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政治斗爭
- 家父萬歷,請陛下稱太子
- 牧野小鐵匠
- 2043字
- 2024-10-27 00:01:00
“大人好樣的!”
韃靼谷山頭上,朱鈺看著潮水般退去的韃子,神色激動,暗暗喝道。
這半日時間,朱鈺等人簡直是度日如年,個中煎熬的滋味實在是難以言喻。
好在朱常洛守住了關城,韃子退兵了!
這箭矢就像是奇跡一樣的壯舉,實在是讓埋伏在兩側山頭的戚家軍沒法不激動。
“你們都看見了嗎?新來的大人守住了關城!韃子退兵了!你們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來,韃子的物資就要成為咱們的了!”
“韃子的娘們,到時候也讓你們隨便挑選!”
盡管這很鼓舞士氣,但是埋伏的戚家軍依舊是有些憂心忡忡。
畢竟這才過去半日時間,韃子雖然退兵了,也只不過是暫時休整罷了。
這半日時間,韃子傷亡的那點人數,跟總兵力比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他們,真的可以擊退數萬韃子嗎?
而且,這邊都如此慘烈的打了半天時間了!
烽煙都燒了好幾撥了!
援軍怎么還沒來?
幾乎同時,朱常洛的目光,也看向了大明關內的方向。
半天時間,若是援軍出發,也該到了。
朱常洛眉頭微皺,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涌上心頭。
“大人!已經統計好了!我軍戰死二十九人!重傷六十五人!輕傷八十一人!”
朱常洛正自想著,一名兵卒上前來報,將朱常洛的思緒拉了回來。
此時的朱常洛微微嘆息,只希望援軍快點到來。
自己派了兩百人讓朱鈺帶著埋伏在韃靼谷兩側山頭,如今這里的兵力,加上老弱病殘也不過才堪堪五百余人。
死傷竟然高達近五分之一了,這讓朱常洛有些懊惱。
這可是戚家軍,哪怕不如巔峰時期,也不是普通兵卒可比的。
戚繼光駐扎在薊門之后,對薊門一帶的長城早已進行了修葺,除了墩臺跟炮臺的數量大量增加之外,更是對破損的地方重新修補好了。
能守住半日,正是仰仗這些墩臺跟炮臺!
可就算是這樣,韃子兵力的人數可是數十倍于己方,韃子哪怕是傷亡千余人,相較之下,朱常洛也打不起這種消耗戰。
即便是一個不死,分兵防守就已經屬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如今傷亡了五分之一,再打下去,這點兵力就會完全不夠調配,防守的漏洞也將越來越多!
當年朱文正在洪都,兩萬人守住陳友諒六十余萬人,已經堪稱奇跡了,可那是確定會有援軍支援啊!
“好生照料受傷的弟兄,讓余下的弟兄們就地休整,分發食物,換一隊值守!”
“是,大人!”
大明京城,北平。
薊門狼煙四起,韃子叩關,消息在天黑前傳入宮內。
趙志皋費勁了心思,終于見到了萬歷。
說起來還要感謝朱常洛消失前血洗延禧宮,這讓萬歷從不上朝不見朝臣的狀態中,有所好轉。
“陛下,薊門烽煙四起,韃子叩關,現在雖然不知道具體戰況如何了,可根據現有戰報來看,韃子此番有布延率兵三萬余兵馬。”
“那薊門只有戚家軍鎮守,日前被朝廷鎮殺了數千人之后,戚家軍如今也不過僅存數千兵力了。”
“若是僅靠戚家軍,怕是難以守住薊門啊!”
“臣請陛下立即調兵支援薊門!”
“另外,請陛下下旨,讓戚金將軍立即返回薊門!”
“京城三大營,也應該立即準備隨時投入戰斗!”
趙志皋面色沉重,俯身沉聲說道。
這些策略,早已由內閣商討完畢,如今趙志皋悉數道了出來。
萬歷眉頭緊鎖,嘆了口氣,沉思片刻之后,正要開口。
哪料到次輔沈一貫突然上前一步,沉聲說道:“陛下,調兵支援可以,不過是否可以延緩行動?”
沈一貫話音落地,趙志皋就不由得眉頭一皺!
這些策略可是見萬歷之前,他們在內閣就一致同意過的!
如今這沈一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為何要臨時變卦?
“陛下,那薊門距離京城路途遙遠,此時不知薊門具體戰況。若是按照戰報來判斷,數千人面對數萬人,怕是薊門已然失守了。”
“一旦薊門已經失守了,援軍便會失去地勢帶來的優勢,那韃子可都是騎兵,若是在平原曠野上援軍遭遇了韃子,后果將不堪設想!”
“陛下,請三思而后行,否則土木堡之變怕是要重現了啊!”
沈一貫話音落地,其余人紛紛臉色微變,卻是神色各異,各懷心思,皺起眉頭來。
他說的倒是也沒錯,若是薊門已經失守了,援軍在平原遭遇韃子,勢必不是對手。
但眾人卻是對沈一貫此言是否是出于忠國,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要知道這戚家軍可是張居正任首輔的時候,一手扶持起來的。
如今韃子大舉來犯,這個機會可是千載難逢!
正好可以借著韃子的手,把張居正的勢力一舉殲滅,讓戚家軍徹底消失。
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多少人的利益受損?
如今若是戚家軍被韃子殲滅了,那張居正一派的殘余勢力,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日了!
趙志皋神色凝重,欲言又止,終究是嘆了口氣,沒有開口,看向了萬歷。
“便依你所言,讓薊門后方的各大衛所嚴整軍備,隨時提防韃子進一步來襲!”
萬歷話音落地,眾人再次面色微變。
沒人知道萬歷心中究竟是何想法,竟然同意了次輔沈一貫的建議。
“著戶部將糧餉撥給戚金,駁回他辭官還鄉的請求,命他即刻啟程,返回薊門,率戚家軍御敵,不得延誤!”
隨著萬歷的話音落地,遠在薊門的朱常洛,心心念念的朝廷援軍,也在這場內閣大臣與皇帝的三言兩語之間,化為泡影了。
韃子戰斗力雖強,可畢竟兵力有限,他們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每次來犯,都不過是劫掠一番,再揚長而去。
大明關內,只要稍加防范,韃子絕無可能攻入。
戚金收到圣旨的時候,眉頭緊鎖,勃然大怒。
“該死的文官集團!”
可皇命不可違,戚金也只得帶著朝廷撥下來的糧餉,連夜心急如焚的趕往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