祖建國,便有感世家強大,遂將各地豪強遷徙至關中壓制。經過文景二帝的休養生息,大漢日益富足。可朕繼位后,想對匈奴用兵時,卻發現國庫空虛,那還如何籌備糧草?如何出征匈奴?

原來大漢財富都被文景二帝時興起的新權貴公卿,地方豪強所侵占,以至如董仲舒所說‘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這樣的富足,真的是大漢需要的嗎?而這樣的地方豪強又會主動納稅嗎?

所以朕頒布了遷茂陵令,天下間凡是財富超過300萬錢以上的巨富,都遷到茂陵。而豪強離開地方,留下的田地就可以分給百姓,而只有百姓才會老實納稅。

可惜,后人愚昧,廢此善政,若后世皆行此政,哪還有什么世家大族?不過是皇帝養的年豬罷了。

不得不說,主父偃確實是大才,如今想來,當初殺他真是可惜啊!”

衛子夫強顏笑道:“陛下憂國憂民之心,臣妾深感敬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台州市| 舟曲县| 怀来县| 来凤县| 静宁县| 淮阳县| 高清| 博白县| 乌审旗| 庆云县| 垫江县| 丹东市| 马尔康县| 嵊州市| 天全县| 开远市| 景泰县| 徐州市| 齐齐哈尔市| 勃利县| 肇东市| 苏尼特右旗| 鲁山县| 如皋市| 仙居县| 鄂温| 酒泉市| 镇平县| 涪陵区| 阆中市| 驻马店市| 南靖县| 宁河县| 永德县| 白城市| 五峰| 丰顺县| 东明县| 汤原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