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 3中的零知識證明
- 高承實主編
- 3603字
- 2024-10-28 18:16:09
1.1.3 去中心化金融DeFi創世
區塊鏈在很多情況下都被稱為“分布式賬本”,而歷史中上一次改變金融和世界的賬本則是“復式記賬法”。在很多敘事中,區塊鏈就是為了變革貨幣金融系統的中心化機制而產生的,因此區塊鏈和Web 3的創新變革,以及新的用例也總是在金融相關領域出現。
1.去中心化金融DeFi 1.0時代
2009年10月,首個比特幣交易所New Liberty Standard誕生,區塊鏈貨幣市場由此開啟。ERC-20協議出現后,市場開始被各式各樣的代幣充斥,這些虛擬數字貨幣本身并沒有價值承載和依托,其價格完全來自共識。DeFi時代真正來臨是在以太坊誕生之后,它的演進可以分為模仿、創新和完善3個階段,其3個階段的典型事件如下。
第一階段(2015—2018年),模仿傳統金融服務。
● 2015年11月,首個訂單薄去中心化交易所EtherEx誕生。該交易所的交易模式模仿了中心化交易所CEX,區別僅在于訂單的匹配確認是用區塊鏈驗證完成的。
● 2017年12月,MakerDAO發行首個穩定幣DAI。DAI是通過一個名為MakerDAO的去中心化平臺創建的,該平臺用一個智能合約系統來管理DAI的數量供給。用戶可以將其他加密貨幣(如ETH)存入MakerDAO平臺,并將其作為抵押品來生成穩定幣DAI。抵押品的價值必須始終超過生成的DAI的價值,以確保DAI價值的穩定。
● 2018年9月,Compound推出了首個借貸平臺,開啟了超額抵押借貸模式。
第二階段(2018—2020年),創造加密原生的金融產品。
● 2018年11月,首個基于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自動做市商)機制的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上線。這是金融歷史上首個非訂單簿的交易系統。
● 2018年12月,Synthetix推出合成資產平臺,通過超額質押某種資產來生成合成資產。
● 2019年10月,開源自動化交易程序Hummingbot發布“流動性挖礦”白皮書。
第三階段(2020年至今),在集合了AMM機制、流動性挖礦和合成資產之后,“DeFi之夏”的高潮于2020年開啟。之后各個協議開始了“DeFi樂高”的搭建,并實現了資產的跨鏈互操作。
● 2020年6月,Compound推出“借貸即挖礦”,向用戶分發治理代幣COMP,為DeFi應用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 2020年,Polkadot和Cosmos等跨鏈協議上線。
● 2020年9月,Uniswap對參與協議的地址發放了“空投”,首次創新了代幣分發和用戶激勵方式。
● 2021年5月,Uniswap V3推出,開啟了金融和NFT結合的先例。
● 2021年,Aave和Yearn等DeFi協議實現了樂高積木式的集成和優化。
● 2021年4月,Centrifuge和MakerDAO合作,以房子為抵押物,貸款18.1萬DAI。這是現實世界資產第一次基于區塊鏈完成的抵押貸款。
目前,除了傳統金融領域的信用貸這個品類在區塊鏈世界尚沒有對應產品,絕大部分傳統金融世界中的金融類別和金融產品在區塊鏈世界都有了對應產品,并且其中大多數產品有了進一步的創新。圖1-2給出了以太坊上的DeFi生態,按大類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分別為支付、用戶服務、基礎設施、交易所和流動性管理、投資、用戶認證和身份管理、衍生品、市場、穩定幣、預測、保險、借貸。

圖1-2 以太坊上的DeFi生態
2.去中心化金融DeFi 2.0時代
DeFi 1.0的標志是流動性挖礦,由用戶提供流動性,但提供流動性的用戶大多只是簡單地進行“挖提賣”(挖礦、提幣、賣出),當市場出現恐慌時,提供流動性的人就會抽走流動性。DeFi 2.0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流動性供應、資金效率、激勵機制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讓項目可以獲得長期流動性。
DeFi 2.0時代的代表性項目OlympusDAO通過bonding機制,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流動性挖礦機制。它利用債券,用第三方的LP代幣以折扣價兌換協議的原生代幣,這為協議及任何使用協議的項目(如bonding-as-a-service)帶來了一個優勢,即協議通過發行債券來買入流動性,而不是租用第三方的流動性,因此不存在流動性被抽走的風險。
另一個專注于流動性的DeFi 2.0項目就是Tokemak。該DeFi協議的功能是優化和協調流動性,即旨在通過Tokemak協議和流動性提供方(Liquidity Provider,LP)來協調流動性,通過流動性主管(Liquidity Director,LD)高效地將流動性去中心化。
從運營數據看,當前DeFi 2.0的鎖倉規模不是很大,還不足以取代DeFi 1.0。
DeFi的垂直領域包括發行、流動性、交易、風險管理等。合成資產包含加密貨幣和傳統衍生資產(本質上是代幣衍生品)協議;結構性產品包含收益優化器、收益分配與自動化流動性供應商LP管理器等;借貸包括支持用戶出借和借用資產協議;現貨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是以非托管方式實現各種資產的點對點交易的平臺;預測市場則支持用戶針對未來結果投注、下注和購買;保險為用戶提供了對沖風險保險的協議;Launchpad指用于代幣發行、增加流動性等可組合的模塊;抵押債務頭寸(CDP)是使用抵押品鑄造穩定幣的協議,等等。圖1-3給出了DeFi的主要垂直領域及典型項目。

