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直取京師
- 大明:功夫皇帝朱由檢
- 歐陽長牛
- 2887字
- 2024-11-20 20:39:38
第二日,朱由檢來到東郊軍營。
召集將軍議事,高坐正堂,群將站立,行軍禮之后依次坐下。
右首位是驍騎營將軍鞏永固,后面依次是指揮使楊光左、指揮同知李宏毅、參將曾劍濤。
左首位是衛戍營將軍邵宗元,后面依次是指揮使徐志勝、指揮同知樊茂捷、參將袁偉廣。
“你們這次俘虜了多少人。”
參將袁偉廣:
“回陛下,俘虜有一千二百人。”
“斬殺二千八,俘虜一千二,這樣說來,逃跑應該是一千人左右。”
袁偉廣:“是的,陛下。”
“俘虜你們準備怎么處理?”
兩位大將軍相互看了一眼,顯然是經過商量了,由鞏永固告訴陛下:
“我們準備將他們埋了。”
“哦。”朱由檢略作沉吟:“活埋嗎?”
“是的,這是我們幾個將領商議的結果。”
“為什么要活埋。”
“這些叛軍犯了死罪,另外我們沒有更多的糧食養活他們。”
“為什么不關押起來。”
“皇上。”鞏永固說道:“沒有監獄。”
難怪他們商量出這個結果,本身就犯死罪,又沒有監獄,沒有多余的糧食。
“糧食方面大家不用擔心,我已經讓曲三寶帶人出去采買,相信不久就會運回來。”
試驗田長勢不錯,但那都是育苗的,不準備現在就吃。
“至于監獄的話,你們隨我來。”
大家聽明白皇帝的意思,是不準備殺這些俘虜。
陛下仁慈是臣子的福氣,所以大家沒有反駁。
來到軍營外,朱由檢指了指西南面。
“這邊還很廣闊,只是樹林遮擋,你們讓這些俘虜,先伐木,再建造監獄。”
眾人聞言略感詫異。
邵宗元:“我們的士兵都在操練,現在訓練有所起色,就要停止操練了嗎?”
“誰說讓士兵來伐木造監獄了。”
鞏永固:“我們沒有勞工,不讓士兵做這些,難道讓俘虜來做?”
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俘虜就是俘虜,就該戴鐐銬,關大獄,難道放開手腳,讓俘虜砍伐樹林。
斧頭進入俘虜手里,天知道他們砍的是什么?
除了皇帝陛下敢這么想,臣屬卻難以想象。
“嗯,誰說給他們斧子?”
朱由檢讓他們把俘虜帶出來,又讓工部尚書范景文來這里監督。
建造是工部尚書的職責,軍部負責配合。
俘虜每十人一組,每人腰上捆一條麻繩,十人相連。
讓工部拿大鋸來,鋸木伐林,得到的木材就地建監獄。
讓俘虜自己建造監獄給自己住,他們或許會把監獄建造得好一點。
具體施工方法和圖紙,工部尚書范景文是專家。
朱由檢就這樣,按照他的想法實施了下去。
讓驍騎營一百精壯漢子在一旁監督。
的確有一兩個俘虜,被解開鐐銬之后,拔足狂奔,被弓箭手給當場射死。
剩余的俘虜壓根就沒有逃跑的想法,要是有逃跑的想法,當初也不會投降,這一點朱由檢算得很準。
俘虜們一個個的,沒有鐐銬加身,也沒有鞭子伺候,都覺得很怪異。
然后發現,每天認真干活還能有飯吃,別說逃跑,就是拿鞭子抽他都不一定肯跑。
不多日,嶄新的牢房就建立起來了,俘虜們住著自己親手建造的牢房感覺有些滑稽。
隨后,朝廷頒布號令,允許俘虜戴罪立功,表現好的,工作出色的,可以被舉薦去西郊試驗田,開墾荒山。
這樣一來,又間接解決了農商院招聘不到人的窘境,馬光年跑來說過多次,陛下出的題沒人能做,考哭了所有人。
朱由檢看著他沮喪的臉,給他指了一條明路,東郊軍營。
就這樣,第二天,馬光年一大早就來到軍營,想要士兵給他當苦力,但是被邵宗元給拒絕了。
邵宗元知道,陛下的意思是讓馬光年從俘虜里面挑選,但這些俘虜畢竟是反賊,能不能干活誰都不敢打包票。
馬光年起初是不愿意的,不過看了兩天,發現這些俘虜一個個很積極,漸漸對這些俘虜改變了看法,隨后親自挑選幾百人去農商院那邊開墾荒地。
開墾出來的荒地,也不能浪費,馬光年又跑到監獄來,想要把剩下的俘虜全部要了。
找到邵宗元,說俘虜是驍騎營在管理,問驍騎營誰是老大,人說是鞏永固。
又找到鞏永固,說這事不歸他管,得問工部,來到工部,范景文說要找陛下,馬光年又才跑到別院去找崇禎皇帝。
“什么,你全部要,要那么多人去干嘛?”
