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奇跡,長城守望
- 文明試煉:從長城守望開始鑄奇跡
- 討口子的小阿抄.
- 2217字
- 2024-10-29 23:54:11
前世的袁俊峰經(jīng)過分析和腦洞,發(fā)現(xiàn)了神明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群感效應”。
它們降臨地球后,一直在利用某種更高維度的“群感分子”,進行跨越地球的交流。
在群感效應的理論下。
若是華夏清掃完了境內(nèi)的降臨神明,不去管邊境。
那么在神明的感知中。
就相當于地球別的地方都已經(jīng)被占滿了,擠爆了。
但卻有一個占據(jù)了地球陸地1/15的地方,竟然沒有一個神明在那。
那里資源豐富,血肉旺盛,到處都是能夠吞噬的人類。
“所以您的意思是,即便別的國家不給我們搗亂,那些神明也會自發(fā)的向華夏靠攏?”
徐指看著葉院士,臉色有些難看。
“是的,如果不出意外,周邊國家的神明....應該已經(jīng)開始向我們的邊境靠攏過來了。”
葉院士苦笑:“真希望小陳教授是糊弄著我們玩啊。”
陳星沒有糊弄他們。
周邊國家的神明,已經(jīng)開始了移動。
如果徐指回到聯(lián)指中心,讓研究所將國外神明的運動軌跡標明出來。
他就會看到周圍那些國家的神明,拖著一條長長的血肉殘骸痕跡,向著華夏蠕動爬來。
“那...小陳首席有說怎么解決嗎?”
“長城守望。”
“類似的項目,他幾年前就提出過了。”
袁院士顫巍巍地舉起了手,指向了書柜里的一個文件夾:“陳星在我這讀博的時候,做過一個小項目,論文和他當時的思路設計,就在那個文件夾里。”
葉院士起身,將文件夾取下。
打開的第一頁,就是陳星當時發(fā)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論文。
“你管這叫小項目...”
葉院士嘴角抽搐,將論文和報告都攤在了桌子上。
看了半天后。
葉院士恍然大悟。
“我懂了!烽火臺基站!偽裝神明!”
“我說小陳教授怎么讓我把干擾儀都拆了!把黑箱元件都拿出來呢!”
見徐指還是一頭霧水,葉院士將報告的一頁翻開,放到了他的面前,興奮地說道:“這個烽火臺基站和固定式控蟲模塊就是破局的關鍵!”
這頁報告上,畫著一個非常機械朋克的巨械烽火臺,內(nèi)部布滿了各種信息化的插口。
固定式控蟲模塊,是其中的一個可裝載模塊。
除了像干擾儀一樣釋放頻率波控制無脊椎動物,固定式控蟲模塊還可以釋放出神明之間交流的“群感分子”。
而烽火臺基站,可以最大程度的放大這種“群感分子”的信號,讓降臨的神明以為這些烽火臺,都是和它們一樣的存在。
但其實。
這些烽火臺,只是華夏打造的“偽裝神明”!
若是將烽火臺一個個地將華夏邊疆連接。
那每個移動到華夏邊疆的神明,都會被烽火臺基站釋放的“群感分子”所干擾。
誤以為華夏邊境已經(jīng)聚集了太多神明,自己需要移動到別的地區(qū)。
如此,華夏一直被神明進攻的危局,便可破解。
“就是這個基站需要的材料...”
葉院士看著設計圖紙和列出來的材料清單,腦仁有點疼。
“需要很多嗎?”
徐指瞇起了眼,不以為然。
聯(lián)指中心有著全國最高的行動優(yōu)先級,絕大部分的物質(zhì)資源都可以調(diào)取使用。
消耗的再多能怎么樣?
泱泱華夏。
還能拿不出建筑材料了?
于是徐指揮長拿起材料清單,一行一行地看了起來。
“精密鈀鉬電阻合金...”
“高應力鋯合金...”
“奧氏體不銹鋼....”
“馬氏體不銹鋼...等會....3100....萬噸?!!”
“我...”
徐指揉著太陽穴,沉默了數(shù)分鐘:“葉院士...不說別的材料....單就這個馬氏體不銹鋼...我國一年的產(chǎn)量好像就只有1000萬噸啊!”
“就算把全球的總產(chǎn)量加起來,一年怕是連3000萬噸都不到,小陳首席怎么張口就是.....”
葉院士也有點頭疼。
他現(xiàn)在也弄明白,陳星為什么取名“奇跡計劃”了。
這根本就不是幾臺信號干擾車那樣的小打小鬧!
這可是真正的矗立大地之上的奇跡!
光是一座巨械烽火臺,就有半座小山高!
而且這種規(guī)模的巨械烽火臺,奇跡計劃里可不止一座!
它們是一座連著一座!將整個華夏的邊疆全部環(huán)繞!
勢要把所有的華夏血裔全部保護在鋼鐵巨械之中!
“我怎么感覺...我好像被那個毛小子給坑了呢。”
葉院士看著自己胸前的胸牌,上面寫著:
【聯(lián)指中心反降臨研究院——第二研究所(神明工業(yè)研究所)所長】
“怪不得那毛小子要取名叫神明工業(yè)研究所.....不叫神明研究所...”
“有種把它扯下來,踩個稀巴爛的沖動。”
葉院士也想明白了。
在這種“奇跡”級別的工程里,消耗掉的耗材和配件。
可不是那種3D打印能打印的出來的。
3D打印的小配件,弄一兩個拿來應急還可以。
一旦要進行規(guī)模化生產(chǎn),把3D打印機打冒煙了都不夠。
“葉院士,如果我們不開展這個奇跡計劃...”
徐指揮長欲言又止。
葉院士懂他的欲言又止,但也只能模棱兩可的答道:“可能..我們就要一直面對那些不停分裂、進階的神明襲擾...”
“至于其強度...我也不敢說,鬼知道國外那些豬隊友能弄成什么樣子。”
“耗資這么多.....就為了防它們?......要不奇跡計劃先緩緩?”
看著密密麻麻的材料清單。
徐指有點怵頭了。
他自詡是內(nèi)閣中比較激進的一個。
但現(xiàn)在看著陳星這個耗資無數(shù),絕對能配得上“奇跡”二字的史詩工程。
徐指只能說。
小陳首席,你有點太極端了。
“徐指揮長,你對陳星了解多少?”
見徐指打起退堂鼓,躺在病床上的袁院士支起身子,靠坐在了床頭。
“這個陳星啊...是我親手帶出來的學生,他的行事風格,偶爾會有些激進。”
“但他絕對不是一個無腦的莽夫。”
“相反他的思維方式,非常靈活,比一般人更要長遠。”
“徐指揮長,你可曾想過一個問題。”
“陳星所提出‘長城守望’計劃,防備的,僅僅是現(xiàn)在的這些神明嗎?”
袁院士看窗外的天空。
視線像是穿越了蒼穹。
望向了無垠深處的某些存在。
“這些神明,在我們看來恐怖,神秘,難以置信,甚至超出了我們目前對于科學的理解。”
“但你們不覺得...對于他們這個層次而言,這種類似“群感效應”的交流方式,有些.....過于原始了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眼中令人恐懼生畏的'神明',在它們自己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細菌。”
“爾今,‘細菌’已經(jīng)到來。”
“那....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