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館的客人并不多,大家幾乎都是來看書的,沒有人買書,站會兒累了就走了。第一天上班,徐曜就給老板建議,在書館里放一些桌子椅子,方便大家閱讀。老頭由著他,徐曜就在書館里買起了奶茶。進來免費看書,茶是要收費的,各處掛上了告示牌,如果您只是閱讀,請別走太遠。看完記得把書放回原處,謝謝理解。
好多客人一開始不理解,但也都照做了。看書看得伐了,點杯茶。也不貴,大家也都接受了,平時站一會兒就走了,如今一坐就是一天。
來看書的大多都是學生,對知識有著迷之向往。很多地方看不懂偶爾向易老頭請教,大家都以為徐曜是易老頭的孫子。一老頭看著熱熱鬧鬧的書館,也是很高興。
作為京里最大的書館,易老頭還有很多小書店,開遍大街小巷,不過是賣些雜志。畢竟書館不掙錢,如今·書館掙了錢,雜志也掙錢,易老打算多開一些分店,和徐曜商量。
“爺爺,您看起來并不缺錢。為什么想開那么多分店買雜志呢?”
“許多地方不如京繁華,他們一輩子也看不了多少書,雜志嘛,就寫一些常識和大事記,那那些偏遠地方的人也可以和我們互通消息嘛!難道你覺得這樣不好嗎?”
“那些偏遠地方的人縱有閑錢買書看,卻未必識字。不如辦學吧!”
“辦學?蒙學那樣的,要花不少錢吧,我們這點錢,毛毛雨都算不上。”
“你一個人的錢算不上什么,你就沒有朋友嗎?那種比較有錢的朋友,比如對面綢緞莊,也是有好幾家分號吧。”
“你這孩子,人家憑什么把自己的錢拿給你去辦學?”
“為了京的未來啊,世上有的是想要報效國家的人。你這錢先留著,我想辦法弄一個蒙學基金會。”
“好吧,先留著。看你這個小娃娃能想出什么好辦法。”
徐曜找到塵不染,塵不染現在可是皇帝面前的紅人,聽說還是太子的老師。如果此事有朝廷的支持,比較容易辦成。塵不染在京安了家,離徐曜家不遠,進了塵不染的大房子,徐曜勵志自己也要買一個。推開大門就是院子,太子師弟正在扎馬步。塵不染在一邊指導他的動作,抬頭看到徐曜:“阿曜來了,餓不餓,給你拿吃的。”
塵不染是很偏心的,同為師兄弟,對徐曜就很好,大聲說話那是從來沒有過的,更別說其他過分的。太子一動不敢動:“師兄!”
“師傅,我不餓。太陽這么大,這么練下去會中暑的。我娘做了冰粉,過來嘗嘗。”塵不染看看太子,這個臭小子因為喜歡武功當著皇帝皇后的面要拜自己為師,不得不收下為徒。心里都快郁悶死了,本想回名宗扔給老家伙們教,結果人家父皇一句話就把自己留京授武了。雖然賜了一個大房子吧,還給了一點工資。可是他真的很討厭這種處處受制于人的煩。
好在徐曜一有空就來看他,讓他也不至于太無聊。對于徐曜這個徒弟,他還是很喜歡的,人家什么都不學,對師傅還老孝敬了,連帶著他的家人對自己都是很友好的,沒人關心他教不教,不像太子,三天兩頭就要被交作業:“皇兒啊,今天學了什么。”
正想吃東西,塵不染家又來了兩個不速之客——當今天下領導人。
太子樂呵呵的去拉住女人的手:“今天學了扎馬步,師傅說這是練劍的基礎。”
塵不染和徐曜鞠了個躬見禮,皇帝擺擺手:“不必在意這些虛禮,又沒有外人。”
皇帝直接坐到飯桌上:“這是什么新鮮吃食,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徐曜給兩人一人弄了一晚,自己和太子就沒分了。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三個大人吃的愉快,太子不爭氣的吞了吞口水,皇帝這才反應過來,吩咐后面的人去找一副碗筷來。
塵不染內心很苦,看吧,給我一個大房子有什么用?還不是每天要出去吃飯,又沒錢雇廚娘什么的。
吃完了東西,小太子被接走了,徐曜邀請塵不染去自己家吃飯。塵不染欣然受之,剛好省點錢,在京的日子,錢就是命啊,又不能打劫。回想不得入京的日子,在外面那會兒,專端賊窩,錢都存宗里,隨取隨用,好不逍遙。
當初的名宗,戍守邊關。京里只往那邊發罪人,無非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得回京的。被名宗改造成了一心為國為民的活菩薩,朝廷一只以為他們是沒錢的。其實在那邊吧,除了冷一點,其他都還好。那些山下的牧民時不時還送東西上山感謝他們,自由自在,真的挺好的。
塵不染越來越想家了,小臉擰成了麻花。徐曜突然伸手捏了一下,塵不染蹲在菜園子邊發呆,徐曜輕易得手。“師傅,你這個樣子好可愛啊!”塵不染拍掉他的手:“胡鬧,你已經是一個大人了,怎么可以隨便捏別人的臉呢?”雖然看起來還是一個小屁孩。
