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甄夫人的認可,去而復(fù)返的甄堯,明顯狀態(tài)更加放松。
人才入座,已經(jīng)揮手開宴,示意下人們抓緊上酒上菜。
酒過三巡,氣氛正酣。孫策卻朝甄堯打聽起下一站。
“常山真定?”甄堯稍作細想,便道,“我家在此地也有些買賣,還算知曉一二。伯符何故問此?莫非你要去常山真定?”
聽到甄堯的答復(fù),孫策顧不上欣喜,連連點頭,繼續(xù)打聽道:“我聽說此地有個武藝高強之輩……”
孫策話還未說完,甄堯已經(jīng)笑問道:“可是趙云趙子龍?”
“你也識得此人?”孫策頓感意外。
“走南闖北嘛。”甄堯大大方方的承認,“聽到的名頭,總要多些。伯符又是如何得知此人?”
孫策不知如何解釋,只好推在道聽途說之上。
甄堯也未深究,只是答道:“這趙子龍在真定,十分有名氣,很受當(dāng)?shù)乜と送瞥纭2羰且姷剿銈兌耍厝皇怯⑿巯в⑿邸!?
這話聽得孫策心頭一熱,忙問道:“那你可知他的住處?”
“這有何難,我遣人陪伯符一道過去便是。”
孫策當(dāng)即大喜,滿飲一杯,以作答謝。
心中揣著事,這覺都睡不好。
翌日天才蒙蒙亮,孫策已經(jīng)迫不及待起身請辭。
甄堯本要再留貴客一頓飯,誰知孫策去意已決,堅決不肯叨擾,只好遣人隨他們一道上路。
離開富貴鄉(xiāng),常山就在中山邊上。
一路上孫策頻頻問起還有幾日到達真定,
郭季難得看到少將軍如此急不可耐,便打趣道:“也不知這趙子龍是何方人物,能讓少將軍如此殷切急躁,翹首以盼。”
“隨云不懂。”孫策輕笑著搖頭。
這次要見的人,可是三國第一人氣偶像。長坂坡第一殺神,視百萬大軍如同草芥。
套用后世熟知的歌謠來說,那就是:當(dāng)陽草,當(dāng)陽草,點點斑斑如血掃。借問當(dāng)時何事因?子龍一戰(zhàn)征旗倒。
這次孫策可沒有見荀彧時的坦蕩,只恨不得現(xiàn)在就出現(xiàn)在銀槍白馬面前,好好執(zhí)手相敘。
郭季為人灑脫,聽到這話也未反駁。只在心中捉摸著少將軍又是買馬,又要拜訪此人,想來是奔著軍中驍騎主將去。
他已成竹在胸,更對素未蒙面的趙云充滿好奇。
究竟是什么樣的人,能值得孫伯符如此信任?
…………
…………
抵達真定的當(dāng)天,得知趙云所住的趙家村,仍在一處偏地。孫策連片刻耽擱都沒有,直接讓徐庶、郭季待在城中。自己則隨向?qū)б黄痱T馬先行,直奔趙云的所在。
趙家村離得并不遠,快馬騎上半日,風(fēng)塵仆仆的數(shù)人,已經(jīng)來到村口。
幾個鄉(xiāng)人見孫策等人來勢洶洶,紛紛露出戒備的神情。
孫策怕引起誤會,忙在遠處駐馬,遙聲問道:“勞駕幾位,敢問常山趙子龍可在此處。”
鄉(xiāng)人們抱團站在樹下,見遠客知禮,便派了個年輕兒郎出來答話。
“你是何人?”
“江東孫伯符。”孫策在馬背上拱拱手,客氣道,“聽聞趙子龍大名,有意拜訪求見。懇請幾位通傳一聲……”
江東?幾個鄉(xiāng)人面面相覷,這地方是不是比鄴城還遠?
他們聽不出孫策的來意,只好丟下一句‘稍候’,便往村中奔去。
孫策見此,便知道趙云確在此處,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下一半。
沒等上多久,去而復(fù)返的鄉(xiāng)人,正領(lǐng)著一個身高八尺的少年郎快步走來。
孫策遙遙看上一眼,見此人姿顏雄偉,虎背蜂腰,就猜到正主已至。忙快步下馬,等在路邊,對著來人道:“可是常山趙子龍?”
少年郎年約二十,身穿白衣窄袖武服,唇邊正長著稀碎的絨毛。三步走至面前,此人亦是抱拳道:“正是在下,敢問尊駕找某可有要事?”
