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怒氣填胸,好大會才緩過這口氣來,戟指著呂蒙,頓足咬牙痛罵道!
呂蒙用手捂住腮幫,只覺有一顆后槽牙隱隱晃動,方覺魯肅這幾巴掌是用盡了全力。
“軍師,呂蒙有何過失,讓軍師如此震怒?”
“若呂蒙真有違反軍令,或者兵敗傷損的過失,縱然軍師將我梟首示眾,呂蒙死而無怨!”
呂蒙緩過勁兒來,依舊畢恭畢敬的垂手侍立,但話語之中,卻是綿里藏針,柔中帶剛。
“軍師有話只管說,呂蒙乃是你的部將,打也打的,罵也罵的!”
“何須你如此動怒,有傷身體!”
孫權見一向性情文雅的魯肅怒火中燒,便知道呂蒙必然犯了大錯,因此一邊拉著魯肅往后退了幾步,一邊連連向呂蒙使眼色,讓他莫要再說話了。
“主公,我已探查明白,相助劉備水淹宛城曹軍的,就是陸錦!”
魯肅用手擊著桌案,懊惱無極的說道:“陸錦本來是要來投我江東的,是他出言不遜,傲慢無禮,所以才在渡口讓劉備半路截走,折轉去了新野!”
又起身指著呂蒙,氣急敗壞的埋怨道:“子明啊子明!你讓主公失去了天下第一謀士!”
“你讓主公失去了染指江山,一統華夏的機會!!”
什么!
孫權原本還在中間和稀泥,這會兒也怔在當場。
這個從未蒙面的陸錦,真的如此了得?
才入新野,不過三五日,便能隨意獻策,以萬千兵馬主動攻襲十萬之城,戰而勝之!
公瑾八萬水軍,號稱天下無敵,也不過是倚靠長江天險而已,若是陸戰,就未必能稱雄了……
而此人憑借新野數千散兵,就能運用玄妙,得心應手,輒有大勝!
陸錦之才,恐怕十倍于周瑜?
孫權不經意間轉頭看向呂蒙,目光之中似乎也夾雜著埋怨,猶似在說:“該打!打的太輕了!”
呂蒙想起昔日自己在渡口處面對魯肅的客人所表現的倨傲之色,心中也涼了一大半:“難道我真的因此而得罪大賢,將一個可以平吞天下的智者拱手讓給了劉備?”
但他依舊相信周瑜的推測,勉強說道:“輔佐劉備的,不是臥龍諸葛么?陸錦是什么人物?從來不曾聽說過!”
“不知其中,可有什么誤會之處?”
一番發泄之后,魯肅也終于將心中的憤懣之氣釋放了出來,情緒穩定了下來,搖頭皺眉道:“根本不是諸葛亮!”
“陸錦從中原南逃,怕被曹操追殺,所以才會隱藏其名,而將錯就錯,假借臥龍之名!”
“如今劉備得陸錦相助,如虎添翼,勢必龍翔九天,一發不可收拾矣。”
“而主公……”
“失之交臂,錯失天下!”
仿佛得陸錦者得天下?
“軍師,我曾聽荊襄有人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難道這陸錦,比之臥龍鳳雛,還要更勝一籌么?”
震驚之余,孫權心中惋惜不已。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失去的,都是可有可無的,而即將得到的,才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孫權也不例外。
“臥龍鳳雛?”
魯肅搖了搖頭:“龍鳳之姿、日月之表,天地之心,神鬼之能……”
“臥龍鳳雛之與陸錦相比,已是對陸錦莫大的侮辱了……”
……
許昌。
趁著曹操頭疾康復,養病的幾天里,五大謀士連同荀彧,日夜商議規劃,思量如何破敵。
攻伐荊州,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縱然沒有夏侯惇宛城的慘敗,曹操也絕不會滿足于現狀。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眾謀士想起曹丞相的詩篇,敬佩之余,更加堅定的認為,丞相雄心萬里,只要病體稍可,就會起傾國之力,攻伐荊襄!
但宛城之敗,十萬曹軍灰飛煙滅。
劉備得賢士謀臣,突飛猛進,已不可小覷。
若在再有閃失,所丟的就不是宛城,而是許昌。
所損失的,恐怕也不是區區十萬兵馬……
而是中原的幾十萬精銳!
荀令君荀彧。
軍前五大謀士:荀攸、賈詡、程昱、鐘繇、陳群。
六大謀士踏著清晨的朝陽,邁步走進了曹操的丞相府。
“你們不來,我也正要派人去請你們前來!”
