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領工資
- 年代,從放映員開始
- 不做好朋友
- 2339字
- 2024-10-31 17:59:02
周月在眾人的催促下,硬著頭皮走到田方林旁邊,低聲打起了招呼。田方林笑著回應,并沒有太多的表示。
這倒讓旁邊的田方英和許清寧來了精神,大眼睛盯著周月,看的她渾身的不自然。
周月沒再說話,急匆匆地跑了回去。
“行啊,林子,她是誰?”
“知識青年同志!”
“廢話!我還不知道,看那個打扮就知道是知青。”
知青跟社員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附近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別問了,反正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田方林從田方英的口袋里抓過一把南瓜子,磕了起來。
南瓜是屬于比較高產的蔬菜之一,大隊里面種了一點,把南瓜的肉炒菜吃了之后,里面的南瓜子曬干之后,一部分留種,另外一部分可以炒一下,當瓜子來磕。
.......
8月30號,周二,今天是電影站發工資的日子,上午發完工資之后,下午就休息了。
不僅僅是電影站這樣,很多單位和工廠以及學校,都要進行停產停學,有點單位檢修設備,或者下午的時間進行政治學習。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電視臺下午也不播放,而是進行設備檢修。因為電視臺只有一套設備,檢修的時候也沒辦法播出節目。
很多學生周二好不容易休息,想回家看電視,卻發現電視沒辦法看,上面顯示著一張經典的“花圖”。
這一個規定是在十年期間流傳下來的,后世很多單位也在沿用。比如直到零幾年,還有很多學校在周二的時候進行大掃除。
早上先到公社的財務那里領取補貼,每天四毛,上個月31天,補貼共有12元4角。簽完字,財務數了數,笑著把錢遞給了田方林。
一張大團結和一張兩元以及兩張印有“WH市長江大橋”的兩張兩角的鈔票。
大團結是10元的紙幣,因為印有人大代表走出大會堂的圖案,所以大家親切地稱呼它為大團結。
補貼是公社發的,工資就要到電影站去領,正好把膠片還了。
跟大鼻涕一人騎了一輛自行車,每輛自行車上各綁著兩個鐵盒子,里面是裝的都是電影的膠片。
“田哥,發了工資你有什么要買的嗎?”大鼻涕高興地問道。
“買幾塊肥皂,一雙襪子,順便再買點牙粉,給我姐買一把梳子,一個鏡子。別的好像也沒有了。回來拿著醬油票可以在咱們公社的供銷社里打一壺醬油。”
打醬油不像是后世直接買瓶裝的醬油,現在供銷社的醬油都是散裝的,需要從家里拿瓶子去裝。
說著便惆悵了起來,聽著工資不少,但是花錢的地方也多。只等《廬山戀》投稿成功之后,拿到一筆稿費肥一把。
他和大鼻涕兩個人屬于非農戶口,每個月除了工資,還能領到不少的票,糧票占了大頭。
農業戶口就沒有糧票,因為大家交了公糧,留下集體的之后。大隊按照工分,給大家分錢分糧食,不需要通過糧票來買糧。
如果要是出遠門的話,就得換點糧票。‘
對于田方林和大鼻涕來說,糧票實際上比較雞肋,除了在公社和縣里面吃飯用得到,其余的時候用不到。
關鍵是這倆人挺能吃的,糧票吃下來,一個月也沒剩多少。要是不進館子,拿著糧票去黑市上,應該也能換不少錢。
大鼻涕決定買點汽水,來的時候他娘給他說,讓他回去帶點大米,麥乳精。
他們一家都是非農戶口,他爹和他娘的糧票都得拿來換糧食。在北方的農村,吃上大米和喝上麥乳精,絕對是富裕的生活了。
兩人高興地來到電影站,里面已經擠了不少人,全都是來領工資的,不少人見到田方林和大鼻涕都是嘻嘻哈哈的開起了玩笑。
這群放映員年紀最大的已經有50歲左右了,年紀最小的就是田方林和大鼻涕兩人了,22歲的小伙子。
電影站每個月為放映員發放基礎工資18塊錢的工資,上了歲數的老放映員會多一點,也沒有多很多,大概多兩塊錢的樣子。
“王站長,您怎么來了?”旁邊姓劉的放映員,對著剛進來的中年男人打了一個招呼。
王福寬,電影站的站長,中年男人,個子不高,非常敦實,略微有幾分禿頂,不過被帽子蓋著,平常也看不出來。
穿著藏青色的中山裝,胸口掛著領袖像章,為他增添了幾分神氣。
他有單獨的辦公室,平常不怎么來這邊,對于他的出現,大家還是有點意外。
“大家這段時間辛苦了,下午電影站所有的放映員參加縣革委會的思想教育大會。別看咱們只是放映員,咱們也是文藝戰線的重要一環,扛著思想宣傳的重任,任何人都不能松懈。”
今天的會議不只是電影站的人參加,革委會各個部門都要參加。每個單位都安排了人發言,這種事情不用田方林操心,怎么著發言的人都不會輪到他。
不過下午不能提前回去,還挺遺憾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現在各個公社的放映工作基本上結束了,平常沒什么放映任務,但是大家也不能懈怠,荒廢了技能。放映技術就是我們放映員革命的武器,誰丟了技術那他就不配做放映員。
9月20號,咱們電影站來一次技術大比武,大家好好準備,前三名有獎勵。方林啊,這次你可不能再墊底了。”
說完王站長把目光投向了田方林和大鼻涕兩個人,只因為上次兩個人就是技術墊底。
“站長,只要是比賽總得有人墊底是不是,不是田方林就得是其他人,田方林同志這是發揮先人后己的革命精神,甘為眾人墊腳石,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才對。”
扭頭望去,說話的人叫做王向強,是柳屯公社的放映員,30歲,兩個人有點過節。當初田方林進電影站跟著他師傅學習的時候,王向強好為人師,在旁邊指指點點。
當時田方林年少氣盛,直接跟他吵了一架,自此結下了梁子。師傅退休后,這家伙在他面前,更加的惹人厭煩。
“小王,你少說幾句,方林是年輕,等他過幾年,多有點經驗,我們這些人啊,就比不上他了。”年齡稍長的放映員在旁邊勸道,他跟田方林的師傅是要好的朋友。
“站長,劉叔,王向強同志說得對,是比武總得有人墊底,那下次就讓王向強同志發揚一下風格。王向強同志,你不會沒有這種精神吧?”
王向強聽完后,臉色難看,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我倒是想,你也得給機會啊,我總不能放水讓你吧!”
“放心,拭目以待。”田方林走到財務桌子前,接過工資塞進口袋,淡淡地說道。
“瞧他牛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次比武能拿第一。”
“我不需要比別人強,只需要比你強就行!”
王向強的排名是倒數第20名,當然正著數也是20名。
“至于第一,倒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