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010.求道路上的風景
書名: 仙子想將我養成天下第一作者名: 青天的白日本章字數: 2023字更新時間: 2024-10-15 23:55:00
易安的眼皮子跳了跳,感覺清儀對于雙贏這個詞似乎存在著億點點誤解。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易安總覺得近些日子清儀對于給自己找道侶這件事情異常的上心。
像是在玩一些奇奇怪怪的養成小游戲。
見易安久久沒有回話,戒指里的清儀有些著急了起來,神魂小人兒當即便是坐了起來,準備給易安再重溫一遍財侶法地的重要性。
易安預判了清儀的預判,輕輕咳了咳,提前強占了狗叫權。
“也不知明日會不會遇上那些筑基境的同門,說不得還有一場惡戰,今日應當好生調息一番,備戰明日的大比。”
戒指中的清儀撇了撇嘴,知道易安這是誠心扯開話題,卻也沒有戳破他,只是順著他的話繼續說下去,不過話語間多少帶了些刺兒。
“打個筑基你都要好生調息,那你還修個甚么仙,干脆回家養豬去算逑!”
“我是好心想讓你進步,你小子反倒還不領情,我可告訴你,當初有多少修士為了我多提點他們幾句,砸出大把大把的天材地寶.......”
易安一邊聽著清儀憶往昔崢嶸,一邊調整著自己的狀態,時不時點點頭,附和幾句。
清儀倒也不覺得敷衍,只是繪聲繪色地講述著自己的輝煌往事,場面一時間也算的上和諧。
不覺間,氤氳靈霧將徹底入定的易安籠罩,整間洞府內,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戒指中的神魂小人停了嘴,就這么隔著戒指靜靜注視著易安。
良久,她砸吧砸吧嘴,低聲呢喃起來。
“果然,有挑戰,才有挑戰成功的喜悅。”
“不想找道侶這個壞毛病,得改!老娘非得把你這棵小樹修直溜不可!”
徹底入定的易安未能聽清她說了些什么,只是長長的睫毛微微顫了顫,清儀住了嘴,靜靜注視著眼前的少年。
少年的五官精致立體,身姿挺拔,像是那些渡劫境畫道修士精心繪制的謫仙般,有著一股出塵的氣息。
周圍的靈氣親近他,清儀自己也覺得順眼。
這種人放在她們那個年代,便是有成仙之資,生來就是修道的好苗子。
也幸好這小子遇上了自己這伯樂,不然還尚未踏入仙途,說不得這小子便要身死道消。
“不愧是你啊,清儀伯樂。”
神魂小人感慨一聲,也緩緩入定。
今天說的話,似是有些多了。
在易安講給自己聽的故事里,像自己這樣的前輩高人,應當是人狠話不多才是。
要改!
........
洞府外不知何時,已是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細密雨點落在床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
易安緩緩睜開眼,感覺自己的道軀更加輕盈了幾分,體內靈力也凝實了不少。
距離筑基更近了些。
推開門,小圓臉陳慶早早便在此處守著,雨水打濕了他的頭發,浸透了他的道袍,他卻渾不在意。
見著易安出來,他才齜起牙花,朝著易安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易師兄。”
“怎的不用個法術?”
易安輕輕抬了抬手,二人的頭頂上,便形成了一張薄薄的水幕,將那些雨珠盡數擋了下來。
陳慶咧了咧嘴,笑著開口,“這不是覺得更有意境些嗎?若是放在凡間,說不得還能傳成一段佳話哩!”
易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默默扯去了陳慶頭頂的水幕,任由他淋著雨。
陳慶的臉垮了下來,小眼睛里滿滿當當的全是委屈,讓易安不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別用這種眼神看著我,這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他后退一步,和陳慶拉開了些許距離。
“易師兄,我只是說說而已,若是能不淋雨,那自然是不淋雨來的好些。”
易安笑著搖了搖頭,思忖片刻后,輕聲開口,“修行便是修心,說到底,修仙者大多只是會了些法術,心性好些,活的長些的凡人罷了,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就連傳說中的仙人,仙字后面不也得再帶上一個人字嗎?”
“修行無需刻意去追求所謂的意境,凡人通過工具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便利,修士修的法術既然可以方便自己,那用就是了。”
易安說的慢條斯理,陳慶聽的也還算仔細。
他看著一副認真模樣的易安,思索片刻后,還是有些羞赧地摸了摸頭。
“其實咱也不是說要追求那些意境,只是單純不會這種精妙的法術。”
“我修的法術,大多是用來斗法的,像是平日里經常用的這些,著實不怎么會。”
“我知道。”
易安揚了揚嘴角,他只是單純地想要體驗一下往日的清儀視角。
清儀平日里喜歡說教他并不是沒有道理的,看著別人一本正經聽著你胡說八道的樣子,的確是格外有趣。
陳慶愣了愣,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易安的弦外之音,易安也沒有和他解釋的意思,手指了指自己頭頂處的水幕,繼續開口。
“這并不是什么法術,只是單純對于靈力的粗淺運用,你平日里除了修行,也要多多運用靈力,試著掌控它,而非是單純地驅使靈力用于斗法。”
“修士求的從來都不是斗法實力,求的是長生大道。法術不過是修士求道路上的副產物而已,不要本末倒置。”
陳慶若有所思,下意識點了點頭,易安也不在乎他到底聽沒聽進去。
不過是順手的事兒,若是對方當真聽進去了,那今天這一趟,至少也算是沒有白來。
他清楚陳慶的心思,也知道陳慶想要什么,但易安也不怎么在乎。
他的心態最近似是有些向著清儀靠近。
他只是單純覺得有趣。
有這么一個師兄跟在自己身邊,有事沒事和自己嘮上兩句,的確頗有意思。
盡管兩人也許過不了幾日,便會分道揚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恰如相交的兩條直線,在交集過后,便會漸行漸遠。
但這段交集的時間內,放在數年,乃至數百年的時間里,都可以拿出來作為談資。
這大抵也算是求道路上一種別樣的風景吧。
易安如是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