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錘爛了他!”
“干他!”
演武場上,那些勛貴子弟當著太子的面對顧川口出粗言。太子此時也壓下了心中的怒氣,恢復了冷靜。
他對顧川極為不喜,藐視皇權,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顧川,過于桀驁了。
“你現在認錯還來得及,省的待會太子還要為你去請御醫。”李虎捶了捶拳頭。
顧川在他眼里過于羸弱了,這種身材的人很少是能打的。像他們這些勛貴的先輩們,能征善戰者皆彪形大漢。
重量,也代表著戰力。
“說好了讓我一件兵器,說話算話嗎?”顧川問道。
“自然算話。”李虎說道。
太子坐在演武場的看臺上,對著李虎說道:“動手吧,不要浪費時間。”
得到太子的命令,李虎向著顧川撲去,可是等李虎距離顧川還有五步之遙的時候,突然停住了腳步,因為一支黝黑的槍孔對準了他。
“鳥銃?”李虎站在顧川面前一動不動。
火折子已經在火繩的下面了,李虎感覺只要他敢動一下,他的身上肯定會被打一個大窟窿。
李虎原地不動,臉色僵硬的說道:“你說了要讓我一只手。”
“好啊,你看看我一只手能不能點了火折子打死你。”顧川說道。
“大膽!”
一直在觀戰的太子一拳砸在椅子上,對著顧川直接怒斥道:“你竟然敢私藏鳥銃,這可是大罪。來人,將這惡賊直接拿下!”
太子下令之后,立即有兩個侍衛走了過來。他們是想直接將顧川拿下的,但他的槍口下面還有一個李虎,他們怕傷了李虎才不敢動手。
“太子殿下怕不是還不知道,臣在水師中領了一個參將的職位,被陛下特旨可佩戴鳥銃防身。”顧川說道。
將槍口對著李虎更近了一些,直接貼在了他的腦門上,幽幽的看著太子說道:“陛下就是擔心臣一個人在都中無依無靠,才特發了這個旨意,沒想到真讓陛下想對了。”
太子的臉色有些難看。
不理會恨不得撕了他的太子,對著李虎說道:“你現在認輸的話,我也不讓你去我府門口跪一個時辰了。畢竟是侯府的公子,還是有幾分體面在的,在這里給我磕三個頭就可以了。”
李虎看著顧川說道:“平安侯府和定南侯府世代故交……”
顧川點燃了火折子。
“我磕!”
李虎毫不猶豫的跪在地上,對著顧川就是‘咣咣咣’三個響頭。
此時他的也顧不得自己的體面,這個南方來的混蛋連太子的體面都不給,他的體面更不會在意了。如果不老實的磕頭,顧川真的會直接用鳥銃在他頭上留一個窟窿。
太子此時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看向李虎的目光都透露出些許陰冷。仿佛這頭不是李虎磕的,而是太子自己給顧川跪了。
太子的那些陪讀臉上的表情也都很精彩,但沒有人在此時再出言挑釁,只是靜靜的等著太子的應對。
“今日的經義講學已經結束了,孤累了,便不留你們在府上了。”太子轉身離開。
他的應對方式讓那些陪讀有些失望,太子也是君,怎么能對一個臣逃避。
顧川不管這些人是怎么想的,拿著自己的鳥銃離開。
離開太子府,坐在馬車上,顧川對車夫吩咐道:“去我舅舅家。”
……
“你得罪了儲君,可想過將來如何在大虞立足?”李策品著茶,悠哉的看顧川。
“也只是儲君而已,除了儲君這個身份,太子還有什么能讓我忌憚的,他還能對我出手嗎?”顧川倒是不在意。
現在海防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定南侯擔任水師元帥,總領水師籌建的全部事宜。
顧川這個定南侯獨子,只要不是大庭廣眾下毆打太子,誰會怪罪他。
而且,
“他現在是儲君,未來可不一定能登大位。”顧川說道。
明末時期,軍閥混戰,大虞太祖橫空出世一統天下,將南下的異族趕殺殆盡,并擴張了華夏領土。現在的皇帝,已經是大虞朝的第五位皇帝了。
