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紙上談兵的趙括!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赴死
- 在下陳小慫
- 2014字
- 2024-10-18 00:21:43
李承乾是太子,大唐的儲君,他的觀點將來也會影響到大唐的國策,自然要慎重。
“這些朝臣廢除科舉的諫言,對,也不對!”
李承乾直言不諱道。
魏征神色一怔,黝黑的眉頭緊蹙,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殿下此言何意?”
他一時沒明白李承乾的立場,是支持科舉,還是反對科舉。
“科舉制度從武德四年實行至今,為我大唐選撥出了眾多出類拔萃的學子,參與到朝廷治國方略當中,可謂是功不可沒!”
“科舉制度是我大唐不可或缺的國策,堅定不可動搖!”
“妄言廢除科舉者,其心可誅!”
李承乾義正言辭道。
科舉制度無疑是給了天下讀書人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也讓朝廷發掘出了許多有學之士,共同治理天下。
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時也打破了門閥士族對官場權勢的壟斷,進一步鞏固皇權!
魏征聽到李承乾這么說,不由得長松了一口氣。
只要李承乾支持科舉就好,不然李世民這次訓斥的話,他可拉不住了。
魏征的心中還有一絲疑慮。
“殿下此言,在臣聽來,是支持科舉的。”
“那先前為何又說奏章所言是對的?”
李承乾也沒有隱瞞,一臉認真得解釋道。
“科舉制度推行至今,依然側重于明經科與進士科的考核。”
“這兩者科考的內容是對典籍詩賦的考量,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學子們為了完成科考,自然是對傳承典籍死記硬背,讀爛的經義注釋一塵不變,沒有任何創新。”
“能夠從書中明悟出新道理的才子少之又少,多數學子都成了死讀書的呆子,除了夸夸其談之外,還會什么?”
“科舉忽視了對考生實際治理能力的考量!”
“這些考生的認知與實際行政有所脫節,進入朝廷之后,與紙上談兵的趙括有何區別?”
唐朝的科舉制度推行時間也不過十幾年,自然也會存在許多弊端。
實際上歷朝歷代都依然在對科舉不斷完善,尋求完美。
李世民那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顯然說早了。
“轟——”
在聽完李承乾對科舉制度的看法之后,魏征徹底傻眼了!
“紙上談兵”四個字對于魏征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
魏征從未想過科舉制度還存在著這么多的弊病,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很清楚李承乾不是在危言聳聽!
那些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通過科考的學子,有幾個是真正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的?
科舉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方向走錯了,就會衍生出許多問題。
魏征回過神來,神色震驚得看著面前的李承乾,突然覺得一陣陌生。
這還是他印象中的那位太子殿下嗎?
單憑李承乾剛才對科舉制度的利弊分析,就讓魏征驚為天人!
魏征來不及多想,立刻擺出虛心受教的姿態,朝著面前的李承乾拱手問道。
“臣不才,還望殿下不吝賜教!”
“有何良策,能夠彌補科舉制度的不足之處?”
魏征相信李承乾既然能夠看出科舉制度的這些弊病,一定也想過解決的辦法!
不論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天下學子,魏征都想要尋求完善之法。
看著魏征一副學生求教老師的姿態,李承乾哭笑不得,連忙擺手。
“魏大人,言重了。”
“孤是有些想法,但還算不上什么良策。”
“你我之間就是淺談一番,不必如此鄭重!”
魏征的反應有些出乎李承乾的預料,明白他是為了天下學子,心中不免肅然起敬!
盡管魏征平日里經常懟人,就連李世民都找罵不誤,但也都是有理有據。
說到底,魏征的初心還是為了朝廷,以及天下百姓!
“臣洗耳恭聽!”
魏征驚喜道,目光火熱得看著李承乾,心情有些急切。
李承乾也沒有隱瞞,說出了自己對完善科舉制度的想法。
“科舉制度眼下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學子們脫離了實際,認知局限于固定的傳承典籍,只知道埋頭苦讀經義策論,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孤以為,想要改變這一現象,首先應當在科考的內容中添入“雜學”的書籍,擴寬考生的知識面,能夠與實際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同時將各地遇到的民生問題作為考核內容,列入到科舉考試當中,考量考生們實際參政議政的能力。”
聽完李承乾完善科舉制度的想法,魏征黝黑的臉頰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好主意!”
“如此就能看出學子們的真實能力,貼近民生。”
“將來也能夠為我大唐選拔出更多經世致用之才!”
“臣佩服!”
魏征情緒激動得朝著面前的李承乾拱手再拜道。
這于國于民,都是好事!
方法很簡單,可魏征卻從未想到過這一點。
這一刻,魏征心中對李承乾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絲毫不懷疑等李世民百年之后,李承乾絕對能夠扛起大唐江山,成為一代英主!
這讓從不選擇站隊的魏征,內心都出現了一絲動搖!
如果將來真的要在李承乾跟李泰之間做出選擇的話,魏征一定會堅定不移得支持李承乾!
“魏大人不必如此激動!”
“將來要如何推行科舉,在朝廷,在百官,在陛下!”
“況且這只是孤的一番淺見罷了。”
“科舉之路任重而道遠,并非是你我三言兩語就能左右的。”
“這其中牽涉太深,一時半會也無法改變。”
李承乾清楚朝廷推行科舉,除了選撥人才之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集權,打破門閥士族對官場的壟斷。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以實現。
別說是李世民在位期間,哪怕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也依然擺脫不了門閥士族對朝堂的控制。
直到一個名叫黃巢的男人出現...
魏征神色一怔,目光看向李承乾,眼眸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從李承乾的話里聽出了弦外之音。
牽涉太深?
李承乾明顯沒有把話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