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省親
- 紅樓:朕是忠臣
- 我不是菜狗
- 2063字
- 2024-10-27 21:32:41
賈府壽宴的氛圍一直很奇怪。
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賈赦都怕兩伙人打起來。
好在雙方都比較克制,顧川自詡為文明人,不會直接動手動腳。牛繼宗的頭上還懸著顧川的一把劍呢,也不敢鬧的太僵。
說實話,牛繼宗現在也有些后悔,感覺不應該招惹顧川的。
定南侯本來就不是什么小門小戶,在開國一脈中都有些關系,文官中也有親朋。現在眼瞅著又要起勢,剛才確實是失了智了。
雙方的沖突,讓前院的宴席氛圍比較尷尬,后宅也是一樣,雖然不停的說著吉祥話,但心思都在前院那里。
好在壽宴還是安穩的過去了,牛繼宗沒有找事,顧川也沒有做什么。
壽宴結束,賈赦擦了擦額頭的汗,對著賈政不滿的說道:“這個牛繼宗腦子是牛給踢了嗎?在我賈府落川哥兒的面子。”
顧川和賈府親近,這是都中的勛貴們都清楚的。
但牛繼宗可是絲毫沒有在乎賈府的臉面。
賈政點了點頭說道:“好在川哥兒是個識大體的,沒有發作起來,不然老太太的壽宴確實不好看了。”
……
顧川剛回自家的宅子,就遇到等在那里的李策。
“舅舅怎么來了?”
“你從賈府出來就去了張首輔的宅子?”李策反問道。
“嗯。”顧川點了點頭。
李策不滿的看著顧川說道:“你是打算讓張安給你出氣?有我這個親舅舅不找,去找一個沒什么關系的張安?以為我一個小小的吏部侍郎,給你出不了氣不成?
我一個學生在大理寺,里面可有不少鎮國公府做下的案子。雖然對付不了牛繼宗,但他兒子肯定是要被發落的。”
顧川心里一暖,果然還是自家舅舅心疼自己。
“果然還是舅舅靠得住,在賈府的時候,平時川哥兒川哥兒叫的比誰都親的賈赦賈政可都沒幫我說一句話。”
“少給我扯這些,說你找張安去做了什么?”李策挑著眉問道。
顧川扶著李策的胳膊進府,邊走邊說道:“我找張首輔也不是為了對付牛繼宗,人家堂堂國公府,我一個小侯爵的世子怎么敢報復他啊。
之前我要了工部一個郎中的位置,肯定是得罪了張首輔了,所以我是去向他道歉的。好在宰相肚里能撐船,首輔也沒有怪罪我,還夸了我幾句呢。”
李策撇了顧川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你小子一肚子的壞水,報仇不隔夜。牛繼宗得罪了你還能好過,開國一脈早就不復從前了,現在收拾他們費不了多大的力氣。”
現在難對付的是那些新貴,大權在握,上面還有一個太上皇撐腰。
開國一脈是娘不疼爹不愛,太上皇有新貴,皇帝也想扶持王子騰這些自己的親信看不上開國一脈,把他們當工具用,恨不得吸干他們的最后一滴血。
原本手里掌管的權力早就去的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多年的親舊人脈,只能縮著等待未來可能起勢的機會。
“咳咳,畢竟是國公府的門第,我一個小子不太敢得罪他們。但我好歹也是侯爵的世子,不能忒窩囊了。所以我決定簡單的報復一下他們,讓他們出出血,國公府傳承數代,想來肯定是不會差銀子的。”顧川笑著說道。
“你做了什么?”李策問道。
“皇帝后宮嬪妃眾多,且大多都是那些勛貴豪族的。那些妃嬪入了皇宮就沒有多少機會和娘家人見面了,一個人在宮里太可憐了。
我這個當晚輩的不忍心,所以請張首輔去皇帝那里請愿,希望能讓后宮的妃嬪回家省親,甚至是能在娘家過夜……”
“不妥,后宮的妃嬪怎么能在宮外過夜?”李策皺著眉頭說道。
這樣的舉動,肯定會影響后妃們的聲譽。
頂著殺頭的罪名,民間都非常熱衷于傳播一些所謂的宮廷密聞。現在讓那些后妃能在外面過夜,不又給他們提供了思路嗎。
“有什么不妥的,在自己的娘家住一晚怎么了。在他們的府里修一個專門供皇妃住的院子,伺候守衛的都是宮里的人,誰還能說嘴?只是進了宮的皇妃畢竟和還未出閣的時候不同了,住的地方必然得是皇家的規格。
給皇家修院子,那自然是需要工部的人來。至于修院子的錢,皇妃畢竟也住不了幾次,也不能讓修好的院子空著,所以還是娘家人的住。能讓他們住皇妃規格的院子,已經是皇恩浩蕩了。”顧川說道。
李策鎖著眉頭思索。
以他對皇帝的了解,這其實可行。
工部有多少齷齪,李策也是知道的。只要是到了他們手里的工程,肯定被上下其手不知道要撈多少銀子。
朝廷和皇家的錢他們都敢動手,更不要說是那些勛貴們的錢了。
而且朝廷缺錢,讓工部去給那些勛貴們修院子給朝廷增加一個進項,皇帝肯定是愿意的。而且讓后妃回娘家省親,本就是彰顯了皇帝的皇恩浩蕩。
面子和里子都有,皇帝很難不同意。
“你是怎么說服張首輔的?”李策問道。
“我在工部就占著一個郎中,里面還有尚書、侍郎和其余三個郎中呢。”顧川說道。
張首輔坐在朝廷最大黨派的首腦,工部的人肯定比顧川的多。多一份進項,誰不樂意啊。
“那也沒必要專門去請張安上奏皇帝,你之前彈劾的李泰是他的學生,你去見他難免被輕慢。有這些事可以交給我,我幫你上奏皇帝。”李策說道。
“可是皇帝不喜歡舅舅你啊。”顧川笑著說道。
你那臭脾氣,也就我這個當外甥的能容忍了。
而且他找張首輔也是為了把握大一些,首輔的意見皇帝才能更重視。
李策的臉一黑,皇帝和太上皇都不喜歡他。因為他幾次當著朝臣的面噴過皇帝和太上皇,讓皇帝對他非常的著惱。
本來以他李家的人脈,再加上他這些年的政績,當一個吏部尚書是不過分的。但皇帝不同意,每次關于吏部尚書的廷推都有他,但皇帝從來不選他。
所以,他只能以吏部侍郎之職,行吏部尚書之事,讓他的上司吏部尚書非常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