今日的曹操,情緒良好,喜笑顏開。
“孤頭疾已經完全康復,而且夏侯惇、于禁等人身上的輕傷也陸續痊愈!”
曹操笑容之中帶著殺氣:“孤打算不日便上表朝廷,發兵五十六萬,先奪宛城,然后一路南下,攻取荊襄!”
程昱拱手說道:“主公,聽聞劉備水淹我七軍之后,得了我們的輜重糧草,如今迅速招募兵馬,已有近兩萬兵卒,三四千戰馬。”
“更有賢臣輔佐,未可小視啊!”
曹操放下手里的竹簡,掀髯大笑道:“我傭兵五十萬,何懼他兩萬殘兵?大軍壓境之時,就是他劉備命隕之日!”
“這一次,我絕不會再讓他走脫了!”
說到這話的時候,曹操想起數年前許昌和曹操煮酒論英雄,最后卻放他離開,被他夜襲徐州,斬殺車胄的事,心中懊悔不已。
不過也更加堅定了此次攻取荊州,永除劉備后患的決心!
荀彧見曹操眼中殺氣升騰,微微一笑說道:“豈不聞兵法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主公英明神武,雖古之名將,也有所不及。”
“但戰端一開,殃及百姓,生靈涂炭,影響非小。”
“何不用奇謀贏之?”
賈詡鮮少說話,這時候也接口說道:“數月之前,丞相在漠北大敗烏桓之后,也曾想要發重兵征伐遼東。”
“臣等也確信以丞相之虎威,眾將之英勇,馳馬遼東,也必會成功。”
“但郭嘉臨終之前,作書設謀,教主公一計定遼東,省了我們多少兵馬錢糧!”
荀彧提到賈詡提到郭嘉,想起昔日在許昌的時候,郭嘉和自己都曾受過陸錦的指點,堪稱半個徒弟,如今陸錦不知身在何處。
又不知新野劉備身旁突然冒出來的驚天謀士,是否就是陸錦。
心中千頭萬緒,紛亂繁雜。
荀攸跟著賈詡的話頭說道:“丞相威德加于四海,仁義布于天下。”
“若能用奇謀,不戰而下荊襄,則九郡之民莫不感念丞相的活命之恩,勢必誠信歸附。”
陳群扶案而起,再拜說道:“主公,荊州和江東,素來仇敵,互相克制。”
“能敵江東水軍者,唯有荊州水軍。”
“若主公平推荊州,到時候玉石俱焚,荊州水軍也當不復存矣。”
“誠如荀公達剛才所言,如果主公能不戰而下荊襄,留存荊州水軍以圖江東,豈不是借刀殺人,更為妙哉!”
眾謀士盡皆出言相勸,讓曹操收斂兵芒,多用謀計。
渾然不知曹操在召集他們之前,早已問計于諸子,從幼子曹沖和曹丕的主簿司馬懿的口中,得了謀算劉備和荊州的計略。
待眾人說完之后,曹操微瞇雙眼故作深沉,沉默良久才點頭道:“若不是你們眾人相勸,我必要荊州血債血償,還我宛城十萬枉死冤魂!”
六大謀士齊聲拜道:“主公仁德無邊,必能一統四海,建不世之功!!”
曹操仰天哈哈大笑,長身站起,笑吟吟的看著六大謀士:“不知道你們可有制勝的謀略?”
荀彧身為六大謀士之首,所商討的謀略,他居功至偉。
但不知為何,自始至終,似乎荀彧始終給人一種力不從心,毫不自信的感覺。
即便是到了曹丞相的面前,荀彧也稍顯萎靡,不似之前那種沉穩干練,對天下之事皆是穩操勝券的感覺。
六大謀士對視,最后荀攸起身說道:“臣等商討的計謀,只以攻心為上,驅虎吞狼,行釜底抽薪之計!”
曹操點了點頭,斂去了笑容,緩緩的歸坐,示意荀攸繼續說下去。
“臣等之計略,只需一舌辯之士,兩封書信和主公的一紙冊封足矣!”
其它謀臣,如鐘繇、陳群,各自安坐,品著手里的茶水,一副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樣。
程昱面無表情,淡淡的看著荀攸敘說,令人難以捉摸。
賈詡則垂著眉毛,低著眼瞼,目不轉睛的盯著面前的茶碗,一動不動,仿佛面前的一切,皆與他無關一般。
荀彧則雙眉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曹操坐于臥榻之上,一只腿支起,一手扶在膝蓋上,點了點頭:“集合孤帳下六大謀士的謀略,必然是精妙無雙的了!”
