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利。”
這是高歡思索了好多四五十歲的女演員之后,綜合考慮下的結果。
演技,這就不用說了,華語電影圈,現如今只有三位歐洲三大影后,她就是之一,內地電影人里的唯一。
還是上世紀末國內好片繞不開的女演員。
“《霸王別姬》《紅高粱》《活著》《秋菊打官司》……”
自己完全可以相信那么多第五代導演的選擇。
知名度,那更不用說了,都出道十幾年的前輩了。
當年和張一謀的事,話題度還是挺高的。
最重要的是,其在三大圈子里也頗有名氣,世紀初,00年的柏林評審團主席,0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主席。
三年內,當了兩次歐洲三大的評審團主席,能做到這一點的電影人,高歡沒具體了解過,但絕對不多。
甚至于在米國的電影圈子里也有一定的名氣,有她在,《看不見的客人》說不定還能賣出些國外的版權。
去賺刀樂。
US刀樂。
能賺刀樂的導演,明顯要比只能在國內賣票房的導演高一個檔次嘛。
“果然!”聽到高歡回答的韓三品一副不出我所料的模樣,而后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思索一陣,道。
“你要是想找她拍戲,我可以試著聯系一下。”
“但提前說好,不一定能成。”
“你得看人家的檔期,還有,片酬。”
“而且據我所知,去年她的報價就是兩百萬美金了。”
“在國內拍片嘛,應該可以降一個檔次,但再低也該有個限度,否則我的面子也未必好使。”
“所以,你計劃出多少?”
“八百萬試試,最多一千萬。”再高,那高歡就不干了,小本生意,不可能真按照她的報價來的,給不起。
“行吧。”韓三品點點頭,“那你給我一份劇本,我派人去聯系。”
“聊聊下一件事,你這部片子,需要我支持多少?”
“百分之二十五?”高歡試探性的給出了一個報價。
高歡計劃自己手里最少留百分之四十,如果鞏利不演,成本夠低,就再多留點。
鞏利愿意演,回本壓力稍大,就百分之四十拉倒。
還得拿出一部分去溢價賣出去。
既能降低風險,還能減少片子的對手,順便做些交換,給演員找些活,自己也稍微了解一下電視劇領域。
這樣一來,留給中影的也不會有太多。
報個二十五,砍價也好看,總不能自己報二十五,韓三品直接喊價五十吧?
哪曾想,高歡多心了,韓三品根本沒多要,就那么答應下來了。
“不管你最后的成本是五百萬,還是一千五百萬,就這么說定了,百分之二十五。”
對于這個比例,韓三品不是很在意。
高歡自己覺得中影出百分之二十五就能拍完片,那就百分之二十五吧。
少點也沒什么。
正好中影現在的資金也沒那么寬裕。
陳凱哥導演的新片《無極》,得三千萬投資呢,單位還是美元,中影的資金要集中在這部片上面。
《無極》,齊聚中日韓三國明星,大投資,大明星,大導演,那是沖著《英雄》的成績去的。
明顯能造出更大的聲勢,更好看的成績來。
好鋼要用在刀把,不,刀刃上!
“那就麻煩韓總了啊!”高歡起身,伸出了雙手,“感謝韓總的關心,支持。”
“好好拍!”
韓三品一手握著高歡,一手拍了拍高歡的胳膊,“我看好你,繼續努力,爭取成為年輕導演中的領頭羊。”
“我盡力。”
“嗯,去忙吧。”
“好!”
……
高歡不喜歡明日復明日。
說做就做。
第二天。
高歡就行動起來了。
不管有鞏利沒鞏利,劇本都是那樣,要拍的畫面也是那樣,高歡不準備有大的改動。
那么,前期籌備便可以即刻開始。
高歡將已經加入神武影視的,和上次用過,暫時還在學校的人都叫到了北影附近的一家中等檔次的飯店,開了間大包廂。
飯剛端上來。
高歡給自己倒上一杯酒,站起了身。
“大家都是合作過一次的朋友了,我就不賣關子了。”
“這次找大家來,是我有新片要拍。”
說到這里,高歡笑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想到了去年六月份。”
“咱們的第一次聚會都只能在學校的食堂里。”
“那時候我跟大家說,爭取舉行慶功宴的時候,可以在京城飯店。”
“事實證明,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那句話并不是胡言亂語,咱們取得了不算多么石破天驚,卻也讓整個圈子驚訝不已的成績。”
“三千多萬的票房。”
“總票房第八名。”
“華語片第四。”
“內地影片第三,僅次于馮曉剛和七百萬美元大投資的《天地傳奇》。”
“今年,咱們一起再次征戰國內電影市場,遇到的可能會是成龍,周星弛,張一謀,馮曉鋼。”
“還是那句話,成功了,京城飯店,我親手給大家發比去年更大的紅包。”
“大家有沒有信心,和我再來一次?”
“有!”
在座的大都是些在校學生和剛畢業的年輕人,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也是對自己未來迷茫的時候。
可去年和高歡合作的那一次,讓大家嘗到了甜頭,品到了成功的滋味。
有那么六七個人一聽到高歡的話,就覺得未來充滿了盼頭,當即舉起酒杯,站起來,喊出了聲。
“有!”
“有!”
“咱們肯定能取得更高的票房。”被幾個人一領頭,嘩啦啦地又站起了一撥人。
一些偏內向的左右看看,沒喊出聲,卻也拿著酒杯站了起來。
“好!”
“那就這么說好了。”
“大家盡心盡力干,把工作做好,到時候我給大家發大紅包。”高歡自動忽略了成功了才發紅包的事實。
要讓大家覺得我只要盡心盡力,就會有大紅包。
省的各種摸魚。
“我干了!大家隨意。”
高歡仰頭,將杯子里的酒喝了個一干二凈。
那一瞬間,高歡竟然起了一種摔杯子的沖動,幸好壓住了,將杯子放回了桌上。
看著正在喝酒的眾人。
高歡生出了些欣慰。
還是年輕人樂意奮斗啊!
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變成老油條,能磨洋工就磨洋工了。
不過無所謂,只要別太過分,太影響工作,高歡也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再說了。
有句話說的好。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在年輕。
如果真到了那個程度,北電一批一批的新人正等著出頭呢。
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屆時高歡也只能忍痛向圈子里輸送人才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