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固若金湯?
- 大明響馬
- 一語不語
- 2918字
- 2024-11-20 20:45:42
羅田城北四十里,平湖關。
馬三所部義軍,經過半個多時辰的攻打后,已順利占下關口,并將平湖關內大小十幾個糧倉占下來。
等打開水次后才發現,多數糧食早就被運走。
李樓押一名身著破爛官服的人走過來,將其按在地上。
那人哭訴道:“官兵十幾天之前,就陸續開始運糧北上,真與小人無關啊。不過東四水倉還有不少的稻糠沒運走,還有從北邊運過來商賈寄存的粗面。”
“打發叫花子?”李樓狠狠踢了一腳,回頭道,“三當家,我們來晚了,官兵知道咱打下黃州之后,頭著好些日子,就從這里運糧北上,聽說都運去南直隸六安等處。咱那會兒,還在圍攻武昌縣。”
馬三似乎也沒太當回事,趕緊叫人把平湖關內僅剩的糧食和物資等都湊齊,卻也真沒湊出太多東西。
“賈老六先前打進平湖關,把關口的墻給推倒,后面官軍覺得守不住,這兩天還有駐守的兵馬往六安和麻城的方向去了。”李樓顯得很可惜。
既沒拿下糧倉里的糧食,又沒俘虜太多的官兵。
畢竟平湖關是平湖水,也就是后來巴河的重要水陸貨物集散地。
湖廣水道眾多,水運條件豐富,運送大宗貨物基本上是能走水路一律不走陸路,而有很多水陸轉換的地點,就會形成一些集鎮和關口,稱之為“通衢”。
像武昌被稱之為九省通衢。
平湖關看似很小,卻是三省九縣通衢之地,被稱之為小漢口。
“大當家來信,讓咱趕緊增援麻城,咱從北邊往麻城走,大當家和二當家他們會帶人,從南邊和江上走,咱現在是各路人馬往麻城趕,來個趕狗入窮巷。”馬三一臉振奮之色道。
李樓笑道:“三當家,感覺跟大當家相處久了,連您說話都開始文縐縐的。”
“屁!俺就死個糙人,啥文鄒鄒的。”馬三一改進城時的冷峻神色,笑瞇瞇道,“大當家說了,這次打完麻城的官軍,咱就直接南下,把漢口和武昌打下來,那地方富得流油兒,俺就想看看,那大城司長啥樣。”
正說著,有哨兵來傳報:“當家的,又抓住幾個官府逃兵,他們招供還有一批人藏在河對岸的村寨里。”
“還等什么?打過去!”馬三一手提刀,一手提火銃道。
以前都是把近戰武器當最重要的保命工具,但逐漸的,當馬三自己都會用火銃,且自己手上的燧發火銃發射速度比官兵的神銃都快,技術也熟練后,逐漸弓箭就只能被背在后面,有時候也把弓直接掛在馬上,不到萬不得已,都不需要彎弓搭箭。
“賈老六的人搶著要過河,他們的船翻了,剛撈上來……”又有人來報。
周圍人一頓哄笑。
李樓道:“那賈老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跟咱伸手要東西的時候他不客氣,搶功勞卻沒一次成的,都不知道能干點啥。要不把他們打發了。”
“不行。”馬三恢復嚴肅神色道,“他那伙人,多都是強盜出身,殺人放火啥事都能干,不像咱,還能對下面人有約束。讓他們跟著咱,打仗的時候不需要他們干什么,在前面搖旗吶喊總還行吧?”
李樓等人都知道,馬三是個重情義的人。
怎么說馬三跟賈勉兒曾有生死之交,這會讓馬三徹底放棄賈勉兒,讓賈勉兒自生自滅,馬三還做不到。
……
……
麻城東南,縣前河邊,神周親率的先鋒人馬抵達,在安營探查之后,先是埋設了暗樁和絆馬索,隨后又親自去往十幾里外的中軍大營,找到彭澤,將麻城內外的情況稟告。
仇鉞聽完,皺眉道:“此番我們大軍壓境,賊寇不過區區千余兵馬,還是分兵而來的,竟還敢盤踞在縣城不肯走?”
在軍中,有普遍對賊寇的輕視心理。
所謂的朝廷官兵,就好像是王師一般,出門都應該被人擁戴,地方上若有官民怠慢,就地殺了或是揍一頓,也沒人敢聲張,就是帶著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讓他們覺得劉七一部現在就是窮寇,除了一點負隅頑抗的實力外,就只有等挨他們宰的份兒。
彭澤道:“區區幾百人,能打下麻城?可有探查過,麻城城墻可有破損?”
