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4章 開墾!種田!

得到朝廷身份后,劉遵第一件事就是寫信給郭璞。

多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多一份安全感。而且郭璞空有一身才華,卻郁郁不得志,以方士來做包裝,也掩蓋了其他能力的展現(xiàn)。劉遵再不找他,王敦就要強迫郭璞當(dāng)他的幕佐了。

郭璞之前因為母喪而去職,在暨陽守孝,過來要一段時間。劉遵想不到郭璞推托的理由。

又過了幾天,靳月光帶著劉安,還有豫州的大批鄉(xiāng)親來到了襄陽。

一路上由呼延博帶兵保護,而段文鴦則回了豫州支援。

靳月光看上去消瘦了幾分,看來長途跋涉并不容易。

“按夫君安排,隨行的百姓有不少決定安居在南陽郡,如今抵達的有一萬余戶。”

劉遵松了一口氣,前些日子他擔(dān)心戰(zhàn)事再起,會殃及池魚。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先將百姓轉(zhuǎn)移至此。

畢竟王敦再怎樣也不可能對百姓下手,而落入后趙手中就難說了。

呼延博許久沒見劉遵,眼神竟然有點激動。兩人情不自禁熱烈擁抱,呼延博神情有點落寞,說韓據(jù)有點不尋常,好像求戰(zhàn)之心過于強烈。

劉遵只好安慰他說:“段文鴦已經(jīng)火速趕回豫州,有他在,沒事的。”

呼延博點了點頭,段文鴦在豫州這種平原的地勢,能更好發(fā)揮他的能力。

其實劉遵讓呼延博過來,除了沿途保護以防山賊劫匪之外,襄陽商路眾多,匈奴等各族商人也在此開辟商路,劉遵想讓呼延博繼續(xù)發(fā)展他的商隊。

段文鴦的鮮卑人面孔已經(jīng)在“驅(qū)虎吞狼”時發(fā)揮了作用,雖然西邊的吐谷渾也屬于鮮卑族,但考慮這些太長遠了點。

回府邸的路上,靳月光一直說個不停,看來她有很多話無人分享,心里憋得慌。

劉安也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對沿途的事物非常好奇。

劉遵抱起兒子,忍不住親了一口粉嫩的臉龐。

穿越前他還是單身狗,沒體會過家長的“雞娃”焦慮。

“這年頭學(xué)什么詩詞歌賦,我看應(yīng)該先學(xué)會打架。”

一大串武俠小說的招式在劉遵腦海閃過,他抬頭看了看天空,“好想看網(wǎng)文吶,不知道三戒大師開新書了沒有。”

可惜劉遵沒多少時間享受天倫之樂。第二天,他就要對軍府的人員進行調(diào)整和安排。

劉遵現(xiàn)時沒有廣義上的開府,即所謂“開府儀同三司”,但加了軍號,也有設(shè)置軍府的權(quán)力。

可以置長史、司馬各一人,秩千石;主簿,功曹史,門下督,錄事,兵鎧士賊曹,營軍、刺奸、帳下都督,功曹書佐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劉遵人生地不熟,也落得清閑,大部分延用了甘卓原有的班底。將重心放在最主要的幾個職位上就好了。

