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金珠都輸光了!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赴死
- 在下陳小慫
- 2026字
- 2024-10-26 12:00:00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治手里的金珠子,眼神發生了變化!
對方手里一顆金珠子都夠大唐一個普通家庭幾年的生活開支了,而他僅僅是用來打鳥。
由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對李治有多寵愛了。
“當然可以!”
“你先看我們玩一會,了解斗地主的規則以后,我們再一起玩!”
李承乾立刻就答應讓李治也參與進來,顯然是惦記上了李治手中的那袋金珠子!
他眼下最缺的就是銀子!
這段時間讓紇干承基在京城暗中布局產業鏈,花錢如流水,東宮都快要揭不開鍋了。
別小瞧李治手中的那袋金珠子,少說都能買下長安城中的幾家酒樓了!
“好!”
“稚奴會很快學會的!”
“謝謝太子哥哥!”
李治歡欣雀躍得說道。
李承乾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縷意味深長的笑容,心想一會別哭鼻子就好了。
李治學得很快,看了一會就立刻學會了斗地主的規則,他頂替了武媚娘的位置,興致勃勃得參與牌局。
“太子哥哥,稚奴要贏光你所有的銀子!”
“好啊!那就要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李承乾笑呵呵得說道,斗地主他可是專業的,前世不知道贏了女朋友多少個香吻!
洗牌、抓牌,碼牌...
“搶地主!”李治神色激動道。
李承乾,“不搶!”
太子妃蘇氏,“不搶!”
李治順利將三張地主牌收入囊中。
“對三!”李治現學現賣。
“對二!”
李承乾絲毫不慣著他。
李治神色一怔,看了一眼手上的牌,有些懵了!
“不要。”
“順子...”
“不...不要。”
“王炸!”
“要不了...”
“三帶二,春天!”
“給錢!”
李治:???
李治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李承乾就已經出完牌了。
他從頭到尾就只出了一對三!
李治不禁陷入了沉思,這跟他之前想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樣啊。
“再來!”
“這次稚奴一定要贏!”
李治下定決心,他覺得自己一定能贏!
一炷香的功夫,李治荷包里的金珠子就全部輸光了。
他一臉恍惚得坐在石凳上,思緒還沒有緩過勁來,原本想要贏走李承乾的銀子,結果自己卻輸了個精光。
斗地主似乎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李承乾欣喜得清點著剛剛從李治手里贏過來的金珠子,心想又可以多買下幾座產業了。
坐在一旁的太子妃蘇氏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李治,莫名覺得好笑,悄悄拉了拉李承乾的袖子,遲疑著說道。
“殿下,您真的打算把晉王殿下的金珠子都給贏走嗎?”
“您看晉王殿下都快哭了。”
“晉王殿下還小,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妥?”
蘇氏于心不忍,李治還只是一個小孩子。
李承乾作為兄長,這事如果傳出去的話,會有損他的名聲。
作為太子妃,蘇氏想要勸說一番,讓李承乾將贏來的那些金珠子都還給李治。
雖然這些金珠子價值不菲,可東宮也不缺這點金子。
李承乾抬頭看了一眼處于呆滯中的李治,扭頭看向身旁的蘇氏,不在意得攤了攤手。
“這是孤憑本事贏來的,有什么不妥?”
“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再說稚奴也不小了,怎么可能會因為這點金珠子就哭鼻子呢?”
“你說對吧,稚奴?”
李承乾刻意大聲了一些,就是讓李治也能聽到。
東宮不缺用度,可他眼下確實缺銀子,這些金珠子都能培養好幾名死士了!
李治的眼眸中已經蒙上一道霧氣,眼看著就要哭出來了,在聽到“稚奴也不小了”這句話的時候,強忍著傷心將眼淚都給憋了回去。
他可不想讓人瞧不起啊,自己已經長大了!
“對!稚奴不哭!”
“稚奴愿賭服輸!”
“這些金珠子都是太子哥哥的了,不用還給稚奴,稚奴再去找父皇要就是了!”
李治咬咬牙,故作堅強的說道,心里已經在打李世民這個冤大頭的主意了。
“那孤就等著稚奴下次再來一起斗地主!”
李承乾笑呵呵得說道,心里也是充滿了期待。
這哪是小屁孩啊,這分明就是送財童子啊!
太子妃蘇氏當時看向李承乾的眼神都變得不對勁了。
瞧瞧這是當兄長的人該說的話?
“太子哥哥,時候不早了,稚奴就先回去了!”
“稚奴明日再來找太子哥哥玩!”
“太子妃告辭!”
“武...嫂子告辭!”
李治心里一堵,不敢多看武媚娘一眼,轉身就離開了。
“殿下,您這樣做真的好嗎?”
“要是讓陛下知道了...”
蘇氏有些擔憂的看向李承乾。
要是讓李世民知道李承乾把晉王李治的私房錢都給贏走了,那馬鞭不得抽瘋了?
李承乾一點也不擔心,這牌局是李治自愿玩的,金珠子也是他憑本事贏來的。
就算是李世民來了,也不能不講道理吧?
“無妨!”
“父皇日理萬機,哪有功夫管這種閑事啊!”
“況且父皇也不會想起孤吧!”
李承乾自嘲得笑了笑。
李世民偏愛魏王李泰,從而冷落了太子李承乾,這件事世人皆知。
“殿下...”
蘇氏知道李承乾心里的苦,頓時一陣心疼,湊到李承乾身邊,依偎在他的懷中,貼近的溫暖給予李承乾一絲慰籍!
武媚娘也懂事得來到李承乾身邊,三人相互依偎在一起!
太極殿。
李世民正在忙于批閱奏章,各部官員呈上來的奏章堆積如山,他根本批閱不完。
面對各地發生的災情,李世民不禁暗自皺眉,心中焦急萬分!
每一處災情都意味著有數不清的百姓流離失所,這讓愛民如子的李世民寢食難安。
其中一份地方州府的加急奏報,讓李世民當場變了臉色,將這份奏報傳給魏征等人一同閱覽。
魏征與房玄齡以及朝中各部的重臣此時都匯聚在太極殿內從旁商議,他們幾人在看到奏報上的內容以后,臉上的神情都顯得十分凝重。
殿內的氣氛略顯壓抑!
“洛水暴漲,漂六百余家,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是朕之過!”
李世民痛心又自責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