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朝廷賑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赴死
- 在下陳小慫
- 2010字
- 2024-10-27 00:51:09
此話一出,魏征等人大驚失色,紛紛跪倒在地上,羞愧難當。
如果說李世民有錯的話,那他們作為臣子,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就更加有錯了!
房玄齡提醒道。
“陛下,當務之急,還是應當想辦法妥善安置洛陽以及周邊的百姓,避免造成更大的傷亡。”
這會顯然不是自責的時候,一場水災過后,當地百姓的存糧肯定都被沖走了,什么食物也不會剩下,這會肯定都還餓著肚子。
朝廷的賑災糧食晚一天送到,都有可能餓死很多人。
李世民晃過神來,立刻點頭說道。
“玄齡說的對!”
“當務之急是要賑災!”
李世民的目光掃過面前的幾人,定格在其中一名大臣的身上!
“唐儉,即刻從民部調撥出賑災糧食送往洛陽!”
“讓太醫署協助,抽調一半的太醫,攜帶藥材一同前往。”
“修復河堤,安置災民的賑災銀,民部也立刻撥付下去。”
李世民有條不紊得發號施令。
民部尚書唐儉連忙回應道。
“臣領命!”
“只是...”
唐儉憔悴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為難。
“陛下,今年年初各地就上報了許多處災情,民部預留的錢糧撥付了大半。”
“此次水災又是發生在洛陽,朝廷在當地的糧倉都被大水沖垮,存儲的糧食顆粒不剩。”
“民部一時間也籌備不出足夠的賑災糧食,國庫也沒有多余的銀子可供賑災支出。”
唐儉也想要執行李世民的命令,可他也無能為力。
他是民部尚書,卻沒能力變出錢糧。
李世民臉色一沉。
“什么?沒有錢糧賑災?”
“你這個民部尚書是怎么當的?”
災情緊急,李世民卻沒想到國庫已經沒有能夠預支的錢糧去賑濟災民,這讓他不由得一陣心急。
“臣有罪,請陛下息怒!”
唐儉立刻跪在地上,苦著一張臉,心里覺得很無辜。
這些年各地發生了不少災情,朝廷也在對外征戰,耗費錢糧無數,國庫空虛,唐儉也多次勸說李世民休養生息,可對方也沒聽過他的諫言啊!
“朕現在責怪你有什么用?”
“洛陽當地的災民都還等著朝廷前去賑災呢!”
“你告訴朕應該怎么辦?”
李世民怒氣沖沖得喝問道。
他也知道唐儉的為難之處,可這會心急如焚,哪里還顧得上這些。
唐儉臉色發苦,一時間回不上話,他也沒有想到籌集錢糧的好辦法!
“陛下,臣有一個辦法,或許可解燃眉之急!”
魏征忽然開口說道。
李世民立刻轉頭看向他,神色激動得問道。
“什么辦法?快說!”
“是!”
“臣的辦法就是找長安城中的豪門大戶募捐善款,用于朝廷賑災!”
“這些豪門大戶多有囤糧,勻出一些的話,必然足夠賑濟災民!”
魏征一臉認真得說道。
“募捐善款?”
李世民神色一凝,有些遲疑,賑災錢糧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房玄齡搖了搖頭,并不看好這個提議。
“魏大人想多了。”
“就算朝廷發起募捐,那些豪門富戶也不可能舍得將家中囤積的錢糧都捐獻出來。”
“往常不是沒有募捐過,可籌集的錢糧屈指可數。”
“貞觀元年關中大旱,餓殍千里,別說豪門大戶了,哪怕是關中士族也都見死不救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魏征欲言又止,回想起那些往事,眼神逐漸黯淡。
他也知道那些門閥士族的嘴臉,并沒有平日里看起來那么善良仁義。
想要讓他們出錢出糧,無異于是虎口拔牙那么困難。
“如今朝廷撥不出錢糧,若是不依靠募捐的話,洛陽等地的災民就得活活餓死了。”
魏征急切得說道。
他們此刻在商談辦法,洛陽當地的災民都在餓著肚子。
“募捐!”
“今日就命人在關中等地募捐!”
“長安城中籌集的物資,明日就先送往洛陽!”
“魏征,唐儉,這件事就交給你們兩人去督辦!”
李世民立刻做出了決斷!
“是!”
“臣領命!”
魏征、唐儉立刻回應道,兩人對視一眼,都是愁眉不展。
這可是一件苦差事,想讓豪紳士族捐獻錢糧,不知道要廢多少口舌。
更何況時間緊,任務重。
這時,一道幼小的身影走進殿中,徑直走向李世民。
發出的腳步聲立刻就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李世民正煩著,以為是哪個不長眼的內侍湊近,就要揮手喝退,猛然間抬頭,就看到了已經出現在面前的李治,李世民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嚴肅的神情立馬變得柔和。
“兒臣參見父皇!”
“稚奴,你怎么來了?”
“這幾日的功課做的如何啊?”
“讓父皇好好看看你,有沒有長高啊!”
李世民立刻放下手中的奏章,伸手將年幼的李治拉到了懷里,滿臉慈祥得詢問道。
前一秒的悶氣一掃而空!
政務雖然繁忙,可李世民也愿意抽出一些時間陪伴李治。
自從長孫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忙于朝政,缺少了對子女們的關心,只獨寵于魏王李泰。
當李世民看著眼前的李治,心中不免感到愧疚。
“稚奴想父皇了,所以過來看看父皇!”
李治語氣稚嫩得說道,清澈的眼神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心頭一顫,心中百感交集,說不出的滋味,是他這個父親做的不稱職。
“那父皇以后多抽點時間陪稚奴玩好不好啊?”
李世民耐著性子承諾道。
“好啊!”
李治立刻點頭,目光看了一眼桌案上的奏章,好奇詢問道。
“父皇,您在忙什么事情啊?”
“稚奴可以幫你!”
李世民頓時被這番話逗笑了,看著李治稚嫩的模樣,心中感動的同時,也覺得十分欣慰。
“朕的稚奴真懂事啊!”
“不過稚奴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再幫父皇分憂吧!”
李世民笑呵呵的說道。
他并不覺得一個十歲的孩童可以幫自己解決朝政。
魏征等人的神情也輕松了許多,臉上不自覺得流露出笑容,沒有了之前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