這位皇帝如今春秋鼎盛,子嗣眾多,唯一可惜的就是皇后一直無出,讓他的那些皇子們各個野心勃勃。
此時皇帝推出來一個沒有后族相助的太子,不過是立出一個靶子罷了,還真想著能當皇帝啊。
李策放下茶杯,淡淡的說道:“太子畢竟是太子,占著大義的名分還是很便宜的。”
只是一個大義的名分,已經為太子吸引了不少的追隨者。雖然很多人知道太子是皇帝推出來的靶子,但這塊肥肉還是讓人忍不住的想去投資。
“太子絕對不可能的。”顧川自信的說道。
“雖然沒有和當今見過,但我觀這幾年的政令和皇帝的行為,太子絕對不得善終。朝中的勛貴太多了,已經多到阻礙朝廷發展的地步了。
但這些勛貴不是開國元勛之后,就是跟隨太上皇北伐草原的功臣,皇帝也不能無緣無故的清掃了他們啊。”
顧川笑了,說道:“所以當然要讓他們犯下大罪啊,最大的罪莫過于是謀反了。謀反也是需要一個由頭的,太子就是最好的由頭啊。”
他這個時候和太子你好我好,等太子出事的時候就大事不好了。
到時候水師組建完成,定南侯府可是權勢滔天,皇帝肯定不會坐視一個遠離都中的勢力如此強盛。
李策用危險的眼神撇了顧川一眼,你是真的敢想。
雖說天家無情,但畢竟虎毒不食子,皇帝再如何也不會把自己的兒子推向死路。
“皇帝雖刻薄寡恩,但也沒你說的那么夸張。”李策說道。
“凡事要往最壞的方向去想嘛。”顧川說道。
他一個人在都中孤苦無依,備受欺凌,把別人想的壞一點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嘛。
“那你認為,皇帝讓你給太子當陪讀,也是為了將來鏟除權勢滔天的定南侯府?”李策問道。
“可能有那個心思。”顧川說道。
李策順著顧川的思路想了想,皇帝會逼迫大臣謀反嗎?會逼死自己的兒子嗎?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是有著前車之鑒的,如果不是太上皇手里還有很多的權力,皇帝早就想逼死他了。
“那你如今惡了太子,不入太子一系,豈不是違了圣意?”李策說道。
顧川差點笑出來,皇帝想讓我死我就得死啊。
什么狗屁圣意,定南侯府是開國元勛之后,國朝危難之時又立了大功,是國朝的功臣。又不是皇帝的家奴,豈是皇帝想讓我死我就去死的?
“也不盡然。”顧川搖了搖頭。
“水師籌建完成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呢,如果定南侯府真的跟著太子反了,水師的籌建可能又要停滯了,皇帝可等不起。”
李策是一個直臣,不會揣摩上意,只認為顧川揣摩的還挺有道理。
“皇帝還是不希望我這么快就死的,這次惡了太子才算是正合皇帝心思,皇帝沒準要不了多久就會賞賜我呢。”顧川笑著說道。
李策冷冷一笑道:“那皇帝讓你去給太子當陪讀做什么?”
“當然是單純的讀書啊。”
沒有這個由頭,皇帝怎么讓我進京。我不進京,他怎么放心定南侯在南方有那么大的權勢,放心他整建水軍。
而且他是太子陪讀,如果太子真的造反了,顧川也真的沒有參與進去,但是可以莫須有啊。
等皇帝打算鏟除定南侯府的時候,這個太子陪讀的身份就派上用場了。
“老爺,賈府的人來請顧大爺回去。”一老奴在書房的門外說道。
李策扭頭看向門外說道:“找他回去做甚?”
“說是皇帝降下了賞賜,讓顧大爺去謝恩。”
李策狐疑的看著顧川,真的讓他說對了,皇帝果真降下了賞賜。顧川依舊不緊不慢的品茶,顯然是早有預料。
“你猜對了。”李策說道。
“這不是猜,是算。”顧川糾正道。
李策突然一笑,說道:“你父親曾說過你像嚴世蕃,我當時并不這么覺得,現在倒是感覺你像極了嚴世蕃。”
當時他只知道顧川貪財,其他的和嚴世蕃相差巨大,沒想到如今顧川進了都中讓他感覺確實是嚴世蕃在世。
嚴世蕃?我?
