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彈劾朱允炆

大殿中越來越安靜了。

殿外和殿內(nèi)一樣安靜。

宮中大院禁種樹木花草,有防止失火的道理,最主要還是噤聲,種了樹里面會有鳥,種了草里面會有蚊蟲,奉天殿和太廟都是一個王朝最莊重嚴(yán)肅的地方,自然不允許那些鳥叫蟲鳴。

還有一個趨于官場頂層的知行邏輯,這種無物遮擋的莊嚴(yán)場合里少陰之人就會露怯,顯露出陰賊的一面。

古籍有載小人‘竊然’,那種人站在這里手腳不老實,臉上各種細微表情,頻繁咂嘴、眨巴眼、抽鼻子、抖腿……統(tǒng)稱‘立而躁崄’,他們內(nèi)心有一股邪惡的火沒地方撒,只能干擾自己。

顯化出來的就是內(nèi)心不安定或者心里有鬼。

對于皇帝來說,在莊嚴(yán)肅穆且無遮擋的場合里,觀察百官的姿態(tài)和表情,如果能一眼看出誰心里有鬼,自然是有助于判斷局勢的。

比如此時他們每一個人的表情,老朱都看在眼里。

朱棣的沉穩(wěn)、朱樉的沖動、藍玉的渴望全都一覽無余。

他們?nèi)齻€都是他的懷疑對象,都有可能是朱長卿的幕后指使者。

老朱當(dāng)然知道朱樉的想法,皇權(quán)之下沒有親情,朱樉想當(dāng)儲君必然會使出一些手段來競爭。

這一點他是很清醒的,在皇權(quán)面前親情比紙還薄,不然他也不會煞有介事的編撰一本皇明祖訓(xùn)來規(guī)訓(xùn)這幫藩王兒子。

朱樉有僭越老朱尚且不能容忍,藍玉就更別想了。

在儲君這件事上如果藍玉膽敢有任何不軌,老朱絕對不會放過他,當(dāng)場就得拿下。

以前看在朱標(biāo)的面上,藍玉驕狂一些也就罷了,現(xiàn)在朱標(biāo)薨了,藍玉成了巨大隱患,絕不會再有半點姑息。

一炷香的時間就這么悄然過去。

殿外傳來陣陣的驚呼與喧嘩。

洪武勤政,每日上朝人數(shù)眾多,導(dǎo)致一些品階低的官員只能站在殿外。

此時驚呼的正是他們。

因為他們看到了兩個穿龍袍戴皇冠的人。

“何事喧嘩?”老朱問道。

劉會一溜小跑進殿,匍匐跪地:“陛下,建文帝和永樂帝來了。”

老朱站了起來:“誰?快讓他們進來。”

對于自己后世的子孫皇帝,老朱總是抱著極大期待。

建文帝生怕永樂帝惡人先告狀,趕緊奔跑上前,跪倒在地,泣道:

“孫兒拜見皇爺爺!”

“上前來,讓咱看看。”老朱眼神欠妥,需得仔細辨認一眼。

雖然比少年朱允炆年長了十歲,但是十五歲的朱允炆跟二十五歲的朱允炆容貌并沒有多大變化。

自己的孫子,他還是能一眼認出來的。

特別是那袞金龍炮,和宋元相比,龍的姿態(tài)有所變化,那是他專門設(shè)計的。

朱允炆是第二任皇帝他已經(jīng)知道了,但是一想到這孩子只當(dāng)了四年皇帝,心里立刻又添堵了。

這孩子少年喪父,登基四年被自家四叔趕下皇位,也是個短命的可憐鬼。但愿你跟太子案無關(guān),未來幾年還能好好栽培你。

老朱心里默默的想著。

他可憐朱允炆,也在反思自己,大明第一次傳承就出現(xiàn)這么大的厄難,到底是他的制度出了問題還是朱允炆本身的問題?

