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王道之師
- 大明響馬
- 一語不語
- 2624字
- 2024-10-31 13:08:32
陳留拿著《告黃州城民書》,回到知府衙門。
他回來后才被告知,知府李容宗去了城中軍營未歸,他焦急等待,又過了將近半個時辰,才見到李容宗帶著微醺的醉意,一步一搖晃,出現在面前。
“府尊大人。”陳留先扶李容宗到衙門后堂坐下,旁邊有人往這邊遞送解酒茶,而他則趕緊把傳單交過去。
“沒心思看。”
李容宗顯得不耐煩道,“那姓滿的,今天可真風光,城外的賊寇之困他不帶兵去解,非要辦什么慶功宴。去了才知道,他從原先的掌衛事指揮僉事,升了指揮使。一堆人恭維巴結他,反過頭讓我來給他敬酒,給臉不要臉。”
陳留道:“府尊,您怎還在意那些繁文縟節?您快看,這是要出事。”
“何事驚慌?”
李容宗這才拿過傳單。
旁邊陳留把燭臺舉到他面前。
他還有些不耐煩,一甩袖道:“燈下黑不知道嗎?往后點。”
陳留也是無可奈何,只能聽令,把燭臺稍微遠離了一些。
等李容宗把傳單上的內容看完,嗖地從椅子上躥起來,喝問道:“此物何來?有賊寇混進城來了?”
“府尊您莫急,是這樣,今日傍晚時分,城內很多地方見到有此等紙張從天飄落。后來我找人查問,方知曉早些時候,城外賊寇在城西北放了一批孔明燈,下面就懸掛此物,借著風勢,孔明燈到城上空時,燈油燃盡,或因此飄落。”
陳留也是個負責任的人。
他在知曉有傳單于城內流傳后,趕緊先去調查了背后情由。
李容宗道:“這些賊人門道還挺多,不過是在過嘴癮干瞪眼,想進城?還想讓百姓聽他們的?這城他們說進就進的?”
“話不能這么說。”
陳留有些擔憂道,“紙張落下來,為城內很多百姓撿到,再有識字和好事之人稍微一傳,現在城內人心惶惶。還有人在流傳,說這是什么上天旨意。且今日城中大戶派人出城與賊寇談贖青苗之事,結果被賊寇首領劉七給趕了回來。”
李容宗皺眉道:“咋的,錢糧數目沒談攏?”
“不是。”陳留眉宇間呈現出費解和憂慮,“是賊首放言說,要進城自取。鬧得那些大戶,也為此焦躁不安。”
李容宗道:“賊寇鬧這么兇嗎?給他們錢糧不要,還要進城自取?這是……殺人誅心嗎?”
陳留道:“本來我也覺得,賊寇不過是口出狂言,逼城內大戶給他多繳納贖青苗的錢糧,但在看到這些紙之后,不知為何,就覺得他們是動真格的。”
“你來跟我說,他們還想怎么進城?難道把人綁在孔明燈上,學這些紙,飛過來?”
李容宗說到這里,似乎是頭疼,用手扶著頭。
陳留熟悉李容宗脾氣,一旦其覺得頭腦發昏,就會把事撂在一邊。
他趕緊道:“府尊,您看今晚是否再去見一趟滿指揮使,讓他帶兵出城?再這么下去,城未破,城內就已亂成一團。賊寇或就是想引城中內亂,只有主動出擊,把賊寇趕走,方能安定人心。”
李容宗怒道:“我能不知?但你也知我與那姓滿的不對付,他今日還在我面前耀武揚威,你讓我去求他?我辦不到!”
“黃州安危要緊,一時意氣實在是犯不上。”
陳留勸說道。
李容宗道:“如今他可是湖廣都司地界牛人,或許下一步朝廷會調他入京,再抑或讓他去宣府任差。這種人,以后也不會有多少交集,犯不上與他計較。明日你替本官去,就說,要是他不肯出兵,我就在上奏朝廷的奏疏里,參劾他!”
“讓我去?”陳留臉色難堪。
李容宗冷笑道:“你不去誰去?雇你回來,就是為讓你辦雜活的,這會才能體現出你的價值,不然一年六十兩的俸祿,我請誰回來不行?”
