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敵軍,側有伏兵。
這樣的險境,要如何發(fā)動攻勢呢。
難道真讓騎兵下馬步戰(zhàn)?光想到這個情況,徐榮都覺得牙疼。
部下看出將軍的難處,尋思片刻,興奮道:“將軍,咱們不如用火?”
他指著兩側山脈的茂盛綠意,這不正適合火攻嗎。
看著部將一副奇思妙想的模樣,徐榮人差點氣暈過去。
你的想法很好,以后不許想了。如今正值春夏交際,吹的都是東南風。
通俗點說,這風是朝著他們臉上吹的。
山上一把火,到時煙霧掩面,姓孫的那幫人,還不得跳起腳來笑?
徐榮黑著一張臉,算了,蠢材也能殺一兩個人,把它留著吧。
獨自陷入沉思,徐榮越想越覺得棘手。
天時、地利,都不在自己這邊,這仗該怎么打?
徐榮已經萌生退意,可丞相軍令在前,他又不得不打。
真叫人進退兩難。
思來想去,徐榮更知道自己拖不起。
一來變數太多,孫堅用兵神鬼莫測,說不準就找個機會趁夜離去。到時自己還在原地固守,疑神疑鬼,豈不成為笑話。
二來虎牢關的人馬,還需要威嚇關東聯軍,自己已無再多援兵。
打,必須狠狠的打,就靠西涼兵馬的銳不可當,士氣正盛。
徐榮狠心咬牙,直接傳達出擊的軍令。
“可要派些部曲發(fā)動佯攻,將山上的伏兵騙下來?”
徐榮沒心思弄奇計,他也不認為這能瞞過孫堅。
“不必,直接全軍出擊,我們發(fā)動總攻,一舉潰敵?!?
徐榮的果決,正應了兵法上的那句:動如雷霆。
帳下諸將精神為之一振,感覺到大戰(zhàn)來臨,更是渾身興奮,一個接一個領命離去。
午時三刻,全軍生火造飯,為大戰(zhàn)前做最后的準備。
孫策看到敵營升起炊煙,便知道此戰(zhàn)要來,亦是通知各部就位。
末時剛至,三軍擂鼓,以西涼步卒為首的大軍,已經邁著無可匹敵的氣勢走來。
兩方對射的箭雨,演奏出夏日下凄婉的悲歌。人命,成了當下最不值一提的消耗品。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頂替徐榮出任統帥的軍中副將,第一時間發(fā)出沖鋒的號角。
狂涌而來的巨浪,直接拍打在營寨正面,連大地都為之震顫。喊殺聲四起,個人的勇武或許能影響到小戰(zhàn)場,可大局上,奮勇當先的西涼人,正將厚實的營墻撞得不住搖晃。
營墻高一丈,扛著土袋的西涼兵冒死向前,似乎要搭出一道階梯,讓袍澤借此翻越障礙。
躲在墻后的長沙軍,手中的長槍透過墻體間的縫隙,不停刺出手中的武器,竭盡全力延緩敵軍的攻勢。
孫策的視線,只在此處看過幾眼,就轉向遠處。他留意到,徐榮的騎兵還未有出動的跡象。
是在篤定西涼步卒,能打穿自己的營寨嗎?
也好,就讓我看看天下聞名的邊軍,有多驍勇善戰(zhàn)吧。
孫策神色一凜,專心留意起戰(zhàn)況。
眼下雖是六萬對三萬,長沙軍人數占據巨大優(yōu)勢,可局面卻陷入僵持階段。
會造成這個局面,其本質還是要從東漢的軍制說起。
為了避免大規(guī)模征兵,給普通百姓的生計造成影響。劉秀立朝后,大力推行募兵制。簡單地說,就是允許邊地郡守、將領,自主招募愿意入伍的青壯,構建當地防御。
這固然保證了步卒素質,讓軍中多是年輕力壯者??蓵r間越久,東漢逐漸形成一批類似魏武卒的職業(yè)軍人。
他們不從事生產,就靠主帥的賞賜,在沙場斬敵討生活。
長年累月下來,邊軍不僅跟主將形成依附關系,以私人部曲自居。
同時戰(zhàn)斗力又因為脫離農業(yè)生產,得到最大的鍛煉。
久經沙場的老卒,數代人口耳相傳的經驗,都在一點點抹除兩方的人數差。
隨著左右兩道營門,相繼進入戰(zhàn)斗。戰(zhàn)場的天平,正在一點點發(fā)生傾斜。
在營中奔走救援的魏延、吳景、孫賁等人,都感知到戰(zhàn)局的變化。其中坐鎮(zhèn)前線指揮的程普,身上的壓力最大。
明明西涼軍的土堆都沒成型,已經有不少西涼兵踩在上面,赤手攀登木墻。
這樣做,殺傷力固然有限??膳蹪傻暮凡晃匪?,既讓西涼軍士氣大漲,也讓堅守的長沙軍心畏。
從邊地殺出來的惡鬼,真的能被人力殺死嗎?
徐榮的目光,一刻都沒離開戰(zhàn)場。眼看局勢在往自己這方偏轉,他不禁輕聲道:“出手吧,孫文臺,把你的伏兵都調出來?!?