“皇爺爺,你要為我做主啊。”建文帝悲戚之極,狠狠指著永樂帝,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都傾訴出來。

“先別哭了,咱會主持公道的。”老朱看向朱棣。

“爹,我回來了。”永樂帝噗通一下雙膝跪地。

“燕王大逆不道,他起兵造反啊皇爺爺!”建文帝大喝一聲。

見他如此失態(tài),老朱無奈的嘆了口氣。

自從朱由檢來了以后,他立刻讓人在太廟門口守著。

想著也許還有后世子孫過來。

沒想到來了這么一對冤家。

還好朱由檢提前跟他說了這段公案。

心里早有準(zhǔn)備,不然高低得火冒三丈。

此刻。

建文帝目眥欲裂看著永樂帝。

永樂帝崇拜的望著朱元璋。

朱元璋卻一臉茫然和疑惑。

他想不通朱棣靖難為什么能成功。

大明百萬大軍,算上那些軍屯種地的預(yù)備軍,一共190萬。

一個藩王頂了天有十萬衛(wèi)兵,幾乎沒有任何可能顛覆皇權(quán)。

這個問題朱由檢沒有說清楚。

老朱只能等朱長卿來了再說。

老朱沉默了。

一旁的燕王朱棣和少年朱允炆卻早就目瞪口呆。

“娘說的對,皇爺爺果然把皇位傳給了我。”看著未來的自己,少年朱允炆心里更多的是喜悅。

“我當(dāng)皇帝了?”朱棣則甚是驚嚇,不明白自己怎么當(dāng)上皇帝的。

他二人看著未來的自己尚且驚愕。

百官就更驚慌失措了。

文官集團是個整體,但這個整體又分為多股勢力,南派、北派、浙東派、江西派、楚派……

洪武朝江西派的勢力略遜于浙東派,浙東派和江西派是最親近的,因為他們的利益關(guān)系最密切,瓷器絲綢產(chǎn)業(yè)大半都被他們壟斷。

這兩派也是深度參與謀害朱標(biāo)一家三口的主要勢力。

他們看到朱允炆當(dāng)皇帝是無比欣慰的。

可是好端端跑出來個永樂帝,讓人忌憚,畢竟朱棣這小子尚武,他要是當(dāng)皇帝肯定不會親近文官。

漸漸的。

局面穩(wěn)定下來。

大家開始有了好奇。

這些未來的皇帝能過來洪武朝,又該如何回去呢。

正好老朱問道:“老四,朱由檢說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去崇禎朝,你知道嗎?”

永樂帝恭敬的回道:“爹,兒臣也不清楚。”

老朱道:“所以你們是稀里糊涂過來的?”

永樂帝道:“上天召喚,兒臣便來了。”

老朱一聽撫掌大笑。

一掃心中陰霾。

這是自從朱標(biāo)死后第一次這么高興:“好一句上天召喚,咱大明果然是奉天承運。”