長史類似于幕僚長或者首席軍師,何無忌此次穩(wěn)定民心,讓劉遵順利過渡,自然讓他來擔(dān)任。

司馬是管理馬匹等軍事要務(wù),要參與戰(zhàn)事,由秦康擔(dān)任。

主簿主要是管理軍府日常事務(wù),這個位置空了出來,劉遵正是打算安排給郭璞。

按史書記載,王敦給郭璞的官職是記室參軍,就是平時掌管一些文書,準(zhǔn)備打仗時讓郭璞算上幾卦。作用和地位與主簿無法相提并論。

以司馬承為例,他以虞悝為府長史,虞望為司馬,主簿有鄧騫和桓雄。

祖渙也要回豫州了,劉遵和他依依惜別,一直送到襄陽城外。

接下來就是治理襄陽。劉遵覺得思路不外乎農(nóng)業(yè)與商業(yè)。

第一步自然是組織流民包括遷徙來的百姓進行屯田。

其實梁州地廣人稀,適合搞均田制,但現(xiàn)在不是合適的時機。

一是容易得罪本地豪族,二是他還要依靠這些北人的思鄉(xiāng)之心,過早施行這種將人口固定下來的措施,不利于北伐。

劉遵不想給自己上這樣的強度。步子邁太大了,容易拉傷腹股溝。

何無忌很快就列出了適合屯田之地,顯然這是甘卓早就計劃好的。

劉遵沒有沉思多久,這套操作他在祖逖尚在時,跟著學(xué)習(xí)已經(jīng)熟悉了不少。那時的豫州,除了靠塢堡助糧和朝廷偶爾的支援,大部分糧食就是靠自己解決。

而且與豫州、冀州相比,在襄陽附近屯田要簡單得多,因為收獲季節(jié)不需要防備外敵劫掠。

“既然如此,不妨就且田且守。先計出都督府非臨敵之軍數(shù)量。”

劉遵說完,在地圖上畫出數(shù)處地點,“這幾處地方臨江,地勢也較平坦,適宜先開墾,作為軍屯。”

“此外,豫州隨行百姓之中,熟悉農(nóng)桑耕種者甚多”,劉遵又畫了一處地點,“讓其在此處開墾,課稅減半,則可供其取用。”

何無忌沉思一戶,開口道:“如此一來,恐怕會引起豪族不滿,也會讓其他流民爭先涌入。”

劉遵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讓何無忌細看這幾個地方的位置。原來要到豫州這塊開墾之地,必經(jīng)之地均為軍屯。

這是劉遵將祖逖那一套“安軍屯以御其外,谷將熟,賊果至,丁夫戰(zhàn)于外,老弱獲于內(nèi)”的方法搬了過來。

“那豈不是會引起其他流民不滿?”

劉遵胸有成竹地說:“其他流民若想分一杯羹,只要經(jīng)過農(nóng)桑指導(dǎo),及格了自然可以參與。”

“若然技藝未純熟,亦可投身興修水利之中。我見襄陽附近有數(shù)處舊有水壩已失修多年,等過一段時間有存糧了,以糧食為酬募集流民,如此亦可提高灌溉范圍,可謂一舉兩得也。”

何無忌想起在周慮處抄獲的錢財,正好也可拿來作工錢之用,于是向劉遵提出。

劉遵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想不到身前之人對“以工代賑”理解得挺快。如今糧食就等同于錢,大量軍屯積累了糧食,可以拿來給流民發(fā)工錢。流民有生計了,就不用被迫賣身到豪族里。

至于下一步,到時再見招拆招吧。

這和甘卓的思路其實沒多大區(qū)別,改進之處在于先確保了襄陽城的守備足夠,其次是甘卓沒有周慮的這些“啟動資金”。

甚至在危急時,豫州這些百姓能改編成數(shù)千人的武裝流民,與胡人打了這么久交道,組織度早就鍛煉出來了。

幾天之后,劉遵也親自參與開墾。短褐長褲,頭戴草帽的劉遵在地里揮汗如雨。雜草叢生的地里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現(xiàn)在,劉遵就要把這些力量開發(fā)出來。

他回想起祖逖“躬自儉約,勸督農(nóng)桑,子弟耕耘,負擔(dān)樵薪“的情景,頓時覺得更有干勁了。

身體力行或許是調(diào)動士兵積極性的最好辦法,士兵們見劉遵也帶頭耕耘,自然沒有懈怠的理由。

襄陽的種田工作熱火朝天地開展了起來。

有軍糧了說話才能硬氣,以工代賑只是暫時性的救濟措施。以后,劉遵還要拿襄陽這塊試驗田做很多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衡阳市| 长顺县| 定西市| 临城县| 铜鼓县| 开封市| 色达县| 剑阁县| 潮州市| 兰考县| 湘潭县| 英山县| 利津县| 罗山县| 通渭县| 兴业县| 临泽县| 新乡县| 普兰店市| 安仁县| 阿合奇县| 潞西市| 平泉县| 新蔡县| 凤庆县| 金沙县| 仙桃市| 东宁县| 通海县| 平乡县| 闵行区| 当阳市| 龙里县| 永登县| 东丽区| 正蓝旗| 岳西县| 蕲春县| 修武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