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工會財務與經審工作實務
- 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編著
- 1198字
- 2024-10-16 18:02:42
三、工會財務管理體制
工會財務管理體制是工會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劃分和經費分配制度。工會財務管理體制的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統一領導是指全國總工會對全國各級工會的財務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制定統一的工會財務工作方針、政策、財務制度,并實行財務監督;分級管理是指各級工會在全國總工會統一領導下,履行自身職能,獨立負責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
分級管理不等于分散管理。各級工會的財務工作應由財務部門歸口管理,以充分體現財務部門的專業優勢。歸口管理就是財務部門統一組織、管理、協調工會財務工作。凡涉及工會與政府、行政的財務管理問題,均應歸口到財務部門進行處理;凡涉及工會財務體制及財務政策、規章制度方面的文件,均應由財務部門起草或審查,經主管領導和本級工會委員會(常委會)批準下達執行,解釋權限歸口財務部門。未經財務部門同意,其他部門不得對財務問題作出規定和解釋。各級工會的所有資金,均應由財務部門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一)工會財務管理層級
工會財務管理層級是根據工會組織體制劃分的工會財務管理級次。為保證每一級工會正常開展工作,需要確定每一級工會的經費分成比例。《中國工會章程》第十一條規定:“中國工會實行產業和地方相結合的組織領導原則。”根據這一組織領導原則,全國工會財務管理分為五個層級。
(1)全國總工會為一級經費管理單位。
(2)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和按產業系統獨立管理經費的全國性產業工會為二級經費管理單位,全國共35個。其中,31個為省級地方工會;3個為按產業系統實行垂直管理的全國性產業工會,即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中國民航工會全國委員會和中國金融工會全國委員會;1個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會聯合會。
(3)地市(州、盟)級總工會或垂直管理經費的省級產業工會為三級經費管理單位。
(4)縣(旗、市)級工會或垂直管理經費的地市級產業工會為四級經費管理單位。
(5)基層工會為五級經費管理單位。基層工會是指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單獨或聯合建立的基層工會委員會。
注意: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規范鄉鎮(街道)工會財務工作試點的通知》(總工辦發〔2009〕35號)的規定,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工會財務體制,鄉鎮(街道)工會應作為財務管理的一個層級。暫不作為一級預算管理單位的鄉鎮(街道)工會,由省一級工會根據自身情況,從實際出發,采取適當方式解決其經費來源,保證其開展工作必需的經費。
(二)工會經費分成比例
工會經費由行政方面撥繳到工會后,其所有權即屬于工會。工會經費實行“金額分成、分級使用”的分配辦法,具體分配比例是:
(1)行政按工資總額2%撥繳的工會經費以不低于60%的比例留在基層工會使用,其余的要上繳到上級工會。
(2)上一級工會依據有關規定,按金額的不同分成比例逐級收繳和上解,最終上繳全國總工會的比例為經費金額的5%。
(3)各省級工會及以下工會經費分成比例,按省級工會確定的原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