“現在荒地開出來了,還差人種地和挑水施肥。”
馬光年這段時間和俘虜相處,發現他們特別能吃苦,所以用起來很得力,朱由檢倒是沒想到,農商院那邊如此需要人手。
把剩余俘虜給他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擔心他管理和飲食跟不上。
馬光年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農商院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才,陛下的題,真有一個人做出來了。”
“哦,是誰。”
“叫魏先起。”
崇禎仔細回憶,確定不認識這個人,不過能做出他寫的題,就不是一般人才。
“可以,你就和魏先起一起管理這些俘虜。”
“陛下,微臣招魏先起為農商院的農郎中可以嗎。”
“可以的,農商院歸你管,這些事可以讓你做主。”
“除了魏先起,微臣還招聘了幾個文職人員,現在農商院的規模在擴大,建有農舍,材料需要有懂算術的人管理。”
“準了。按你的意思去辦吧。”
“謝陛下,微臣告退。”
就這樣,這一千多名俘虜,瞬間變為免費勞工,開墾荒山,挑水施肥,建設農商院郊外的農舍。
至于吃的,有育完種之后的紅薯和枯萎的紅薯藤,和點小米煮在一起,特別甜,而且能充饑。
在馬光年和魏先起的統御之下,農商院規模不斷擴大,在郊外建立了農舍,蔬菜園,雞舍,牛羊圈,庫房,署衙。
可以說,這些都是馬光年自給自足,除了俸祿之外,沒有向朝廷要過一分錢。
朝廷上,大臣建議明確今后軍事方向。
現在有兩種聲音,一方認為,現在這個位置不好,若是長期經營建設保定府,怕被圍攻。
建議西走甘陜一帶去建立根據地。
還有一種聲音是和南明死磕,南明本來就是咱們的,憑什么被福王占據。
這兩種聲音互不相讓,吵得沸沸揚揚。
朱由檢:“諸位愛卿別吵吵,都怪朕沒有給大家明言。”
群臣鴉雀無聲。
“咱們哪也不去,甘陜一帶貧瘠苦寒,南明朝廷憑借應天府天然優勢,雄關可守。”
蔣德璟抱拳出列:“陛下,我們去哪里?”
“我們直取京師。”
“啊,直取京師?這……”
朱由檢擺擺手:“你們不用再議論了,聽朕說。”
“偷李自成的家。現在李自成和吳三桂僵持住了,短時間不能回來。京師空虛,我們乘虛而入,搶回京師,朕入住皇宮,這里住著實在憋屈。”
既然陛下發話,就算難打,也要打。
群臣跪拜:“皇上英明。”
朱由檢給方正化一個眼神。
方正化拂塵一揮:“退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其實早就有了偷家的想法,所以和宋獻策保持了聯系。
最近收到信,信上說,他派出很多偵察兵,發現滿州騎兵,黑壓壓的往山海關進發。
李自成得到警醒,沒有貿然進攻,軍隊在永平府一帶駐扎了下來。
由于李自成延緩了進攻,吳三桂的投降清軍,也緩慢了下來。
歷史上,吳三桂一直是不爽清朝的,他是被李自成逼迫走投無路,才開門迎接清軍入關。
迎來一個主子在頭上拉屎拉尿就真的不窩火嗎。
清軍一直像驅狗一樣,攆著吳三桂追擊李自成到西北,滅了李自成之后,又讓他征戰南明,后來又讓他征戰云南,甚至打到了緬甸。
他征戰一生,一直替清廷效命,到老了,終于開竅,想為自己打一回,結果反了清朝,最后還被清廷給滅了。
一生都是一個悲劇。
所以從他內心來說,是不想投降的,現在吳三桂沒有投降,處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搖擺不定。
這種情況之下,朱由檢覺得可以偷李自成的家,借此光復大明。
至于結果如何,氣運在哪方,大家都不知道。
不拼一場,如何知道。
提出攻占京師的戰略方向之后,大臣們都殫精竭慮,獻計獻策,為攻城作準備。
不久,有探子來報,北京守城將領牛金星手握精兵五千人。
北京城墻太高,強攻的話,崇禎手里這點家底怕是不夠揮霍。
朱由檢思慮再三,決定放棄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