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吳國的地界上,權力的爭斗就跟那沒個消停的時候。徐溫呢,在這一場場的亂局當中,那是使盡了渾身解數,慢慢地就把大權給握到了自己手里。
徐知誥這小子,也沒閑著。他眼瞅著局勢變化,心里頭跟明鏡兒似的,知道這是自己積攢勢力的好時機。他平日里待人那叫一個親和,不管是有本事的文人,還是能打仗的武將,他都客客氣氣的,真心跟人家結交。而且,他出手也大方,誰要是有個難處,他能幫就幫,一點兒都不含糊。所以啊,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跟著他干。
這吳國的王位也是換來換去,沒個安穩的時候。每一次吳王更迭,那都是一場大動蕩。有的人倒霉,跟著舊王倒了臺;有的人機靈,瞅準機會就往上爬。徐知誥呢,他可聰明著呢,每次都能看準風向,不但沒受啥損失,還在這過程里一點點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他先是在徐溫手底下小心做事,把徐溫交代的任務都辦得妥妥當當。徐溫對他也是越來越信任,給他的權力也就越來越大。徐知誥有了權力,那辦起事來就更順手了。他在地方上推行了一些新政策,讓老百姓的日子能好過點兒,老百姓都念著他的好。
同時,他也在軍隊里培養自己的親信。那些個年輕有為、有勇有謀的將士,他都格外看重,給他們機會立功,提拔他們。這樣一來,軍隊里也有了不少死心塌地跟著他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知誥在吳國的政治舞臺上那角色是越來越重要。不管是朝廷里的大臣,還是地方上的官員,都不敢小瞧他。
終于,徐知誥覺得時機成熟了。他一聲令下,帶著自己的人馬,推翻了原來的政權,建立了齊國。這一下子,他可成了一國之主。
但是徐知誥心里頭還有個想法。他知道自己原本姓李,這血脈里流淌著的是李家的血。他尋思著,得恢復自己的姓氏,這樣才對得起祖宗。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姓改回了李,還把國號也給改成了唐,這就是后來的南唐。
這改了國號之后啊,徐知誥就成了李昪,也就是南唐的開國皇帝。他當上皇帝后,也沒忘了老百姓。他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讓南唐的經濟慢慢有了起色。
在這期間,還有個有意思的事兒。有一次,李昪處理完朝政,累得不行。身邊的太監就給他端來了一杯新茶,說是從外地進貢來的,叫泥片茶。李昪接過來聞了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他抿了一小口,頓時覺得滿口生津,疲勞都去了大半。
從那以后,李昪就愛上了這泥片茶。他在書房里處理公文的時候,旁邊必定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泥片茶。這茶香似乎能給他帶來靈感,讓他能想出更多治理國家的好法子。
李昪還把這泥片茶賞賜給大臣們。大臣們喝了也都贊不絕口,對這泥片茶是念念不忘。
在李昪的治理下,南唐漸漸有了繁榮的景象。城市里店鋪林立,人來人往;農村里莊稼豐收,百姓安居樂業。
可是,李昪也清楚,這周圍還有不少勢力對他的南唐虎視眈眈。所以他不敢掉以輕心,一邊繼續發展國內的經濟和軍事,一邊密切關注著周邊的局勢。
李昪知道,這一路走來不容易,要想讓南唐長久地昌盛下去,他還得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