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巨額存款
- 重回1994,我把校長給開除了
- 何方行者
- 2054字
- 2024-10-27 00:20:44
第二天一早,林逸飛吃完早飯,就趕往了鎮上。趁著今天自己放假,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去辦。
他首先趕到了郵局,將這幾天自己寫的兩篇文章,給雜志社投遞了過去。
有意思的是,林逸飛這兩篇文章的原型都來源于了“林家大屋”。
他將李海霞和他老公林偉相愛相殺的愛情故事,寫成紀實性文章,寄給了《知音》雜志社。
將蔡小安殺人被抓的事情,稍微加工了一下,寫成一篇小故事,寄給了《故事會》。
這都是當時風靡一時的雜志,尤其是對一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中青年群體來說,這就是他們與理想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社會文化的潮流風向標。
稿費也是相當豐厚,林逸飛在心里估摸了一下,如果這兩篇文章能發表,大概能收到100元左右的稿費。這對當時的林逸飛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相比于物價而言,90年代,可能是稿費最高的年代。既享受了市場經濟的好處,又體現了知識和創意的價值。
從郵局出來,他又去找了羅成虎的哥哥羅成龍。
羅成龍已經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不過當時算是學歷人才了。
只是參加了縣里幾次招工考試,都沒有考上正式的單位,目前在中谷銀行石谷儲蓄所當臨時工。
林逸飛趕到的時候,營業廳里沒什么人,羅成龍一眼就看到了他。
他隔著鐵門和欄桿對林逸飛說“你怎么來了?羅成虎沒跟你在一起?”
“羅成虎在學校學習,我因為表現出色,老師給我獎勵了兩天假期。”林逸飛說道。
“你沒撒謊吧?學校還有獎勵假期的?”羅成龍不太相信。
林逸飛說:“是真的,不信,你下次可以問你弟弟。”
“對了,羅成虎最近經常跟你在一起不?”羅成龍關切地問。
羅成虎學業不佳,又常惹是生非,家人自然希望他多和學霸林逸飛在一起。
“在一起啊,課余時間,基本都跟我在一起。”林逸飛答道。
“跟你在一起,我們就放心,否則他又要去打架惹事去了。”羅成龍微笑著點點頭,“對了,今天來找我,什么事情啊?”
“找你有重要的事情,龍哥,你想發財不?”林逸飛故作神秘,湊近了欄桿,小聲地說道。
“想啊,”羅成龍很是高興。
要是別的孩子跟他說這個事情,他定會嗤之以鼻。但林逸飛從小腦瓜子聰明,應該是很有譜的事情。
他將身邊的鐵皮柜一鎖,塞到柜臺下,站起身來,“走,我們到外面去說。”
“龍哥,你等一下,我還有一個事情,”林逸飛從口袋里掏出了1800元錢,“這是公安局獎勵給我,我想存起來,他們說未成年人存款挺麻煩的,所以只能來找你了。”
當時存款利率挺高的,一年期的存款利率10.98%,五年期更是達到了13.86%,不過這個錢,林逸飛過一段要用,只能存活期了,雖然是活期,利率到了3.15%。
作為一個學生,帶這么多錢,放在身上,也確實不安全。
羅成龍看到他拿出這么多錢,驚呆了,“小孩子存款,要父母帶身份證來。”
“我不想讓我父母知道,這可是我們發財的本錢啊。”林逸飛只能拋出一起發財的誘惑了。
“有我在這里,這個問題倒不大,”羅成龍說道,“但你這錢,真的是公安局獎勵的?”
“真的是他們獎勵給我,因為我幫助他們破獲了一起重大案件。”
“什么案件?”
“公安局不讓說,不過確實是真的,不信,你可以問羅成虎。”
“不行,問他還不行,鬼知道你們兩個兔崽子是不是串通好的。我得問一下李睿博老師。”羅成龍思索片刻,大聲喊道,“所長,打個電話。”
儲蓄所所長聞聲走來,撩起上衣一角,取出掛在皮帶上的鑰匙,打開了鎖著電話機的鋁皮盒子。
“石谷中學嗎?我是中谷銀行,找一下李睿博老師,對,對,電話別掛,我在這里等他。”
羅成龍說完,將電話聽筒放到一旁,又掏出鑰匙打開了鐵皮柜。
他將林逸飛的錢接了過來,認真數了一遍。
這個時候,電話聽筒里傳來了微弱的聲音,羅成龍趕緊拿起聽筒,“李睿博老師嗎?想向你求證一個事情,縣公安局是不是獎勵了林逸飛2000元錢。”
得到李睿博老師肯定的答復后,他將錢放到了鐵皮柜里,開了一張存單,蓋好私章,又去請所長蓋了公章。
一切辦妥以后,他打開鐵門,來到了林逸飛身邊。
“龍哥,你還在上班呢?這就走了,沒事吧?”林逸飛還是有些擔心他。
“沒事的,這破工作不做也罷。我跟他們干同樣的活,我的業務量甚至還大一些,但收入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就因為我是臨時工。”
羅成龍說這話的時候,竟然毫不避諱營業廳里的其他同事。
“再說了,現在營業廳里也沒什么業務,”羅成龍說道,“你現在是我的大客戶了,走,哥請你去吃米豆腐去。”
林逸飛不禁在心里嘀咕,其實在那個年代,在銀行上班還算是一份相對輕松的工作,業務量不大,管理也不嚴格,更沒有什么神秘人考核之類的。
柜員上班時間還可以外出游玩,這在以后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兩人來到了農貿市場,今天正值趕集,農貿市場內,熱鬧非凡。狹窄的街道兩旁,攤位一個挨著一個,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有賣新鮮果蔬的,攤主們大聲吆喝著,展示著自家地里剛摘下的黃瓜、西紅柿,或是剛從山里采來的野菌、山貨;
有賣小吃的,熱氣騰騰的米豆腐、淌皮,香噴噴的烤紅薯、煮玉米,吸引著過往行人的味蕾;
還有賣日用品、農具的,從針頭線腦到鋤頭鐮刀,應有盡有,滿足了村民們生活的各種需求。討價還價聲、歡笑聲、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的鄉村交響樂。
“林逸飛,你怎么來了?”正在人群中被擠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