豈止是要事!孫策壓下心頭竊喜,又看附近村人正在探頭探腦,便知道不是說話的地方。
“冒昧上門拜訪,已是失禮。在下江東孫伯符,愿至子龍家中先拜會長者,再言來意。”
見來人正是最近城里,傳的沸沸揚揚的少年將軍,趙云亦是露出幾分詫異。
這樣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铮瑏碚易约鹤魃酰口w云心中又驚又疑,但還是先將貴客引入家中。
趙云家中尚有老母、長兄、長嫂幾人。看樣子,趙父應(yīng)該不在人世。
孫策不敢拖沓,忙將帶來的禮物贈與趙家人。
少將軍這兩天風(fēng)塵仆仆,模樣雖有些狼狽,可身上的衣著氣派騙不了人。
趙母、趙兄知道來了貴客,除了讓子龍小心接待外,都是起身離去,留出兩人獨處的空間。
趙云顯然也被孫策的闊綽出手嚇到,眼見四下只有自己和孫策,忙道:“無功不受祿,伯符若是有難,還請明言。”
“不難,不難。”孫策話出口,才感覺到自己的過分激動。隨即自嘲笑道,“是策仰慕子龍威名,才千里迢迢趕來一見。”
就為這?我的名聲,什么時候傳到豫州、荊州去了?趙云心底生疑,便問道:“閣下真是豫州刺史之子,江東孫伯符?”
這要如何取信于人呢?孫策暗急,他想說隨行的人員里有州兵,更有甄家在真定的主事。
可又覺得此法不美,他轉(zhuǎn)了一圈視線,發(fā)現(xiàn)臥房的墻壁上掛著一張老舊的木弓。
孫策大喜道:“可否借弓一用?”
趙云摸不清貴客的路數(shù),只好將木弓和箭囊取下。
孫策抽出一支木箭,當(dāng)著趙云的面,折去箭頭。又環(huán)視一遍屋外,發(fā)現(xiàn)半開的木窗處,正有棵長滿果實的大樹立在院中。
粗略估計一番距離,孫策心底已有十成把握。雖是跪坐的姿勢,仍是當(dāng)面彎弓搭箭。
制作粗劣的木弓,在少年的強力下,立馬發(fā)出接近崩裂的聲響。好在孫策馬上松開弓弦,手中那根木箭便飛出木窗,消失在樹冠中。
窗外奏風(fēng),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響。不等趙云探頭看過去,一顆果實應(yīng)聲而落,也不知砸中哪個偷聽的倒霉蛋,竟然發(fā)出吃痛的呼聲。
孫策這才放下弓,出聲道:“子龍可信我。”
有這等本事的人,又豈會來他們家招搖撞騙。趙云頗為信服的點點頭,心中更是閃過比較的念頭。
趙云一時技癢,下意識伸出手。
心領(lǐng)神會的孫策,立馬將木弓遞到對方手中。
白衣少年郎亦是張弓搭箭,亦是從翠綠的樹冠中射落一顆果實。
如此作罷,兩人終于相視一笑。
“常山趙子龍。”
“江東孫伯符。”
“幸會。”
“久仰。”孫策很是真誠道。
…………
…………
有了這個好開始,接下來的話題自然水到渠成。孫策將討董大義一說,又道自家常被西涼鐵騎困擾,想請趙子龍去豫州投軍。
趙云心動嗎?
他自然是心動的,這點孫策也看得出來。
可不知何故,對方似乎另有顧慮,始終沒有出聲答應(yīng)。
孫策不欲逼迫多方,就笑言自己剛來真定,還有幾位同伴等在城中,明日再來拜訪。
兩人走出門,孫策指著被自己帶來的白馬,向身側(cè)的趙云問道:“子龍覺得此馬如何?”
這是甄氏馬場里萬里挑一的千里馬,趙云生在冀州,豈能不識得此馬神俊,嘴上更是稱贊不絕。
孫策微微一笑,也未多說什么。
等趙云將孫策送出村,再返家時。卻見長兄之子———自己的小侄兒,正在院子里圍著白馬亂轉(zhuǎn)。
這等名馬,伯符怎么忘記帶走?趙云大急,趕忙上去要將白馬牽出去追孫策。
誰知他的侄兒卻道:“叔,客人說寶馬贈英雄,請你無論如何都要收下。”
趙家并不富裕,趙云的名氣,都是靠一身本事打出來。
一時不知該坦然接受好意,還是婉言謝絕的趙云愣在當(dāng)場。
就在萬分猶豫之際,還是了解親子的趙母瞧出端倪,站在窗口道:“吾兒,且來。”
見母親正朝自己招手,趙云趕忙把馬繩系在樹身上,隨趙母一道入屋。
兩人剛坐定,趙母就開門見山道:“你可是心動了?”
趙云有些孩子氣的側(cè)過頭,輕笑點頭道:“瞞不過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