我可沒有那么大的肩膀,能扛得住那兩都一十三行省。
“不過是父親的玩笑話罷了,舅舅何必當真。”顧川說道。
“玩笑話?”李策冷笑一聲。
嚴世蕃貪財好色,顧川也貪財好色。嚴世蕃擅揣摩上意,顧川也是其中好手,將皇帝的心思揣測的幾乎絲毫不差。嚴世蕃好玩弄權術,此時的顧川已經有這樣的影子了。
嚴世蕃說過‘就連皇帝的兒子都要給他孝敬’,顧川更厲害,對太子說‘區區太子,憑何罰我’。
嚴世蕃囂張跋扈,顧川也第一次去太子府就逼迫平安侯嫡長子磕頭,比嚴世蕃還跋扈。
他和嚴世蕃的差別,就差一個當內閣首輔的爹了。
“顧川,揣摩上意和玩弄權術畢竟是小道,萬萬不可沉迷其中。”李策勸誡道。
嚴世蕃的下場可并不好。
“外甥知道。”
見顧川臉上確實恭謹,李策說道:“如今朝中大臣想要入閣,必然是要在禮部任職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內閣禮絕百官。龐尚書乃當世大儒,又是朝廷干臣,入閣之事已經十拿九穩。
你如今算是他的學生,應多向他學習治國之能。今日你太唐突了,惡了龐尚書。”
顧川不解道:“我何時惡了龐尚書?”
李策有些惱怒,你都直接把人給氣走了還不算惡了龐尚書?
滿朝誰不知道龐尚書的性子極好,即便是你當面唾棄他也不會動怒。可自己這個外甥了不得,直接把人給氣走了。
“我可是專門調查了龐尚書的喜好,才特意在課堂上裝睡,然后說出那番驚世駭俗的言論的。”顧川說道。
李策被氣笑了,他可沒聽說過龐尚書喜歡不上進且門口胡言的學生。
“你快去領賞謝恩吧,不要讓宮里的人等急了。”李策說道。
“嗯。”顧川點了點頭,后又說道:“如今我自絕于太子一系,但畢竟還是太子的陪讀要去太子府上讀書。我一個人的話難免會被欺負了,所以我想讓表兄陪我一起去。”
“滾滾滾!”李策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跟著顧川瞎混。
皇帝刻薄寡恩,顧川能將皇帝的心思揣摩的那么明白,也是因為顧川也是一個薄情寡恩的人,他可不想自己的兒子被顧川利用了去。
“既然舅舅不愿,我也不勉強。不過舅舅還是要在朝中走動一下關系,組建水師可是需要大量的銀子的,戶部可不能再拖了。”顧川說道。
李策冷著臉說道:“我是吏部的官,戶部的事情可做不了主。”
“還請舅舅費心,和外祖父的那些學生們走動走動。”顧川說道。
留下來的關系不走動的話,遲早會沒的。
文臣的關系,疏遠的比勛貴們快多了。
“知道了,不過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現在朝廷方方面面都需要銀子,要加強海防組建水師的是皇帝,但太上皇可不這么想。”李策說道。
太上皇雖然退位,但沒有交權。
他老人家更注重北邊的草原,對沿海一帶并不在意。皇帝倒是和太上皇不同,認為海防為重中之重,兩皇沒少展開較量。
現在朝廷的銀子本就不多,能分給水師的就更少了。
……
“平白無故的,皇帝怎么給川哥兒賞賜?”
賈府,王夫人看著院子里的幾個箱子,好奇的問道。
賈母笑著說道:“川哥兒是個討人喜歡的,太子府那地方能直達天聽。肯定是皇帝聽川哥兒做了什么事情,對他喜歡才賜下了這些。”
“川哥兒確實是哥討喜的。”王夫人想著那顆珊瑚,贊同的說了一句。
不過,就算是川哥兒再討喜,也比不上她家寶玉。
川哥兒都能被皇帝恩賜這么多東西,如果寶玉也去太子府讀書的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