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紅巾大帥毛貴
- 元末:從朱元璋侄子開始當皇帝
- 藍瑪苔原
- 2037字
- 2024-10-10 09:56:19
朱文正第一次進城。
一路上,東張西望,很是好奇。
在打聽了好幾個路人之后,他才找到鐘離縣西市的位置。
鐘離縣是安豐路濠州府下面的一個縣,西市這里,聚集了四鄰八鄉的商客和鄉人,除了流動的攤子外,周圍還有固定的商鋪,看上去甚是繁華。
這情形,和后世的農貿市場大同小異,倒讓朱文正有回到穿越前的感覺。
朱文正要賣野兔、竹貍,可以在流動攤位上擺攤,也可以賣給有鋪面的商家。
要是時間充裕,肯定是擺攤最合算。
但現在,朱文正要在申時初與劉繼祖會合,沒有多余的時間,只能將東西售賣給商家。
“小子,你可是要售賣?這里的商家,出價都不高,你去最東頭那家,康記商號,公平無欺,老朽保證,肯定讓你滿意。”
西市里,朱文正拎著野兔、竹貍,不可避免的引來注意,其中一個拄著拐杖的褐服老者,笑瞇瞇的喊道。
“康記,阿翁你姓康?”
朱文正看了老者一眼,瞧其相貌,高鼻深目,不像是漢人,但態度頗是和藹,似乎不像是壞人。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壞人也沒在臉上刻字,還是小心為妙。
“老朽姓康,祖上來自西域康國,現添為西市的管事,大家都喚我康翁,你去康記,就說是西市的康管事介紹來的,保證能賣個好價錢?”
老者敲了敲木杖,再次熱情的提醒。
眼前的農家小子,一看就是沒見過世面的。
這樣的鄉下人,好騙。
“哦。多謝康管事!”
朱文正“感激”的行了個揖,點點頭,挑著竹籠按照康管事的指示,往西市東頭的康記鋪子走去。
行至轉角處,趁著離開視線的機會,朱文正迅速的拐進了商鋪之間的小弄里面,然后幾個拐彎,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姓康的老家伙。
態度過于熱情。
一多半的可能,是托。
朱文正這等肥羊,要是真去了康記,估計連渣都剩不下來。
剛入城,就見識了人心險惡,朱文正心里一緊,也不再想著賣多高的價錢,竹籠里的這些野物,還是趕緊出手,才是正途。
要是在西市呆的時間長了,誰知道會不會還有第二個康管事。
想到這里,朱文正不再猶豫,找了一個人比較多的鋪子,進去之后,直接將竹籠往掌柜的面前一放.....。
“小哥錢拿好,我毛貴做生意,講究一個公平,童叟無欺,以后還有好東西,你盡管拿來。”
姓毛的掌柜笑容滿面,沖著朱文正說道。
一共二百三十一枚通寶銅錢,這位毛掌柜的見到是兔貍肉沒有變味,很是新鮮,很是高興,給的價錢要比西市的擺攤價高了一成。
“多謝毛掌柜,敢問,毛掌柜可是山東路茌平人氏?”
朱文正回了個禮,忍不住問道。
毛貴,這個名字,在元末紅巾軍中,可是平章一級的大人物。
眼前的這個毛掌柜,身材高大,氣度不凡,更兼性情寬宏,頗有豪杰俠士氣概,讓人一見,頓生好感。
若兩人是同一個人。
那真是巧了。
“小哥難不成去過茌平,去年的時候,大河發水決堤,田地房子,都被淹了,毛某領著一群鄉黨,南下討口飯吃.....。”
毛貴笑了笑,回答道。
這個鳳陽里來的少年郎,看似生活困苦,但談吐不俗,說起事情條理清晰,很有章法,假以時日,必是一方豪杰。
“毛掌柜,他日發達了,要謹防身邊好友,切切不能大意。”
朱文正抬頭,眼睛直視毛貴,一字一句說道。
如果這個毛貴,就是紅巾軍北伐時的那個東路軍主將,那提前警示,也是預留了一份人情。
“好友.....。”
毛貴一怔,喃喃自語。
朱文正這話,好似是提醒什么,但又太過籠統,讓毛貴不知這“好友”是誰。
韓山童、劉福通在穎州聚集信徒,準備起兵,在徐州,芝麻李、趙均用、彭二等人歃血同盟,也準備呼應。
毛貴是趙均用部下,這一次來鐘離縣,目的是招攬江淮一帶的好漢,卻沒想到,遇上了朱文正這個“變數”。
半個時辰后。
當朱文正從鋪子里出來時,懷里鼓鼓的,揣了鼓鼓的至元通寶,讓他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下安定下來。
手頭無錢。
心中不慌。
正當朱文正心里美滋滋的,想著趕緊去買了棉被、棉衣還有布鞋時,剛才那個姓康的色目管事,迎面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
“小子,倒是奸詐得緊,老夫叫你去康記,你竟敢不去.....。”
自詡見多識廣的西市康管事,看向朱文正的神色不善。
終日打雁。
卻不想被雁啄了眼。
這鄉下小子,竟然沒有上當。
“康管事是要強買強賣不成,我雖然初來西市,但也知道規矩,要是真去了康記,那才叫傻了?”
朱文正怒從心頭起,不客氣的拆穿了康管事的陰謀。
“小子,老夫是一片好心,你卻不識好歹,哼,哼,別以為老夫好欺負.....。”
康管事吹胡子瞪眼,柺杖敲得地上嘣嘣響。
說話間,一群閑漢已是聚攏過來,看他們的樣子,早就和康管事達成了默契,只要柺杖一敲,就過來滋事。
“想要以多為勝,小爺不慣了,大不了,拼一個魚死網破。”
朱文正冷笑一聲,心中殺意頓起。
兩世為人,他也看明白了。
這世道....。
人善被人欺。
馬善被人騎。
只有豁出去,才可能有活路。
“康老,這位小朋友,是毛某的兄弟.....。”
就在朱文正握緊了拳頭,要狠狠的照著康管事的老臉上打上去時,毛貴從鋪子里出來,朝著康管事一群人抱了抱拳,打起了圈場。
“哼,看在毛掌柜的面上,先饒了你小子,下一次,可別在西市出現了。”
康管事臉色難看,沉默了一會后,自找臺階離開。
毛貴這群山東來的漢子,在徐州、曹州一帶很有勢力,同時,又是漕幫的人,敢拼命。
康管事的背后,雖然是蒙古人,鐘離的達魯花赤也站在他這一邊,但能不得罪漕幫的人,還是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