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周玄感憤怒,李志的擔憂
- 替身皇帝:我從傀儡到蓋世人皇
- 小魷魚兒
- 2065字
- 2024-10-10 17:12:26
“來人!”
周玄感忍不住怒喝一聲,聲音里夾雜著怒氣,此時他已經快壓抑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
聽到周玄感的怒吼,就看見一名仆人快步走進書房,對著周玄感道。
“老爺,您有何吩咐?”
仆人將頭埋得很低,不敢直視周玄感此刻陰沉的面容,深怕將怒火發泄到自己身上。
“你趕緊去將王猛、李存兩人叫來,我有要事吩咐!”
周玄感語氣森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奴仆聽到后,不敢怠慢,起身領命離去,一路小跑去尋王猛、李存兩人。
這二人是周玄感豢養的死士,從一堆孤兒之中挑選出來,被周玄感自小悉心栽培多年,對他忠心耿耿。
片刻之后,就看見王猛和李存二人先后進入書房,兩人一進門便察覺到氣氛的凝重,隨后默默地站在周玄感身旁。
周玄感看著二人進來,一拍桌子。
“呂笑那個蠢貨,我早就知道他不能成事,如今壞了我的大事!”
王猛看見周玄感心情郁悶,臉色也陰沉下來。
他抬頭看向周玄感,:“首輔大人不知您現在需要我為您做什么!”
李存沉著臉,一言不發,但他握緊的拳頭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整個房間都彌漫著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
周玄感的書房布置簡潔,卻處處彰顯著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但此刻,這奢華的布置卻顯得格格不入,襯托出此刻壓抑的氛圍。
周玄感深吸一口氣,竭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現在我有一份重任交給你二人!我暗中安排的呂宋大軍已入境,原本我安排呂笑為呂宋大軍引路,可現在他已然身死,呂宋大軍急需要人為其引路,否則我的計劃便功虧一簣!”
他語氣冰冷,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看向王猛,“你立刻手持我的兵符,去到呂宋大軍為他們帶路。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確保呂宋大軍能夠順利抵達京都!”
王猛聽完周玄感的話后,拱手道。
“首輔還請放心,屬下一定辦妥此事!”
說完他迅速退下,準備動身啟程前去尋找呂宋大軍。
李存則仍然站在那里,目光緊緊地盯著周玄感。
周玄感看著李存,緩緩說道。
“你比王猛穩重,我有另外一項任務交代你。”
“你去沿途的各縣再去確認一遍他們是否有二人,如果一旦發現他們有任何異動立刻將他們就地解決,記住這件事一定要辦的神不知鬼不覺,不能引起朝廷的懷疑。”
周玄感吩咐道,語氣里帶著不容質疑的命令,他的聲音不高,但每個字都像重錘一樣敲擊在李存的心頭。
等到李存也領命離開后,偌大的書房中就只剩下周玄感一人,他獨自一人看著窗外,眼神深邃而復雜,仿佛在盤算著什么。
窗外,暮色漸濃,京都的輪廓在逐漸暗淡的天空中若隱若現,周玄感背對著窗,雙手負于身后,寬大的衣袍輕輕擺動。
他靜靜地站了許久,良久才緩緩開口,自言自語道。
“希望你們呂宋不要讓老夫失望,否則便只能玉石俱焚了。”
他語氣中帶著一絲冰冷,更多的是一種對局勢的掌控感。
原本他是打算親自去到呂宋大軍軍中,可思來想去之后還是不妥只能交由手下來辦。
他擔心自己一旦動身離去,不等呂宋大軍趕到京都,李志便會察覺到不妙,從而對計劃產生變動。
至于他的安全問題倒是無需擔心,這些年來把控朝政,他早已暗中豢養了許多死士,甚至守護京都四營依舊有一營是掌握在他的手中。
而且他還掌握著李志最大的弱點,等到呂宋大軍一到,他便要迎出真皇帝,到時候趁著京都內亂之際,幫助呂宋大軍一舉攻破京都。
“哼……若不是你不安分,我又何必兵出險招,到時等呂宋攻破京都,老夫一定要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京都,御書房
此時的李志正在這里清點這次拍賣會的收獲,突然他的心中出現一絲慌亂,似乎即將發生大事。
這股煩悶的感覺讓他眉頭緊鎖,將手中的奏折重重地拍在桌案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書房里彌漫著淡淡的檀香,角落里靜靜燃燒著的香爐里,青煙裊裊升起,卻無法驅散李志心中涌起的不安。
他想起之前那份奇怪的邊關換防的軍報,明明還未到邊關換防的時間,卻突然進行換防,此時這種不斷加劇的不安感讓李志心中隱隱感到了一絲不妙。
“黃惇!”
李志喊了一聲,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黃惇低著頭正在整理奏折,聽到李志的喊聲,趕忙抬頭,恭恭敬敬地回道。
“陛下,有何吩咐?”
“你速速派人去調查一下之前那份邊關換防的軍報,看看是否有蹊蹺。”
李志一邊說著,一邊不停地用手指敲擊著桌面,似乎想以此緩解心中焦慮。
“奴才遵旨。”
黃惇連忙應道,他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李志的臉色,心中也感到一絲不安。
他知道李志一向謹慎,絕不會無緣無故說出這樣的話,那么這份軍報里肯定有蹊蹺。
知曉李志著急的黃惇不敢怠慢,彎腰行禮后轉身向外走去,他心里已經開始盤算,該如何安排人手去調查這份軍報。
=黃惇走出御書房,腳步匆匆地向西廠的方向走去,他一邊走,一邊思考著調查的方向。
他知道李志對邊關的防務十分重視,這次突然換防,肯定有其原因,他必須用最短的時間調查清楚,以確保邊關的安穩。
黃惇來到西廠,立即召集了手下最精干的探子,將李志的命令傳達下去,并吩咐他們立即出發,秘密調查邊關換防的真實原因。
他叮囑探子一定要小心謹慎,隱蔽行動,切不可打草驚蛇。
探子們領命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黃惇看著探子們離開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著,希望這次調查能夠順利進行,不要出現任何意外。
他深知,邊關的安穩關系著整個國家的安全,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他必須竭盡全力,為李志解憂,為國家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