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來了,他們來了
- 大明:景泰奪權指南
- 十月真冷
- 2130字
- 2024-11-11 19:43:46
“皇爺,古北口夜不收報,北關韃靼人有異動。”
九月二十七,一清早,剛睜開眼睛,朱祁鈺就收到了一個壞消息。
“古北口,密云后衛?”
眉頭一跳,朱祁鈺翻身從床上起來后,就連忙往身上套衣服。
“召六部尚書,各旅旅長到朝天宮來見朕。”
“是!”
草草洗漱過后,來到議事廳,就見到于謙早已等候在了這里。
“臣于謙,恭請圣安。”
對著朱祁鈺拱手行了一禮后,于謙就開口到。
“啟奏陛下,古北口夜不收報關外韃靼人有異動,臣以為,這是瓦剌人要進攻的信號。”
“朕與你想的一樣。”
來到沙盤之前,看了看沙盤上古北口的位置,朱祁鈺的心就狠狠的跳動了兩下。
“北元兩部,韃靼人和瓦剌人素來不合,且瓦剌人實力更強,韃靼人較弱,如今韃靼人有異動,瓦剌人不會干坐著。”
“是。”
看著眼前的沙盤,于謙點了點頭,開口道。
“土木堡一戰,上皇被俘后,就落于也先之手,其從我大明擄掠所獲,也是也先拿走了大頭,這個時候韃靼人有異動,恐怕是打著乘火打劫的主意。”
“這也說明,瓦剌人也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不過,密云以北的燕山山脈之中,山巒崎嶇,大軍行進困難。”
說著,于謙的目光轉向了紫荊關的方向。
“瓦剌人來的方行,一定是再入陽和,走順圣川,破紫荊關,來到京師城下。”
“嗯。”
點了點頭,轉頭看了眼已經進來的眾高官、將領,朱祁鈺沉聲問道。
“都聽到了?”
“請大都督下令,末將等人,定死戰不退!”
上前一步,石亨與范廣兩人,同時拱手高聲道。
“好。”
點了點頭,朱祁鈺轉過身來,看著一眾人道。
“傳詔,為抵御也先入侵,京師上下戒嚴,所有男女老幼,一律聽從朝廷調遣,無故不得上街。”
“刑部攜所領兵馬,與戶部、應急管理衙門負責城中治安,百姓口糧,敢有作亂者,先斬后奏。”
“臣等遵旨!”
聽到朱祁鈺的話,已經意識到來到了情況最緊急的時刻,金濂與石璞兩人當即拱手應下。
“所有朝廷官吏,一律居于官衙之中,隨時聽用。”
“臣領旨!”
聞言,王直連忙上前一部拱手應下。
“自本大都督以下,所有京中大小將領,一律聽從大都督府長史于謙調遣。”
“末將領命!”
聽到皇帝的話,石亨等人當即拱手應下。
“于尚書。”
說完后,朱祁鈺轉頭看向了于謙,示意他安排守將。
見狀,于謙當即從袖中拿出一份他早已準備好的守城計劃。
“石亨!范廣!領兵馬五萬,鎮守德勝門外。”
“都督陶瑾,領兵馬兩萬,鎮守安定門外!”
“廣寧伯劉安,領兵馬兩萬,鎮守東直門外!”
“武進伯朱瑛,領兵馬兩萬,鎮守朝陽門外!”
“都督劉聚,領兵馬兩萬,鎮守西直門外!”
“鎮遠侯顧興祖,領兵馬兩萬,鎮守阜城門外!”
“都指揮李端,領兵馬兩萬,陳于正陽門外!”
“都督劉得新,領兵馬兩萬,陳于崇文門外!”
“都指揮湯節,領兵馬兩萬,陳于宣武門外!”
“今達賊窺伺京城,特命爾等統率大軍,屯于九門,或設伏,或設險,或守正用軍,或出奇取勝,或獲守城池,以逸待勞,或攻劫營陣,以計陷敵,或分兵策應,務出萬全,事定報功,升賞不吝!”
“請大都督放心,末將等定死守京城!”
聽到于謙的話,被點到名的眾將紛紛拱手,高聲應喝。
“有盔甲軍士,但今日不出城者,斬!”
“臨陣。”
“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
“軍不順將,先退者,后隊斬前隊!”
“大戰在即,眾將率軍于城外列陣,關閉九門,凡擅入城者,斬!”
隨著于謙哄厚的嗓音,一眾將領帶著兵部給予的火牌與已經蓋上了皇帝信寶的敕喻,離開了朝天宮。
“云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踩著整齊的腳步聲,第一旅的士卒,簇擁著騎一匹白馬的朱祁鈺身后,出了朝天宮,上阜成門街道,一路向北。
“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
聽到幾個臉龐稚嫩新兵的歌聲,朱祁鈺也忍不住跟著唱出了聲。
此刻,街道的兩旁,已經擠滿了因為堅壁清野,被收攏入城的百姓,即便是深秋寒冷之日,他們也多數都穿著草鞋麻布衫。
目光在幾個面容蒼老,滿頭白發的身影上掃過,朱祁鈺不忍的別過了頭去。
他們的兒子,可能就是跟著朱祁鎮北伐,死在了塞外。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伴隨著歌聲來到德勝門外,看著已經扎起的大營地,朱祁鈺嘆了口氣。
守京城的策略,其實早就定下來了,連大軍的扎營,也早已經由兵部率領民夫做好了準備。
“可惜了。”
沒有第一時間入營,站在北護城河的邊上,看著遠處人影綽綽的荒野,朱祁鈺幽幽的嘆了口氣。
那邊,是后世昌平的方向。
也是大明京城牧馬場的方向。
后世昌平的西三旗、西二旗、東三旗、東二旗這些地名,就來源于大明牧馬的各個小旗官的駐地。
北京周遭的大平原,本該最適合騎兵沖鋒陷陣的地方,但大明的騎兵在鷂兒嶺,讓朱勇帶著一波就給送了,如今能算的上是精騎的,只有三千。
范廣從廣寧帶著,星夜兼程趕回來的三千廣寧輕騎。
滿打滿算一個月時間,將二線軍隊拉進京城后,整編的能看明白令旗,聽懂號令,眾將都已經是竭盡全力,更別想練騎兵了。
甚至于京營還能不能恢復曾經的騎兵規模,他都感到悲觀。
為了京城保衛戰的順利,北京周遭所有牧馬場的馬匹,都被遷入了城中,現在掉膘嚴重。
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牧馬場的產出都將大規模下降。
馬匹繁殖需要時間,士卒練習馬術需要時間,成軍也要時間。
而時間,是帝國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