“師傅,你是不是有心事啊?我聽到你一直在嘆氣。”
“是啊,我好想回山上過我的逍遙日子。”
“這有何難,跟皇帝說一聲不就回去了。”
“那你師弟怎么辦啊,說起來都怪他。”
“吃飯了!”徐陽倚在門邊叫兩人。現在的徐陽又高又帥,成了小學生的體育老師。在風師手下的小學干,每天早上帶大家做做廣播體操就回家睡大覺了。好在風師發現他創的廣播體操確實能強健體質,才把他留下當老師,后來問他能不能推廣,畢竟他每次一開口就是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現在開始。可是只有一個小學有,怎么叫全國呢。后來京里的學校都配備了一個體育老師,專門帶大家做廣播體操。
徐母每天鉆研各種小吃,做得多了,徐陽就和他推到大街上去賣。現在的徐陽,可是一點想死的念頭都沒有了。
飯桌上,徐曜說起了辦學校的問題。
“免費開學校,免費上學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也是要收費的嘛,阿曜啊,你太天真了。”
“可是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小孩子都識字了,國家才有未來,民族才有希望。而且據我觀察,這京里的人大多數都還是愛國的。比如我的老板,還有你的老板。”
“那畢竟是少數人,有錢人很少,有錢的好人少之又少,你以為滿大街都是馬云啊?”
“既然是為了國家,我回名宗和師傅商量商量。”塵不染直接表態。
徐曜要的就是塵不染的支持:“師傅,那你也和皇帝說說,看他能投不,投資這個,絕對穩賺不賠的。”
“我呸,啥都免費還穩賺不賠,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同意的。”徐陽吐槽。
塵不染第二天就和皇帝說了這件事,皇帝有些猶豫,說等塵不染的師傅們先表態。
名宗那是當然支持了,因為這事,名宗聲名大振,好多人傳頌著他們的偉大事跡。皇帝心里不高興了,又沒說自己不投,老百姓就因為自己的猶豫不夸自己了。
得到了朝廷和名宗的支持,大家踴躍捐款,太子監工,跟著塵不染,徐陽徐曜到處建學校。老師都是風師的學生們志愿支教的,讀書人很多,做官的人很少,最后大多還是要另謀生路。現在就是給了他們另一條生路,還有工資,還受人尊敬。這事兒辦的很順。
而太子,跟了塵不染一年以后,啥都沒學到。徐曜開導他:“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我就從來不想自己能像師傅那么厲害啊。但是尊敬我的人大有人在,是吧?”
“你說得對,連我都很佩服你,像你這樣的人,還好是個好人,要是個壞人,絕對禍國殃民。那時候要不是師傅信任你,名宗信任師傅,我父皇信任名宗,你能辦成這事嗎?我一直擔心你貪污來著。”
“我貪污,你這個太子豈不是事成了擺設?”
“所以我才來監工啊。”
“難道不是想纏著師傅?······”
“我決定不學了,我要鉆研自己的道。”
“加油!”
雖然不知道加油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礙太子在心里美化這個詞。
太子迷上了看書,偏遠地方,書都是京里有閑書的人捐的。
隨手翻翻,翻出了易師的手書
《國》
人組成家庭,家庭組成街坊四鄰,四鄰成村,村成城,城成國。
人是國家的根本,人才是國家的未來。
人分三六九等,若有人自覺不平,則會去打破這種平衡。
天生我材必有用
書,教人有所作為才是好書。
因材施教,才能教有所成。
·············
這書里一堆廢話,看起來雜亂無章。可是太子君臨很感興趣,一口氣看完,也不知道他悟到了什么:“師傅,我要回京了。”
塵不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個跟屁蟲居然要走了:“你說什么?”
“師傅,徒兒要回京了,這一年雖沒學到什么大本事,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徒兒拜別師傅,就不和師兄道別了,請師傅轉告吧!”
太子就這么走了,徐曜他們也是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