“未曾有。”神周道,“卻是在河岸上有撐船的老夫子說,賊寇來之前,麻城本地的官和大戶,都從城北跑了。賊寇攻城的時候,沒費多大力氣,就是從城墻翻越進去的。”
仇鉞怒道:“在中原之地,賊寇鬧了好些年,也沒見有這么多窩囊的地方官,這湖廣之地是怎么了?賊寇一來,要么是放棄抵抗束手就擒,要么棄城而逃,這群罔顧朝廷法度之人,連做人最基本的氣節都沒有?”
彭澤幽幽說道:“在生死面前,跟這群養尊處優的官老爺講氣節,真就是對牛彈琴,想想滿朝文武,在面對閹黨和近佞把持朝政時,都也只是唯唯諾諾?上面的風氣不正,你指望下面這群人都秉公秉直嗎?”
一旁的神周神色有些羞慚。
畢竟他父親神英就被歸為閹黨,彭澤的話就好像是在罵他一般。
“賊寇于武昌縣時,曾圍而不打,來了一招圍城打援聲東擊西,我們也照葫蘆畫瓢,把麻城四面都給困起來,不給他們任何逃走的出路,就等賊寇自投羅網便是。”彭澤說出了他所制定的計劃。
馬上猛攻麻城?
在他看來,似乎是太小兒科。
仇鉞點頭贊許道:“彭軍門所言極是,要攻下麻城,不過是瞬息之事,或連半個時辰都用不上,可我們先把麻城給困住,讓賊寇自行來援,到時就不用各處去追他們,等他們送上門就行。”
神周道:“可是咸寧伯,您確定賊寇會來嗎?既然都說他們只上下不過一兩千人馬,此時我們重兵在此,他們不會繼續于黃州等處作亂吧?到那時,朝廷會追究我們平寇不力。”
“奉寬啊,這點你要學學咸寧伯,他看事就比較準。”彭澤道,“這賊寇現在氣勢正旺,他們定是想趁此機會,一舉將我和陸全卿的兵馬擊敗,這樣他們進可攻退可守,這湖廣之地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我就在這里等著,他們定會自投羅網。你馬上帶兵過河,記住要把渡頭給占住,防止城內賊寇出來騷擾。還有……沒什么事的話,無須事事都親自來報,找人來便可。”
……
……
武昌城。
巡撫衙門內,南和伯方壽祥親自將一個“好消息”帶過來,直入后堂,興奮不已告知。
“……彭軍門的兵馬,已進湖廣地界,派人來通知,說是在近幾日就要跟賊寇交兵。”方壽祥臉色帶著欣然道,“這群賊,蹦跶不到幾時。”
李士實聽到此話,臉上卻沒有任何欣慰之色,問道:“先前奏捷的事,朝廷可有批復?”
“未曾……”
方壽祥聽到這里,神色就有些回避。
明明是兵敗,都敢奏捷,朝廷到現在也沒給個準信,讓他覺得不安。
李士實道:“中原平寇的主力都來了,我們沒提前平定賊寇,反倒讓賊寇所占城池越來越多,你覺得戰后,對我們會有利?別到時候,卸職都是輕的。”
“大人,您功勛卓著,升六部部堂乃是早晚的事,可別因為這個耽誤了您的前程啊。”方壽祥一臉關心之色道。
就差說,你可一定要提我一手,咱可不能一起栽在這里。
李士實道:“僧兵聚攏得如何?咸寧方向調的兵馬,可都有到?城內募集的兵馬,有數嗎?”
“五萬兵馬……還是有點難。”方壽祥無奈道,“不過眼下三萬兵馬還是有的,但都……”
李士實冷笑道:“你以為彭澤的邊軍就好了?他們中,說是有十萬兵,實際虛報在一倍以上,能有四五萬人就不錯了,再加上那些只干活不打仗的,一路人馬最多有個一兩萬精兵,剩下的……哼哼。”
“那我們……”方壽祥似乎聽出意頭。
李士實道:“這幾天,錢糧已經調出來,連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楚王府都拿出一批錢糧,你一并帶著。加上僧兵眾等,點兩萬兵,對外號稱五萬。從城北出城,渡江過漢陽,一路往北過黃陂,往麻城方向去。”
“那要是賊寇從江南岸過來呢?不需要留守兵馬在江夏城嗎?”方壽祥有些擔心說道。
李士實道:“官軍主力都來了,先是彭澤,后是陸完,十數萬兵馬,足夠讓賊寇掠奪一番逃走的。江夏可說是固若金湯,你擔心這作甚?你現在要想的,是在破賊時,功勞得有你一份,有你的……自然就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