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給你們提個醒(求追讀)
- 大明:我能看見提示詞
- 走鋼索的貓
- 2006字
- 2024-11-04 21:55:58
“好啊,應當再開一壇酒。”朱元璋將手里看完的第一張戰報遞給了朱標。
朱標看完戰報之后,也不由得欣喜起來,“自從唐玄宗征討南詔失利后,咱們大明軍隊終于拿下了云南。”
“沐英準備跟傅友德兵分兩路,分別去攻打烏撒、東川、建昌、芒部等許多部落。”朱元璋咂了一口酒道,“如此一來,云南邊境就安寧了。”
一邊吃飯一邊聽朱元璋滔滔不絕講述的朱雄英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抬起頭看向朱元璋道,“大父,沐英和傅友德分兵兩路之后,那留了多少人守衛云南府?”
“如今北元梁王已死,大理段氏也已經束手就擒,不存在什么大威脅。云南府只留了少數兵力和一些養傷的士兵。”
“那會不會有人趁著這個時候作亂啊?”朱雄英道,“我聽說云南那個地方亂的很,那么長時間沒有被拿下,保不齊有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畢竟,本來三不管的地方,一下子被人管了,說不定會鬧出幺蛾子。”
“你個小孩子懂什么打仗的事情?”朱標指了指他碗里的肉道,“再不吃就涼了。”
“小孩子怎么了?”朱雄英不服氣道,“人家甘羅十二歲就已經拜相了,我也八歲怎么就不能懂打仗了?”
朱雄英并不是胡亂猜測,是真的發生了云南土司反水事件。
就在沐英跟傅友德他們分兵攻打其他地方時,有個叫楊苴的云南土司真就這樣做了。
楊苴對外宣稱大明的軍隊已經班師回朝了,大家自由了這么久,怎么能被大明奴役呢?
于是,這家伙一番招攬居然真的湊齊了二十萬大軍。就是趁著沐英與傅友德在外作戰,直接攻打云南府。
好在留守在云南府的守將馮誠及時傳信給沐英,沐英率兵折返回來,配合馮誠內外夾擊,這才化解了這一場叛亂。
朱雄英看向連吃飯都舉止優雅、一板一眼的二姑夫梅殷道,“二姑夫你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我聽說你文武雙全,想來一定有自己過人的見解。”
突然被Q到的梅殷有些意外,倒是沒有慌張,他一邊放下筷子,一邊看向老丈人朱元璋和大舅哥朱標。
“說說也行,咱樂意聽你說。”
朱雄英心想,不愧是祖父最喜歡的乘龍快婿,這跟對待其他姑父的態度上,簡直是判若兩人。
“對于太孫殿下的言論,臣覺得是有一定的道理。”梅殷說起話來也很好聽,就像男中音一樣。
“若是從打仗的角度來看,云南已經被平定,確實不需要很多的士兵來守衛云南府。”梅殷頓了頓道,“正如征南將軍沐英在戰報中計劃的那樣,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除掉殘余勢力,以絕后患。”
“但是云南地區在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十分混亂,且當地的人教化未開,既野蠻又無什么誠信可言。”梅殷道,“雖說沐英采取了安撫土司的方式,但保不齊有人會出爾反爾。”
“一旦大軍開拔,保不齊有些不甘心的人會散播謠言,比如大軍班師回朝正是我們奪回云南府的好時機。三人成虎,流言可畏,很有可能讓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再次蠢蠢欲動。”
“因為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不如暗中留一手。”梅殷道,“大軍該兵分幾路還是要繼續征討殘余勢力,讓這些土司們明白我們確實是大軍離開了云南府。”
“但是暗中留下一批精銳,以備不時之需。”梅殷道,“這樣即便是援軍回來需要時間,也不至于撐不住,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傷亡。”
“不如讓藍舅公留下,他一個人能當一百個人。”朱雄英放下筷子立馬附和道。
“你小子,倒是會挑人。留下藍玉,真有不開眼的烏合之眾,看見他也只好夾著尾巴逃走。”
朱元璋思忖了片刻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給沐英提個醒,他就會注意到這一點。當然了,一切讓他自己安排就是了。”
“不過你們這樣一說,倒是給咱提了個醒。”朱元璋道,“云南這種地方,確實需要一個能信得過的人替咱治理好。”
“畢竟,地處邊疆,遠離中原腹地。”朱元璋道,“若不找一個值得信任的將領來鎮守云南,只怕是日后叛亂也會不斷。”
“快吃飯吧,朝堂上的事情吃完飯你再想也不遲。”馬皇后忙招呼著。
吃完飯后,朱標帶著朱雄英回去休息,寧國公主跟駙馬梅殷也跟著他們去了東宮居住。畢竟,現在東宮除了朱標父子三人,也沒有需要避嫌的人。
月色闌珊,蟲鳴寂籟。
坤寧宮里,朱元璋坐在塌上哼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兒,馬皇后給他脫去鞋襪,給他洗腳。
“妹子,你說咱派誰去替咱鎮守云南好啊?”
“要么派個兒子去,要么派……”馬皇后一邊給他搓腳一邊抬頭思考著。
“沐英怎么樣?”
“妹子跟咱想到一塊去了。”朱元璋道,“沐英是咱們從小養到大的,雖是義子但跟親兒子也沒什么兩樣。”
“這次他奉咱的命令征討云南,對于云南自然比其他人更熟悉。”朱元璋伸手撓撓后背道,“除了沐英這小子,咱實在是想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
寧國公主住了三天后,決定跟大家告別踏上回去的行程。
大家都去給她們送行,朱允炆與他們同行離去,祖母馬皇后和朱標叮囑了他好多話,朱允炆也不點頭也不說話,大家也只好在上車后目送他離去。
“大哥,二哥什么時候回來?”朱允熥有些羨慕道,“我也好想去姑姑家玩呢。”
“那你要乖乖聽話才行。”朱雄英拉起他的小手道,“我們回去吧,他們已經走遠了。”
將朱允熥送回住處之后,朱雄英來到了坤寧宮,這一次,他的猜想完全正確。
朱允炆離開之后,祖母馬皇后頭頂的那行“肺炎患者”提示詞真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