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八字有一撇(已簽約,請放心追讀!)
- 電影大亨從在倩女幽魂做武師開始
- 西門不是大官人
- 3525字
- 2024-10-22 21:15:26
《倩女幽魂》的拍攝進度很快。
這是這個時期港島電影圈的常態,拍攝一部電影頂多需要一兩個月,很少有一部電影拍三五個月的情況,更快的還有十幾二十幾天就拍完一部電影的。
再過兩年,等寶島、東南亞熱錢涌入港島電影圈的時候,賣片花蔚然成風,在電影還沒有拍之前,就已經定好了上映檔期,到時間必須交貨。
汪家衛拍《東邪西毒》,就因為拍攝進度太慢,要趕不上檔期,不得不讓劉振偉用《東邪西毒》的同一批演員,僅用了二十七天就拍出一部《東成西就》,補上《東邪西毒》的窟窿。
汪家衛在港島電影圈的一線導演中,屬于特例。
像劉振偉那樣,二十七天拍成一部電影,才是港島電影黃金十年的常態。
電影拍攝速度快,并不意味著質量差。
港島電影黃金十年的港島電影人,創作力實在太旺盛了。
站在幾十年后回看這段時期,港島電影似乎是提前透支了后面三十多年的氣運,換來了這段被無數影迷紀念緬懷的黃金發展期。
趙天明現在有幸成為其中一份子,要為港島電影的發展,出一份力。
在《倩女幽魂》拍攝期間,趙天明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余,經過慎重思考,挑選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劇本。
在《倩女幽魂》殺青前一天,帶著劇本,瞅準一個拍攝空檔,找到徐科。
“徐監制,我寫了一個劇本,不知道能不能請您過目指點一下。”
趙天明在《倩女幽魂》拍攝期間,每天都主動和徐科他們打招呼,這個時候就彰顯出效果來。
至少讓徐科記住了他這個人。
可能還沒記住他的名字,但是已經能夠讓他爭取到一個近前說話的機會。
徐科現在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工作室,算是在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旗下,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做了老板之后,徐科除了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項目,也愿意把他的電影工作室出品影片的導演位置,讓給其他導演。
就像《英雄本色》,導演用的是吳雨森。
現在這部《倩女幽魂》,導演用的是程曉東。
對會寫劇本的編劇,更是廣開方便之門。
作為業內大佬,徐科非常清楚劇本對一部電影的重要性。
好劇本永遠都是稀缺資源。
新藝城,還有徐科自己的電影工作室,都有專門的編劇職位,提供給有才華的人。
汪家衛就曾在新藝城做過編劇,因為寫劇本的速度太慢,慘遭辭退。
港島電影圈很多導演的事業開端,都是從做編劇開始。
汪家衛、劉振偉、陳嘉尚、林嶺冬、杜琪鋒,莫不如是。
趙天明現在也把做編劇,當做自己在港島電影圈跨界階層的起點。
做武師只能勉強混個溫飽。
做編劇不僅能賺得更多,還有機會進一步做導演。
趙天明很務實,此時還沒有想過一步到位做導演。
徐科果然如趙天明所料,對他的貿然自薦,很感興趣。
接過劇本,一邊隨手翻看,一邊說道:“阿明,你還會寫劇本?”
趙天明弓著腰搓著手陪笑道:“做了這么多年武師,讓我想明白一件事——只做武師沒有前途!
“做武師想要混出頭,必須要往武術指導方向發展,我沒有這樣的機會,只能另想辦法。
“這幾年港島電影發展得越來越好,我也想有一番作為,前些天在報紙上看到有電影公司公開征集劇本,我便自己試著寫了一個,從來沒有寫過,不知道寫得怎么樣。
“徐監制您是行家,才壯著膽子請您指點一下。”
徐科是個電影全才,導演、監制、編劇、剪輯,乃至藝術指導,樣樣精通。
自然也有分辨劇本好壞的眼力。
趙天明拿出來的這個劇本,是他根據上輩子做電影解說阿婆主的時候,看過的經典電影,逆推出來的。
劇本很扎實。
只是題材方面,不太符合目前港島電影市場的主流類型。
港島電影市場現在最流行的影片類型,一是喜劇片,二是動作片。
程龍為什么能在80年代的港島電影市場,坐穩一哥位置,是因為他的電影,融合了喜劇和動作兩大元素。
港島喜劇片,除了程龍的動作喜劇,還有以許關文為代表的“鬼馬喜劇”,以《富貴逼人》為代表的家庭喜劇,以及后來以周星池為代表的無厘頭喜劇。
另外,都市浪漫喜劇,也是港島喜劇片的一大片種。
港島動作片,除了程龍的動作喜劇,還有以吳雨森執導的《英雄本色》為代表的槍戰動作片。
六七十年代港島電影市場興盛一時的武俠片,也屬于動作片的一種,此時已經沒落,要等到進入到90年代,才會因為徐科拍出《黃飛鴻》系列,才能重新煥發生機。
趙天明拿出來的這個劇本,屬于恐怖片。
港島也有恐怖片。
像87版《倩女幽魂》翻拍的李瀚祥執導的60版《倩女幽魂》,當時就被歸為恐怖片范疇。
只是,此時的港島電影市場,恐怖片一般是以新藝城三巨頭之一的黃柏鳴開創的《開心鬼》系列,以及洪金保、林政英等人開創的僵尸片為代表。
把恐怖元素和喜劇融為一體。
純正的恐怖片比較少。
不過,新藝城也曾制作過《夜驚魂》那樣的恐怖片,雖然也融入了一一定的喜劇元素,不過恐怖氛圍營造得很好,當年上映的時候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徐科自己其實也算是恐怖片愛好者,他剛開始獨立執導的時候,拍攝的“混亂三部曲”——《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都帶有一些恐怖元素。
只是,那三部電影全都票房慘敗,讓徐科認識到只憑一腔熱血拍攝個性化強烈的電影,在以商業性為先的港島電影市場無法立足。
因此,“混亂三部曲”之后,徐科就轉向商業化,同時也秉持著自己的藝術追求,成為港島電影圈,把商業與藝術結合得最好的大導演之一。
趙天明選的這個恐怖片劇本,帶有大量的暴力、血腥成分,讓徐科這個業內老鳥,都一時之間,看不清它的商業前景。
但是劇本是真的好,讓徐科難以舍棄。
一時犯了難。
程曉東、張國容、王竹嫻幾人,本來正在復盤剛才的拍攝內容,注意到向來喜歡在這個環節指手畫腳的徐科,此時坐在一旁,眉頭緊鎖。
身邊站著保持著躬身姿態的趙天明。
幾人心中好奇,不約而同地湊了過來。
最大牌的張國容先開口,“老爺,發什么呆呢?”
