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控制與制度設計(微課版)
- 袁小勇 孟紅兵主編
- 1441字
- 2024-10-14 16:31:25
第三節 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
一、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歷程
2001年1月,證監會出臺了《內部控制執行》,這是我國內部控制發展的起點。2001—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中注協、銀監會、上交所、深交所、國資委等部門相繼出臺各種制度,我國的內部控制體系尚未統一,有些制度之間有沖突。同樣,在企業中也會出現相沖突的制度,降低企業效率,進而引起內部控制體系失效。
2008年5月22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頒發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該規范被譽為“中國的科學法案”。至此,我國的內部控制體系從理論到行為達成統一。
2011年,政府要求在境外上市的國內公司采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2年,政府要求在中國主板上市的公司采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于2008年由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頒布;2010年五部委又頒布了18項配套指引,包括應用指引、評價指引、審計指引。
微課堂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解讀
應用指引的核心是指導企業設計具體業務的內部控制,也是整個配套指引的核心。
評價指引用于企業管理層的自我評價,對于上市公司的年報都要求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部分。
審計指引用于指導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構成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見圖1-5)。

圖1-5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內容框架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發展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行政事業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啟動階段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八項規定”的提出,客觀上要求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建章立制,以規范調研、會議、出訪及住房等管理過程,實現單位經費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2013年,我國相繼出臺《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發〔2013〕13號),《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財行〔2013〕516號),《中央和國家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財行〔2013〕523號),《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財行〔2013〕531號)等政策法規。這些政策法規均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強化資金管控、規范經費管理。
財政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以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包括總則、風險評估和控制方法、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附則等六部分內容。
第二個階段:提速階段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相關精神,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全面有效實施,財政部于2015年12月發布《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要求所有單位于2016年年底全部完成內部控制規范實施工作。
2016年7月,財政部發布《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財會〔2016〕11號),通過“以評促建”的方式推動各單位于2016年年底前如期完成內部控制建設工作。
2017年1月,財政部發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財會〔2017〕1號),要求各單位對年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實際情況及取得的成效進行報告。該制度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 網店運營實務(第3版·慕課版)
- 現代通信技術概論(第4版)
-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
- 數字化服裝設計:三維人體建模與虛擬縫合試衣技術
- 生物化學(第二版)
- 3ds Max&Vray&Photoshop室內裝修效果圖表現技法
- 2019年山東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網絡安全與管理
- 經濟師《建筑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10小時視頻講解】
- 2019年北京市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會計學原理學習輔導書(第三版)
- 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指導
- 國際結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722基礎俄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新聞報道學(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研究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