荀攸繼續說道:“丞相可派一使者,前往新野,分封劉備和他帳下新得的謀士。以劉備為新野候,以謀士為南陽太守!”
“劉備雖然封侯,但不過掛個虛名而已。那名高人謀士平步青云,得了南陽太守,反而成了劉備的上司。”
“主仆相易,尊卑對換,豈能相安無事?只要他們彼此猜忌,謀士不能為劉備所用,則劉備廢矣!”
“那個被丞相驅趕的奔走天下的劉備,又有何懼哉?”
曹操點了點頭:“君臣相疑,將相不和,古來能成大事者,未之有也!”
“這招離間之計,可為狠毒至極!”
相較于當日幼子司馬懿所獻的離間之計,荀攸剛才的計謀,更添加了榮封劉備的謀士,卻把劉備晾在一旁的激將法。
即便劉備能忍,恐怕劉備帳下的關羽、張飛趙云二將也忍不了,肯定會對那個謀士下手!
可見有賈詡和程昱這兩名謀士在,縱然詭詐如司馬懿,也要甘拜下風。
荀攸稍一停頓,繼續說道:“縱然此計不成,劉備主仆二人心如鐵石,也不打緊,還有一計,可斷其退路!”
“使者離開新野之后,可折道繼續南行,徑直道襄陽見劉表,以朝廷之意招降于他,命他攻伐劉備。”
“劉表胸無大志,又垂垂老矣,安敢違背朝廷的旨意?”
“不管他降與不降,主公都表奏其子為荊州牧!”
驅虎吞狼!
“只這一招,保管劉表百口莫辯,劉備和劉表之間,再無和睦相處可能!”
“劉備身在荊州和我軍中間,兩面夾擊,江東的周瑜又屯兵鄱陽,虎視眈眈。”
“如此危局,就算劉備身邊的謀士有通天之能,也難解這等死局!”
“臣料用不了多久,重壓之下的劉備便會分崩離析,主公只需收拾殘局便是了!”
這一計,又跟當日曹沖所說的計略暗合。
只是曹沖只是隨口一說,遠遠沒有荀攸等六大謀士所籌劃的詳盡完善,環環相扣,毫無紕漏。
“哈哈!”
“果然精妙!”
曹操拍手而起,笑顏中閃爍著光華:“劉大耳,我要讓你四面楚歌,八面受敵!”
……
新野城外,車轔轔馬蕭蕭。
一萬五千兵馬,如一條長龍,蜿蜒前行,往宛城的方向進發。
宛城的城頭上。
“軍師,沒想到劉表竟欣然同意讓我入住宛城,還送來了這許多的糧餉!”
劉備眼睛望著城門下源源不斷推進來的糧車,滿臉的欣喜之意。
“只要能入住宛城,有此棲息之地,對我來說已經屬于意外之喜了。何干再得隴望蜀,問襄陽索要糧草?”
“可軍師你偏偏就毫不客氣的在書信之中索要,而劉表蔡瑁張允他們偏偏就答允了……”
劉備轉頭望著身邊風姿卓越,颯然而立的陸錦,不解的問道:
“為何前次我在新野屯兵,每月那么少的糧餉,他們都推脫不給。現在卻忽然變的這么大方起來了呢?”
陸錦當風而立,微微一笑:“此皆伊籍之功也,他日主公若見他,當厚賞伊籍。”
劉備愈發不解:“伊籍不過是替我向劉景升當面呈上書信而已,為何全是他的功勞?”
城門下,鐵甲騎兵乘坐三千雄騎,鏗鏘而入,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昔日的主公,如鷹隼餓狼。劉表怕你吃的雄壯了,威脅了他荊州的安全,荊州士族們更怕你做大之后,搶掠他們在荊州的利益。”
“所以兩家不謀而合,只維持著你餓不死便好,為何要給你充足的糧餉?”
劉備臉上閃爍著哀戚,嘆息說道:“我從來到荊州,感激劉景升的收留之恩,處處盡心竭力,以圖報效,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待我,如此看我……”
但隨即又奇道:“那現在呢,難道現在荊州就對我信任有加,不擔心我做大了么?”
陸錦哈哈大笑:“現在?”
“曹操百萬大軍,就在四百里之外!”
“宛城大敗,曹操那等睚眥必報之人,豈能善罷甘休?”
“只要興兵前來,不用十天的功夫,百萬大軍就能席卷荊襄!”
“他們巴不得你能像一道鐵壁銅墻,牢牢的卡主荊州的北大門,將曹操拒之門外呢!”
劉備慨然嘆息道:“用人之時朝前,不用人時朝后,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