“皇爺爺,您還笑得出來呢,您是奉天承運,孫兒也是奉天承運,但有人就不是了!他是竊國賊!”朱允炆哭喪著臉道。

他善于表演也需要表演,只要演得感人,皇爺爺一生氣把朱棣拿下,他就能高枕無憂回去建文朝了。

“現(xiàn)在是洪武朝,你們暫時放下那些恩怨,眼下有一樁公案要解決。”老朱正色道。

“什么公案?”建文帝道。

“有人狀告太子一案的真兇。”老朱道。

“皇爺爺,父王操勞成疾,心思郁結(jié),感染惡寒,不治身亡,哪有什么真兇?”建文帝微微一怔。

說著,建文帝和朱允炆對視了一眼。

未來的自己和現(xiàn)在的自己仿佛在確認什么。

然后兩人的眼神變得篤定起來。

顯然他們達成了一致,一致認為太子案沒有真兇,或者說他們認為老朱查不出真兇。

舉凡東宮,皆為自治,這也是歷朝歷代太子成為最危險職業(yè)的原因。

一旦太子被高明一點的手段謀殺就很難查出原因。

建文帝和朱允炆都相信這一點。

但也正因如此,老朱才會一直揪著不放,下獄了一群御醫(yī)和官員。

“爹,以前兒臣不敢說,但是大哥死得不正常是人盡皆知的事,有些人絕對脫不了干系。”永樂帝直勾勾的盯著少年朱允炆。

少年朱允炆面對燕王朱棣的時候都有些畏懼,更別說永樂帝了,根本不敢對視。

但是建文帝立刻回擊:“燕王,你在暗指誰呢?”

永樂帝冷幽幽的瞥他一眼:“你叫誰燕王呢?”

建文帝道:“在朕面前你永遠是那個反賊燕王,不是什么永樂帝!”

少年朱允炆,和中年朱棣都默不作聲。

只能眼睜睜看著建文帝和永樂帝吵架。

老朱緩緩一笑,沒有說話。

笑容冰冷得如同千年寒冰。

果然隔代皇權(quán)傳承是個死結(jié)。

如何讓朱棣和朱允炆和睦相處?

現(xiàn)在看來他做的一系列努力和教育簡直是笑話,因為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和睦相處。

皇權(quán)之下真的一點親情都沒有嗎?

老朱咬了咬牙,袖中的拳頭狠狠攥緊。

殿外。

中正線的御道上,朱長卿在劉會的陪同下緩緩走來。

手上拿著一份狀書。

臉上依然布滿大義凜然。

腳下虎虎生風(fēng),氣勢非凡。

所謂事業(yè)決定格局,朱長卿雖然沒有胸懷天下,但干的卻是改變天下的事。

不知不覺就有了一身正氣。

走上丹墀,望了一眼。

當(dāng)先就看到了永樂帝和建文帝,鑾臺上的崇禎帝。

以及鑾臺下的朱棣和朱允炆,甚至宗人令朱樉也來了。

都齊了,真熱鬧。朱長卿微微一笑,看來今天有眉目了。

劉會緩緩上前,輕聲道:

“陛下,朱長卿在殿外候著呢。”

老朱抬起頭,輕輕擺了擺手。

朱長卿這才走進大殿,施施然行禮。

永樂帝和建文帝紛紛側(cè)目,皇上說這朱長卿能預(yù)知未來,而他們都來自未來,這不是撞槍口上了嗎。

永樂帝歷來厭惡這些神棍,什么預(yù)知未來都是假的,坑蒙拐騙罷了。

但是此刻他看著朱長卿卻越看越順眼,不光因為他長得像大侄子朱雄英,主要他告的人是朱允炆,憑這一點他就把他劃入英雄好漢的行列。

他是從永樂朝過來的,當(dāng)年發(fā)生什么他最清楚,在洪武二十五年這個時間點,朱允炆作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不出意外就是未來皇帝,敢得罪他的都是慷慨赴死的正義之輩。

但建文帝的心態(tài)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充滿鄙夷的盯著朱長卿,甚至有些想笑,以為什么人物,原來是個草民,而且是商籍。

“朱長卿,認得他們嗎?”老朱的目光充滿了考驗。

“不認得。”朱長卿面無表情。

他當(dāng)然清楚這三個皇帝是誰,只是為了不讓老朱知道時空之門跟他有關(guān),只能裝糊涂了。

“告訴他你們是誰。”老朱道。

“永樂朝朱棣。”“建文朝朱允炆。”“崇禎朝朱由檢。”

三人依次說道。

“還有這種事,你們竟然能從未來過來?”朱長卿故作驚訝的道。

老朱哼了一聲:“你還號稱預(yù)知未來,連這點眼力都沒有?”

朱長卿道:“陛下,我又沒去過他們的朝代,如何知道他們是誰。”

建文帝忍不住問道:“那你是干嘛來的?”

朱長卿道:“我是為太子案來的。”

建文帝斥道:“荒唐,你拿著狀書進來,是要告誰?”