圖1-3 DeFi的主要垂直領域及典型項目
圖片來源:2023年9月,Binance Research《探索加密貨幣:行業地圖》。
3.去中心化金融DeFi面臨的困境與其未來發展
DeFi是當前金融技術最有趣的發展方向之一,它有潛力創建一個更具安全性、開放性,并且確保數據完整和可訪問的金融環境。過去幾年可被視為DeFi應用的開始。就像人類花了相當長時間,才推出了建立在互聯網之上的眾多應用,而這些應用的普及又花了相當長時間一樣,預計DeFi只有經歷多個創新和失敗的循環,才會在真實的金融環境中得到廣泛應用。
由于外部環境變化,2023年第二季度DeFi總鎖倉量降至776億美元,環比下降7.1%[10]。以太坊總鎖倉量下降2%,但依然穩坐DeFi首位。2023年6月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對幣安發起訴訟并稱Polygon(MATIC)屬于證券,這個事件對BNB和Polygon兩大區塊鏈產生了重要影響。BNB總鎖倉量下降了19%,Polygon也下降了8%。但與鏈上DApp交互的日均獨立活躍錢包(dUAW)數量較第一季度增長了7.97%,這說明,盡管監管等因素帶來了行業動蕩,但數字資產市場仍在不斷增長。圖1-4給出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DeFi總鎖倉量的變化情況,圖1-5給出了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頭部區塊鏈鎖定的代幣數額。

圖1-4 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DeFi總鎖倉量的變化情況

圖1-5 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頭部區塊鏈鎖定的代幣數額
圖片來源:DappRadar。
雖然DeFi帶來的創新具有顯著的顛覆性,但DeFi也面臨著很多發展上的困境。
在安全性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DeFi應用遭黑客攻擊及詐騙事件117起,相關損失超過2.04億美元,而2022年同期,黑客攻擊事件僅有17起。2023年上半年,DeFi領域共計損失超過6.65億美元,最常見的損失原因是“訪問控制問題”,即攻擊者未經授權控制錢包,此類事件損失占總損失額的1/4。位列第二的原因是代碼漏洞,由此造成的損失共計5530萬美元。
在市場監管方面,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積極通過監管法案加強對DeFi的監管。2023年6月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68種加密貨幣列為未注冊證券;同年7月中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對瑞波實驗室(Ripple Labs)的訴訟中裁定,這家加密公司銷售的XRP代幣并未違反聯邦證券法。監管將始終伴隨DeFi的發展,但對于本身就建立在去中心化基礎上且又以去中心化方式運行的金融應用,如何從政策和技術上進行有效監管,也是DeFi未來發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DeFi的發展雖然經歷了各種動蕩階段,但DeFi領域的創新和變革從未間斷。
在產品和交易方式方面,更加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開始出現,如合成資產、期權和結構性產品。Gains Network和GMX在這個領域表現亮眼,它們提供的資產以合成的方式進行交易,無須借用實際標的的資產,因此各個交易對不再需要訂單薄或流動性資金池,從而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提供了獲得合成資產杠桿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另外,期權交易仍然廣受關注,Panoptic Options和Dopex等協議提出了讓用戶能夠交易期權的獨特方式。
在流動性供給和獲取方面,流動性質押和抵押債務頭寸的表現越來越突出,這為用戶提供了觸達各種鏈上流動性的機會。上海升級后的以太坊允許將質押的ETH在2023年重新轉換為流動性ETH,Lido也推出了流動性質押衍生品LSD。為了獲得ETH質押激勵并獲得stETH(一種反映其質押ETH代幣的流動性代幣),用戶可以將ETH存入Lido。ETH在DeFi中可以用于交易、借貸及提供流動性,從而代替抵押時閑置的ETH。眾多流動性質押提供商開始提供ATOM、OSMO等知名Cosmos權益證明資產的流動性版本,作為流動性質押衍生品趨勢的一部分。
此外,在交易和風險管理方面,DEX上提供交易的金融產品更加多樣化,而且越來越多的項目專注于為用戶提供資產保護和其他安全措施,以防范黑客攻擊、詐騙和技術漏洞。
在敘事層面,過去幾年中,RWA的敘事一直不溫不火,但從2023年開始,許多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布局RWA,如J.P.Morgan在Polygon區塊鏈上使用日元和新加坡元的代幣化版本執行了第一筆實時交易[11];持有超過10萬億美元金融資產的BlackRock正積極推進其向許可區塊鏈領域的擴張,并將股票和債券轉換為數字化代幣。花旗銀行報告指出,幾乎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代幣化,金融和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可能是區塊鏈實現突破的“殺手級應用”。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市場不確定性增加,DeFi投資者越來越需要多元的現實世界資產組合,從而獲得與加密貨幣無關的穩定收益。RWA為DeFi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機遇。從DeFi的實際出發,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建立和現實世界的聯系。通過將現實世界的資產數字化,DeFi可以為其用戶提供更廣泛的金融服務。我們還需要看到的是,RWA的法律和監管環境仍然不確定且在不斷變化,這給投資者和發行者帶來了額外的不確定性。另外,RWA的流動性也是一個需要從業者面對的重大挑戰,DeFi市場缺乏支持大規模交易所需的流動性深度和廣度,這可能會限制RWA的應用,特別是對高價值資產的應用。
- Mastering RabbitMQ
- Building a RESTful Web Service with Spring
- 新手學Visual C# 2008程序設計
- Bulma必知必會
- Full-Stack Vue.js 2 and Laravel 5
- 精通Scrapy網絡爬蟲
- Learning ELK Stack
- 微信小程序項目開發實戰
- Geospatial Development By Example with Python
- INSTANT Silverlight 5 Animation
- Machine Learning With Go
- Spring 5 Design Patterns
- Java并發實現原理:JDK源碼剖析
- Expert Angular
- Python服務端測試開發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