老爺是徐科的綽號。
這個綽號的來源是,他經常在工作室后面的水池邊,一邊喂魚一邊想劇本,看上去很悠閑的樣子,像一個大老爺。
張國容現在也有了一個“哥哥”的昵稱,就是從這部《倩女幽魂》的拍攝過程中流傳開的。
起因是王竹嫻在劇組和張國容混熟之后,對他以“哥哥”相稱,這個稱號很快被全劇組接受,大家都跟著這樣叫他。
徐科回過神來,咧嘴笑道:“阿明寫了個劇本讓我看,劇本寫得很好,只是題材比較冷門,我看不透它的商業前景,有些犯難。”
張國容笑著對趙天明說道:“阿明,你還會寫劇本?”
趙天明笑著回道:“我也是剛學著寫。”
張國容聽他這樣說,頓時來了興致,“剛學著寫就能得到老爺‘很好’的評價,說明你很有天賦啊,我能看一看你的劇本嗎?”
“當然可以。”趙天明連忙說道。
張國容從徐科手里接過劇本,快速翻看了一遍,點頭說道:“恐怖片在現在的市場上確實少見,不過你這個劇本寫得確實好,我只看你在劇本上的場景描述,都感覺脊背發涼,毛骨悚然。”
王竹嫻在張國容翻看劇本的時候,一直伸著脖子一起看,只是張國容翻得太快,她看得不太清楚,見他看完,便伸手要過來仔細翻看。
徐科對張國容給這個劇本的評價,點頭認可,稍加思考,對趙天明說道:“我不知道你這個劇本想要投給哪家公司,不過以它恐怖片的類型,投給其他公司也大概率不會錄用。
“我既然先看到了這個劇本,那就算它和我有緣,劇本我先收下,這兩天都不太方便,等明天劇組殺青,吃過殺青宴,后天你去公司,我們再坐下來好好聊一下這個劇本的事情,你看如何?”
“好好好。”趙天明忙不迭地連聲應下。
他把劇本給徐科看,本來就是沖著徐科去的。
就像徐科說的那樣,此時的港島電影市場雖然興盛,各大電影公司對好劇本求知若渴,但是趙任飛拿出來的這個恐怖片劇本,不符合市場潮流,即便投給其他電影公司,也很可能不被錄用。
徐科的電影工作室雖然才成立沒兩年,但是背靠新藝城這棵大樹,幕后又有金公主院線作為支撐,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徐科本身在港島電影圈,也屬于特立獨行的存在,以天馬行空的思緒被稱作“老怪”。
港島電影圈現如今掰著手指頭數得著的大佬,最有可能接納這個恐怖片劇本的,就是他徐老怪了。
現在這事兒八字已經有了一撇。
趙天明有信心在后天的詳談中,說服徐科,劃下剩下那一捺。
王竹嫻看完劇本,也有點頭皮發麻的感覺,看趙天明的眼神都有了一點變化。
得是什么樣的腦子,才能寫出這么血腥恐怖的劇本?
趙天明因為這個劇本,在王竹嫻的眼中,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第二天《倩女幽魂》順利殺青,全劇組按照港島電影圈的慣例,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殺青宴,便一哄而散。
對劇組的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工作經歷。
張國容結束《倩女幽魂》的拍攝,立即投入到商演的日程當中,接下來要先在港島的海洋皇宮大酒樓夜總會,連唱15場,然后再去新加坡連唱4場。
年底還要去北美開展“美加不眠演唱會”巡演。
此時的張國容,拍電影只是他的副業,歌手才是他的主業。
王竹嫻結束《倩女幽魂》的拍攝,無縫銜接到《香港小姐寫真》劇組,然后還要再和洪金保合作一部喜劇犯罪片《標錯參》,日程同樣安排得很滿。
他們的生活暫時是趙天明夠不到的。
他有自己的機會需要把握。
準備充分,來到徐科的電影工作室,商討他那個恐怖片劇本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