朱長卿看向朱允炆:“告他。”

建文帝冷冷的道:“你為何告他?”

朱長卿道:“他不配當(dāng)儲君。”

建文帝氣得臉都黑了:“皇爺爺,憑他這兩句話還不當(dāng)斬?”

此時鑾臺下的少年朱允炆卻走了過來,說道:

“皇爺爺,孫兒現(xiàn)在一團亂麻,但有一點孫兒很清楚,此人一介草民,有什么資格狀告我?

“審理皇族,當(dāng)由宗人府牽頭,三司陪同,皇爺爺,這可是您定下的規(guī)矩。”

老朱道:“現(xiàn)在還不到那一步,先聽聽他如何說。”

朱允炆道:“他一個刁民口口聲聲說我不配冊立儲君,就憑此,便該將他凌遲處死!”

說這話時他底氣十足,他相信自己在皇爺爺心里的分量,殺一個刁民還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讓他震驚的是,老朱卻不予理會,揮手讓他靠后,對朱長卿說道:

“你且說來聽聽,皇長孫朱允炆為何不配?”

朱長卿站在建文帝和永樂帝中間,道:

“建文帝配不配當(dāng)皇帝,未來做了什么,我說出來陛下不相信,但永樂帝和崇禎帝都在,陛下大可佐證一番。”

老朱沉聲道:“這不用你操心,咱該問自然會問。你說下去。”

朱長卿開門見山給出一個結(jié)論:“建文帝是最辜負前朝厚望之人。

“陛下鼎力開國,尸骨累累打出一個大明王朝,華夏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終于翻身做主,所幸陛下英明,以法治國,耕耘出一個風(fēng)紀(jì)嚴(yán)明的洪武之治。

“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儲君。他代表著大明是否能延續(xù)洪武之治的文明和輝煌。

“選得好繼往開來,選不好就萬劫不復(fù),從依法治國的文明社會瞬間掉進資本吞并的無底深淵。

“從宋朝開始資本做大,皇權(quán)就已經(jīng)身不由己,大明好不容易把國家從深淵里撈出來,如果第二任皇帝不能維持以法治國的綱紀(jì),不能約束權(quán)臣的不法利益,必然重蹈覆轍。”

聽到此,建文帝一臉陰郁的道:

“你在這扯什么資本!誰有心情聽你說這些!朕的皇位!馬上就要被燕王這竊國賊給搶走了,怎么就辜負前朝厚望了!

“皇爺爺對我最大的厚望就是讓我做個守成之君,我都做到了!

“唯獨可惜的是沒有先一步控制燕王這個竊國賊,是我最大的失誤!”

朱長卿斜晲一眼,道:

“你在位四年,做到了一個守成之君?”

建文帝道:“我沒做到嗎?”

朱長卿道:“守成之君的基本定義是不低于前朝的水平,即便不超過前朝,最起碼也要持平。

“最直接體現(xiàn)在軍事經(jīng)濟上。軍事就是那幫武將勛貴是否臣服你,如果不臣服,你做了什么讓他們臣服。

“經(jīng)濟自然是百姓生活條件,你做到了哪一點?”

建文帝道:“你問我的口氣分明是質(zhì)問我沒有做到!你又不是我建文朝的人,哪里知道真實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横峰县| 历史| 隆林| 曲靖市| 宜兰县| 安远县| 蓝田县| 龙胜| 铁岭县| 通榆县| 斗六市| 花莲市| 衡水市| 屏山县| 洪洞县| 岳阳县| 梓潼县| 鄂托克旗| 营口市| 吉水县| 鹤岗市| 胶州市| 黔西县| 体育| 阳新县| 健康| 海盐县| 湖州市| 兴安县| 盱眙县| 哈密市| 绥芬河市| 平果县| 万盛区| 独山县| 岗巴县| 阿鲁科尔沁旗| 田东县| 灵川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