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最后的晚餐
- 大明:老朱一家子都想殺我
- 鶴疆
- 2417字
- 2024-10-26 06:15:00
“好一句皇帝臣民太子子民,好一個大明百姓,陳文山,孤來問你,你是不是忘記什么事情了?”
就在這時,太子朱標帶著人出現了,跟在他身邊的,還有信國公湯和。
“臣應天府尹陳文山,叩見太子殿下。”
陳文山驚出一身冷汗,他是萬萬沒想到,太子殿下居然會親自出面。
太子殿下會親自出馬,不光陳文山沒想到,崔塵沒想到,就連湯和都沒想到。
朱標得知崔塵出事的消息,甚至比李善長和湯和都要早,那是因為拱衛司的人在得知了應天府尹陳文山對崔塵發出抓捕令之后,就立刻派人稟報的朱標。
這也是老朱對小朱絕對信任的體現,拱衛司的內部消息,送達老朱御書案頭之時,基本上也都會往小朱的案頭送一份。
朱標當即就做出了部署,命人密切監視張玉霄師徒入獄后的一舉一動。
結果就看出問題來了。
“張玉霄跟崔塵斷絕師徒關系了?好啊,倒是省得孤亂猜了。”
“張玉霄被好吃好喝招待著,他還說陛下很快就會召見他,那就讓他慢慢等吧。”
“崔塵被直接扔進了水牢?信國公派隨從遞條子進去了,警告陳文山不要草菅人命……”
“孤倒是沒想到信國公在這個風頭上,也敢替崔塵出頭,他這是替孤沖鋒在前的吧。”
“崔塵在水牢里被關了一夜,好幾次沉下去都撲騰上來了,這小子,求生欲望很強啊,為啥自始至終一聲不吭,不喊冤也該喊個救命吧。”
“信國公能替孤沖鋒陷陣,這份忠心孤記下了,現在該孤出馬了,去,請信國公過府……”
這么說吧,崔塵就算昨晚實在堅持不住,沉下去撲騰不上來了,他也不會死。
因為,拱衛司的人一直盯著他呢。
“陳文山,孤來問你,你可知張玉霄崔塵二人是身負圣旨的?”
朱標坐在了陳文山剛才的位置上,陳文山、葛慶天則跪在了崔塵身邊,崔塵翻了個身,特意挪開了一點距離,也老老實實的跪著。
信國公故意走到崔塵身邊,抬腳輕輕踹了他一下,還沖崔塵擠了擠眼睛。
朱標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說了,難道孤猜錯了,湯和這老貨并不是因為對孤忠心才替崔塵出頭的,而是因為別的原因?
“微臣知罪,微臣因心急破案,一時疏忽,請太子殿下責罰。”
陳文山很干脆,圣旨上是寫了‘召張玉霄師徒進京面圣’,但明眼人都知道,受皇帝召見的主角應該是師父張玉霄,這個叫做崔塵的小徒弟,應該是可有可無的吧。
絕大部分人都會這么認為,包括老朱自己,如果不是后來發現了這對師徒關系微妙,崔塵這個小道士有點蹊蹺,只怕是誰都不會關心他的死活。
“陳大人,一句簡單的微臣知罪就想敷衍過去嗎,你是真以為孤不會治你的罪嗎?”
朱標對著陳文山說話,但看著的卻是崔塵,正好崔塵也抬頭,看向了他。
尼瑪,我這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果真是小朱,他就是茶棚里的馬員外。
“微臣不敢,太子殿下容稟,微臣真的是心急破案,而且表面證據看來,已經有足夠的指向性證據證明,崔塵就是殺人兇徒,微臣的做法只是想讓人犯盡快認罪畫押。”
胡惟庸謀反案從上鍋、開火到煮沸,應天城里,各部官員經常一早去衙門上班,有可能就會發現同僚又少了幾個,換了一些新面孔。
等到哪一天,自己也不能去衙門當值了,而是全家被推往菜市口去表演人頭落地術……
陳文山這個級別的官員,應天府尹又是比較重要的位置,自胡惟庸案爆發,能一直沒被換掉的,已經是個奇跡了。
但陳文山自己撐不住了,別人沒有注意并發現他跟胡惟庸有牽連的證據,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
就差一步,陳文山就能認胡惟庸當干爹了,胡惟庸卻突然出事了。
老朱要對胡惟庸動手,事先沒有任何征兆。
早朝還好好的,君臣一起商議國事,到了晚上,圣旨突然就下來了。
據說是胡惟庸請老朱去他府上看祥瑞,老朱都快到了,突然有人向老朱密報,胡惟庸要在府中謀害老朱。
老朱登高一望,親眼所見胡惟庸府中兩廂暗藏了刀斧手……
對胡惟庸,老朱動用的是雷霆手段,不給各方任何反應時間,也不給胡惟庸自證求告的時間,直接就來了個滿門抄斬。
“朕都親眼所見了,還聽你辯解個毛線啊。”
殺完胡惟庸一家,老朱還是不解氣,又獰笑著舉起屠刀,開始牽連、株連、連坐、捕風捉影。
大明第一大案,就此拉開帷幕,前后十年之久,牽扯其中被砍頭的十余萬人。
可想而知胡惟庸案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應天城是個什么景象了。
那些跟胡惟庸有過來往的,至今還沒被牽連進去的,現在每天都是當成最后一天來過。
“該吃吃,該喝喝,說不定明天就被人圍觀砍頭了。”
一時間,應天城物價上漲,因為啥呢,因為經濟流通突然向好發展,貴族階層中低區段的人消費欲望突然上漲。
抱有這種心態的,陳文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每天都在盼著老朱的屠刀沖他砍下來,省得自己還要提心吊膽。
所以,陳文山最近辦案,那叫一個利索,感覺誰是兇徒,直接抓來了往死里整,整死了就說是畏罪自殺。
整不死也要讓你崩潰求死,大老爺您就說吧,草民到底犯了什么死罪,您說什么,草民就認什么。
陳文山對付崔塵的手段也是如此,等了一夜崔塵居然沒自己淹死,在確認了崔塵并沒有什么后臺之后,陳文山就準備給崔塵來個‘被自殺’了。
甚至,陳文山連如何憑著青云觀的殺人案攀扯到信國公,都有了一些謀算。
只不過,朱標主動站出來,擋在了信國公前面,使得陳文山的算計落空了。
但是,在朱標面前,陳文山還是要掙扎一下的,畢竟明知必死,和自首送死,所有這些人的心態都是,萬一躲過去了呢。
“陳大人,孤再問你,身負圣旨之人,即便是平頭百姓,就算是犯下大罪,也必須審判具結之后,奏報陛下御批,可陳大人你,不升堂不問案,直接就要把嫌犯往水牢里關,這是為何?”
朱標還算客氣和寬仁的,要是老朱,鐵定了先褫奪官職,然后再問你以上問題。
因為這已經涉及到了對皇帝的藐視,圣旨里提到的人你都敢如此不在乎?
“微臣知罪。”
陳文山沒啥可說的了,事到如今,除了喊一句臣知罪,再解釋別的,已經沒用了。
崔塵跪在一旁,時不時偷瞄一眼朱標。
“小朱現在還不是很胖,歷史上他還要過十二年才嗝屁,而且還是因為他既肥胖又總是替老朱外出辦事,東跑西顛風里來雨里去的,這才誘發了隱疾,若是現在就開始注意鍛煉和保養身體,應該不至于死在老朱前頭的吧。”
就在這時,一名親軍衛匆忙走進來,在朱標耳邊低語了幾句,朱標的臉色突然就變了,一雙眼睛狠狠地盯向了崔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