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走投無路
- 大明:說朕是暴君,萬民豈會相信
- 鄰家三浪
- 2104字
- 2024-12-19 20:18:10
是夜,蕭府。
蕭镃將陳循迎進書房后,揮手屏退左右,就將門徹底關了起來。
獨留一個聾啞侍女,在書房內端茶伺候。
“閣老,浙江來信,那阮浪確實在準備造船。”
“看來陛下是想通過下西洋來增補國庫收入。”
“對此,我已寫好信,八百里加急送往浙江福建沿海等地。”
“這次,我們定要皇上解開海禁。”
陳循抬起低垂的眼皮,瞥一眼,怒其不爭的說道。
“到底要多少銀子,你們才有個夠。”
“現在最要緊的,是掌握兵權。”
“你等也不去看看如今的京營,那士兵像是吃了春藥一般,每天都在瘋狂操練。”
“閑暇之余,還得跟隨其司禮監的宦官學習認字。”
“再加上來年的武舉科考,陛下這是有心扶持武將與我等掣肘。”
“若真有那一天,爾等真是刀架在脖子上,都不自知。”
陳循這一番話,全部來自他這段時間的觀察,從范廣被封武安伯,然后石亨石彪又接任京營團練。
之后,孫鏜正式接任楊洪成為新任宣府總兵。
這一切都在提示陳循,皇權正在越來越強大。
“那楊家眾人不還在獄中,要不我等運作一番,幫助解決其罪。”
“如此可有希望將楊洪拉到我們當中。”
陳循聞言,陷入了沉思。
而蕭維禎卻是接過了話,開口說道。
“很難,楊家眾人,除了楊俊,其他人頂多也就削爵降職的懲罰。”
“而無論我等如何運作,也不可能讓楊家徹底免除懲罰。”
“另外,就算我等功成,那楊洪失去了皇上信任,也根本不會再重新掌兵。”
“與我等又有何用?”
對于這個結果,陳循也是頗為無奈。
就在問題即將陷入死胡同時,王文開口出聲了。
“陳閣老,楊家可不止楊洪一系。”
“其弟楊忠,并沒有被降罪。”
“為何不試試與他聯絡,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被王文這樣一提醒,陳循瞬間想起那沉默寡言的楊家老三。
“千之與其熟悉否?”
沒辦法,這楊忠已是江西幫的最后一顆救命稻草。
但結果卻是讓陳循失望,只見王文搖搖頭說道:“并不相熟,只是聽人談論楊洪時,順帶提起過。”
“相較于楊家老二楊淋,楊忠在宣府就像一位透明人似的。”
“但其曾出任過寧夏中衛指揮使,故而我才對他有所耳聞。”
王文話語剛落,自角落里的一人卻是焦急出聲道。
“閣老,學古對楊忠極為熟悉。”
此話一出,整個屋內的人皆是順著聲音看去,出聲之人正是羅通。
要說羅通,那是文武全才,在江西幫中,頗被人稱贊。
但他有一點卻很致命,那就是品德太過于低下,且愛說大話,因此他的口碑也是極差。
正統初年時,他跟隨王驥前往整頓軍務,事情雖然辦的很好。
但卻因為貪污淫亂之事,被回京后的王驥用一紙奏疏上報,從而導致自己深陷大獄,之后又被貶斥千里。
不過,他與大同守將曹儉相識已久,關系非比尋常,曹儉還向吏部推薦過他,結果卻是被吏部所拒。
后面關于他的黑料還有很多。
比如遇人動輒談兵,自陳京師之戰的殺賊之功,其實當時的他只是督查軍務,就殺了十幾人,卻一直夸夸其談。
如今他說與楊忠相熟,陳循內心多少是有些不信的。
“學古,你先坐下,莫急。”
羅通不急?怎么可能不急,楊俊、曹儉他們私占田畝之事,就有他在背后挑唆的影子。
其中他從二人手中得到的好處,也是不少。
現在這二人都在大獄之中,羅通是整天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陳閣老,不能不急啊。”
“你想想,我等若不積極爭取,等皇上整頓好一切。”
“第一個要收拾的是誰?”
“自然是我江西一派的官員。”
“現如今,朝中大臣,江西籍貫就占據十之三四,這是什么概念?”
“毫不客氣的說,若我江西士大夫想造反,完全可以擁立藩王,再來一場靖難之役。”
此話一出,屋內有人眼中閃過一道亮光。
顯然已對這個建議感到心動。
“學古慎言!”
“管好你的嘴,再亂說給你扯碎了喂狗!”
陳循與蕭镃作為領頭之人,被羅通剛才的話嚇得是亡魂皆冒,他二人想要的無非就是錢和權。
哪里敢往造反的方向去想。
嚇死他們也不敢。
“閣老,你姑且讓我一試可行?”
“我有把握說服楊忠,真的!”
羅通急切的有些誠懇,這態度不免讓陳循有些相信。
就在他猶猶豫豫之際,蕭維禎卻是開口道。
“閣老,就讓學古去試試,反正他這人的口碑已經壞到了極點。”
“就算走漏風聲,也不會有什么大礙。”
“許是當做一樁笑談,就揭了過去。”
陳循聽完這話,看了看蕭維禎,又看了看蕭镃,還是拿不定主意。
最終,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將這個選擇權交給王文這個不適于江西籍貫的大臣。
“千之,我信你,可否告訴我你的意見。”
王文根本沒想到,自己竟然這般受陳循重視,受寵若驚的他經過沉思后,方才點點頭說道。
“可以一試。”
“羅學古被救與楊家親近,多去探訪看望,也是情理之中。”
至此,陳循下定決心,轉過頭去,對著羅通說道。
“學古,我知你文武全才,但你必須答應我,管好你的嘴巴。”
“千萬,千萬不要透露出任何風聲。”
“包括你家夫人也是一樣。”
羅通見陳循答應,感覺自己像是重獲新生一般。
有了整個江西幫的支持,他對于教唆楊俊、曹儉之事,再也不會感到害怕。
皇上再厲害,也不能殺掉朝堂十分之三四的文官大臣。
除非他是想做滅國之君。
“通領命,必不負眾位所托。”
說完,便急匆匆的出門,他要即刻去準備一番。
對于楊忠,他其實是知道一些辛密,但這些辛密都被楊洪藏得很深很深。
羅通是想以此辛密,來威脅楊忠相助。
更甚至,他還知道,楊忠與遼東總兵曹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若能再勸說動曹義,這牽扯的勢力就大了去。
遼東、宣府、寧夏、三分之一的邊鎮,這股兵力足夠掀起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