…………
…………
眼下局勢,還不到掀開底牌時候。
孫策心中很清楚,他當即揮舞令旗,從后軍的兩萬人中抽調出一萬,加入到左右營門的戰(zhàn)場。
后續(xù)力量的投入,一下子就穩(wěn)住局面。壓力大減的魏延、吳景,立馬組織反擊,將幾股沖進營中的西涼兵盡數殲滅。
局部形勢,開始走向拉鋸戰(zhàn)。孫策的視線,落在整個戰(zhàn)場。西涼步卒已經分散成一道弧線,包裹住整座營寨,更將兩側的空間堵死。
差不多了,孫策點點頭,親自揮刀砍下左側的黃色令旗。
山上的朱治看到這個信號,立馬指揮全部,對著山下放箭。
突遭伏擊的西涼步卒,面對遮天蔽日的箭雨,很快陷入慌亂。
徐榮委任的部將卻趁勢擂鼓,號令步卒繼續(xù)沖鋒。
眼下腹背受敵,只有沖進長沙軍的營寨,才能短兵相接,才能求得勝機。
這道指令,很快就將西涼步卒的意志凝成一股繩。
人在絕境中爆發(fā)出來的力量,一度將吳景的部下打的連連敗退。
“君理,我們沖過去救自家弟兄吧。”
“少將軍還未下令,韓當你若是再敢妄言,我先斬了你。左右,繼續(xù)放箭?!?
“去,讓后軍的一萬人前壓,在吳景的身后列陣護衛(wèi),不許主動進攻。”
面對岌岌可危的營門,孫策下達了自己第三道軍令。
眼看著主將要放棄右營門,祖茂不敢多話,只偷偷看向少將軍的神態(tài),見其鎮(zhèn)定自若,似乎完全不在乎舅父的險情。
而這些微弱的聲音,在嘶鳴哀嚎的戰(zhàn)場上不值一提,卻在暗中影響著戰(zhàn)場的走勢。
隨著一聲轟鳴,牢固的右營門在承受數百次撞擊后,終于被敵軍撞破。
“這里的路開了?!?
“殺殺殺?!?
“弟兄們,隨我往這邊走?!?
西涼步卒士氣大振,還在營門正面戰(zhàn)斗的人,逐漸開始朝此處破綻傾斜。
一百、一千、兩千……沖入營盤的敵軍越來越多。
吳景的殘部,更是依照計劃有序后撤。
孫策環(huán)顧一遍四周,終于下達最后一道軍令。
他把身側那面紅色傳令旗砍斷。
山上的朱治見此,說出那句韓當期待已久的話。
“全軍出擊?!?
憋了一肚子氣的韓當,高舉手中兵器,朝先登營怒吼:“都給我殺?!?
西涼人期待的短兵相接,終于還是來了。
可戰(zhàn)局并沒有他們期望的所向睥睨,朱治率領的兩萬人,如一道洪流從中截斷西涼兵的攻勢,牢牢堵住營門,不再放任何一人通行。
戰(zhàn)局轉眼被分割成兩處,生力軍的出現,讓營外的敵軍一時無計可施。
營中剛剛打敗吳景的西涼兵,眼看自家袍澤無力來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朝著面前列陣的一萬人發(fā)起沖鋒。
他們已經看到,那個在帥臺發(fā)號施令的人,正握著刀站在中央。
殺了他,殺了這個人,長沙軍必敗。
已經不用再發(fā)號軍令的孫策,親自帶著帥旗駐守原地。他很欣賞西涼兵眼中的死志,所以決定親自送他們上路。
“列陣迎敵?!?
以鄧芝、李英為首的孫策嫡系,仍保持著最高昂的斗志。他們都清楚,戰(zhàn)局可以輸,少將軍不能死。
少將軍一旦有失,家中的良田就會化作烏有。
沒有人,可以從我們手中奪走它。
…………
…………
“將軍,左路空了?!?
部下伸手指向遠端,隨著西涼步卒側移。
那條徐榮苦苦等候的光榮之路,正在一點點對西涼鐵騎敞開。
將三萬袍澤投進戰(zhàn)場當炮灰,為的不就是這一刻?
已經沒什么可猶豫的了,雙方底牌盡出,一決勝負的時機已到。
徐榮嚴峻著神色,最后叮囑道:“一會不論碰見什么,全軍不許撤退。一路沖到底,繞過敵營,直插他們后翼?!?
見徐榮指著朱治這路人馬,眾將皆是點頭。
“沖?!毙鞓s亦是下令。
兩萬五千名騎兵,在大地上發(fā)出轟鳴。滾滾而來的聲浪,敲擊著所有人的心房。
慌亂的西涼兵大喜,本還鎮(zhèn)定的長沙軍下意識出現慌亂。
剛剛斬下敵首的孫策,不禁短暫失神。
勝機已經出現,就看你的了,阿翁。
…………
…………
“沖沖沖?!?
徐榮的部下還在指揮兒郎加速。他們或許有想過還有伏兵的可能,也想過面臨遮天蔽日的箭雨。
可絕對沒想到,眼前的場景。
先頭部隊剛與營盤平行,就有無數落石從山上滾落。
這些石頭不大,卻也不小。多數都有兩個人頭那般大小,規(guī)則不一。
被鮮血浸泡過的大地,經過人類多次踐踏,已經變成一攤泥沼。每當一顆落石砸下,都會濺起不少血花,又被柔軟的土壤牢牢吸附住沖勢。
它們的落點,沒有規(guī)律。造成的殺傷也不過近千人,可對西涼鐵騎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面對這條人為的天塹,徐榮甚至來不及叫部下留心一二,就眼睜睜目睹無數將士,意氣風發(fā)的沖上來,又被這些落石絆倒。
軍馬如麥穗般倒下,慌亂已經肉眼可見。
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
徐榮突然意識到這一點,忍不住痛苦的閉上眼。
他胯下的坐騎,高高揚起的馬蹄,正落在血河中的石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