……
……
黃州內外,夜色寧靜。
而在黃州城西外,一堆人正在做最后挖地道的工作臨近尾聲,兩處地道內都加了人手。
終于。
在臨近天亮時,劉宸被告知,地道已挖到了城下。
齊彥名、齊十一妹和陸陵三人,帶著幾人到中軍大帳里,把由地道內外繪制的草圖,交給劉宸。
“當家的,這是詳細算計的數字,也看不太懂,但懂行的說,現在已到了城下。”
齊彥名道,“我看也不用什么火藥,咱就直接從地道鉆進城,趁夜色未明,突然從地道殺出,定能讓賊寇猝不及防。”
劉宸搖頭道:“不可。城墻內,為了防止有人挖地道,都會放一些水缸,只要靠近,他們就會有防備,要是用水來澆灌地道,或是用煙熏,到時弟兄們非但殺不進去,還會損失慘重。”
歷朝歷代,挖地道攻城的事常見。
所以在戰時重要的城墻地段,都會放置水缸,一旦地下有動靜,水缸的水面就會有波紋。
之所以后來太平天國時期的穴地攻城會屢屢奏效,便在于這種方法挖地道不需要挖到城里,只到城墻之下就停。
如此一來,距離水缸放置的位置還很遠,城內就無法辨曉地道方位。
甚至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后來左宗棠等人,在經過研究后,是通過找盲人,分布在城墻各處,純粹就是靠傳統物理方式聽聲辨位,來完成阻截和應對。
這么管用的攻城法之所以到清朝中后期才開始大規模運用,也主要是火藥發明出來之后的宋、元、明三朝,城池攻守戰基本很少有拉扯。
很多時候都是一方圍城未完成,城里的人就獻降了,再加上北方主戰場中原王朝也是以守勢居多,外夷就算有心要改進攻城技術,他們也沒那么多火藥進行實踐。
“齊兄弟,今天上午,我們就攻城。先讓人趁夜把火藥送進去,一定要小心火燭,可不能在此時出了偏差。”劉宸囑咐道。
齊彥名問道:“不等天黑嗎?天黑進城,更神不知鬼不覺。”
劉宸笑道:“遲則生變,既然挖通,咱就白天進城,給他們的威懾力更大。為了彰顯我們是王道之師,還要做點表面文章。”
齊十一妹好奇心很重,瞪大雙眸問道:“當家的,啥文章?要再找人寫字嗎?”
“不用。”
劉宸笑道,“今天上午,我要在黃州城外舉行一場齋醮,類似跳大神。幫我找一身道袍,我要親自主持。”
“跳大神?”
齊十一妹看向他的兄長。
眼神好似在問,哥,你能聽懂嗎?
齊彥名問道:“是讓城里的人以為,是天神下凡,把城墻給炸塌了?”
“還是齊兄弟你懂我。”
劉宸微笑點頭道,“城中升斗小民多愚昧,如此更能讓湖廣百姓覺得,我們進城是天命所歸。在城破之后,護城河水倒灌進城,屆時騎兵先不著急進去,等城西的官軍逃散一番,水面降下去之后,再一舉進城。”
齊彥名道:“那是否派人去阻截城內逃走的官軍?到時,他們定會想辦法突圍。”
“哥,為何不是血戰?”
齊十一妹對此無法理解,急忙問道。
齊彥名態度謹慎解釋道:“咱現在是窮途末路,出路太少,殺進城是最好選擇。官軍跟咱不一樣,他們有退路,沒必要搏命。他們只要突圍到別處,咱就拿他們沒辦法。”
“這群孬種,他們逃到哪,我們追到哪,將他們趕盡殺絕。”齊十一妹恨恨然。
劉宸道:“官軍突圍,隨他們去,以我們的兵馬數量,還不足以對黃州四面合圍,就把城南的水門缺口留給他們,放他們的船只過江。但一定不能讓大戶出逃。”
“我們要的是城,是糧食,是地盤,是納糧的百姓,盡量減少弟兄的死傷。兵員補充,也是接下來我們面對的最大問題,六千兵馬,占山為王尚且不足,遑論推翻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