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風起云涌
書名: 家父萬歷,請陛下稱太子作者名: 牧野小鐵匠本章字數(shù): 2035字更新時間: 2024-11-10 01:11:05
如此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竟然在眼前這個年僅十余歲的年輕人一番暗箱操作之下,就差一步,便能攥在手中了!
片刻之后,朱常洛終于眉頭舒展開來,不由笑道:“戚叔,我想到辦法了!可一石三鳥!”
“這個辦法可以讓朝廷將葉赫那拉氏族中的一萬精銳騎兵交給我指揮,哪怕只是暫時的,但足夠我們去做一件更大的事情了!”
“如今一切好戲才剛剛粉墨登場,這場大戲現(xiàn)在只在咱們薊州衛(wèi)上演,自然是不夠的!”
“既然如此,那就添上一把大火,讓這地方的利益斗爭燒到朝廷中樞,用他們的手,助咱們得償所愿!”
“到時候,那些人怕是會覺得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有苦難言了。”
......
“朱郎,我的族人已經侯在關外了,你什么時候動身啊?這件事可拖不得,遲則生變啊!”
指揮使衙門朱常洛的書房之中,布希婭瑪拉一邊趴在在朱常洛背上,一邊低頭看著朱常洛正在奮筆疾書給朝廷寫奏折,忍不住開口問道。
朱常洛的奏折內容倒是十分簡單明了,就是告訴內閣那些朝廷高層們,如今葉赫那拉氏率領族人請求歸附,族中那一萬精銳騎兵,應該如何處置?
朱常洛一邊寫著,一邊笑著柔聲回道:“東哥(漢人對布希婭瑪拉的稱呼)莫急,大明疆域遼闊,人數(shù)不知幾何,這內部早已派系林立,錯綜復雜,權力、利益爭斗更是難以梳理。”
“我如今只是薊州衛(wèi)的指揮使,這種事情事關重大,卻不是我一個指揮使可以做決定的了,現(xiàn)在即便我去關外接收了你的族人們,到時候朝廷一道旨意傳來,若是不應允,你的族人便會落入他人之手。”
“大明漢人跟你們大草原上不一樣,在中原王朝之下,我們做事需要循規(guī)蹈矩,我現(xiàn)在便是在利用這些規(guī)矩,確保你的族人能夠在歸附我之后,得到安全的保障,即便只是眼下。”
朱常洛一邊說著,一邊將奏折寫完,又查看了一眼,確認無誤之后,這才派人,通過錦衣衛(wèi)之手,快馬加鞭朝著朝廷送去。
而就在同一時間。
薊門,黃崖關,總兵府邸。
“大人,朱濼那小子典型的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他要借徐信等本地土著的手,來打壓咱們戚家軍,簡直就是罪該萬死!”
“是呀,大人,咱們可不能坐以待斃啊!”
“大人,你若是不方便出手,這件事交給弟兄們來做!”
......
戚家軍的將領們,此時人人都是一臉怒意,看著戚金,紛紛訴說著心中的憤懣。
‘砰!’
戚金猛地一拍桌子,狠狠的瞪了一眼麾下的將領們,這才沉聲道:“現(xiàn)在是關鍵時刻,我們要以靜制動!這個時候誰敢給老子惹是生非,老子絕不輕饒!先看看那小子意欲何為再說,何況那小子先前送給咱們的戰(zhàn)利品,就算沒有薊州衛(wèi)的糧餉,也夠咱們撐上一段時間了。”
“那小子要做什么,就讓他做好了,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跟那小子正面沖突!你們要是沒有別的事,都給老子滾回去練兵去。誰若是因小失大,牽連我戚家軍,我一定毫不留情,軍法處置!”
戚金的怒斥之下,這些將領們雖然心有不甘,卻也只得轉身離去。
等到一眾將領離開后,葉邦榮卻是忍不住嘆息道:“這些人口口聲聲為了戚家軍著想,可是真正心系戚家軍的又有幾人呢?我看十有八九,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吧?”
葉邦榮話音落地,戚金跟樓大有也忍不住眉頭緊鎖,連連嘆息起來。
只是三個人相視一眼,眼神之中更為篤定了。
這些戚家軍的將領如此表現(xiàn),讓他們意識到,戚家軍的軍風,是時候要來一場大整頓了!
若是放任下去,以前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戚家軍,怕是就要徹底沒落腐敗下去了!
將來史書上,如何描寫戚家軍?
百年之后,他們有何臉面去見戚家軍的英烈?
朱常洛的奏折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這幾天內,朱常洛一直待在指揮使衙門里,既沒有去關外見葉赫那拉氏,也沒有召見任何人,只跟布希婭瑪拉兩個人在房中,探討著一百零八種兵法。
而與朱常洛不同的是,薊州衛(wèi)那些本地的土著官員們,反倒是耐心逐漸消失了。
徐信府邸。
幾乎所有的薊州衛(wèi)土著官員,齊聚一堂。
徐信看著眼前這群人,就算把總旗都加上,七品以上的官員,總共也不過才六七十人。
若是放在以前,這薊州沒有戚家軍的時候,他徐信看都不會看一眼這些七品小官,他們更沒有資格能踏入自己的府邸。
別說這些七品的總旗了,就連百戶,若是關系一般,都不會入他徐信的眼。
只是今非昔比,這薊州衛(wèi)的土著官員,只有他一個千戶,剩下的副千戶或者衛(wèi)所鎮(zhèn)撫都屈指可數(shù)了。
這薊州衛(wèi)因為戚家軍的出現(xiàn),算是徹底廢掉了。
“許大人,這都過去三四天了,那新來的指揮使大人,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啊?”
“就是啊,他當初在咱們大家伙面前說的那些,到底還作不作數(shù)啊?”
“不會真的被戚家軍那些莽夫,隨便放幾句狠話,就給嚇的不敢出手了吧?”
“我看十有八九是這樣了,指揮使年紀輕輕,手里又沒有兵馬,雖然打了場勝仗,可那幾百人也是戚家軍的人,他要是跟戚家軍翻臉,就連那幾百戚家軍怕是也不會站在他那邊。”
“哎,咱們要是自己能對付的了戚家軍那群蠻子,何須期望他出手啊?”
......
眾人唉聲嘆息,議論紛紛。
而有個人卻是眼前一亮,忽然說道:“依我說,這指揮使大人并非手中沒有兵馬,只不過朝廷旨意下來之前,他沒這個膽子去用罷了。”
這人話音落地,眾人忍不住齊刷刷的循聲看向他。
此時一群人才終于想了起來,當初朱常洛召見他們在指揮使衙門議事的時候,那傳令兵可是當眾傳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