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0章 收買人心

襄陽連接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幾條水路和陸路在此處交會,自春秋以來就是溝通南北、承東啟西的重要樞紐,因此在軍事上有極高的地理價值。

楚國曾經在江陵之地定都400多年,其北上與諸雄爭霸,大多數走的就是襄陽所在的鄂西山地,這條陸路被稱作“荊襄道”。

如司馬懿所說:“襄陽水路之沖、御寇要害,不可棄也。”

具體到襄陽周邊地理,襄陽城面向漢水、背靠峴山,峴山即傳說中伏羲死后所葬之處。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余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

四面都有屏障的地理環境,使襄陽便于設防,而極為不利于車騎及大軍行動。

樊城與襄陽隔江相對,川流之湍急,難以強渡。漢水自襄陽城東向南曲折,從山嶺之間穿過,順流而下,至石門進入江漢平原。

由于占據險要地利,歷史上守襄樊者屢次挫敗來犯強敵。但也有因此而失守的戰役,最著名的當屬關羽水淹七軍。

當時關羽圍困曹仁于樊城,曹操讓于禁和龐德帶兵前往救援,這些援兵駐扎在樊城北面。

結果秋八月的天氣,漢水連續下了十幾天大雨,“漢水溢流,害民人”。關羽乘機發起猛烈攻勢,于禁只好被迫投降,龐德則被關羽所殺。

至于關羽派人堵住各處水口,然后決堤的操作,那是《三國演義》里的情節。

段文鴦隨何無忌騎馬來到城郊,思緒也回到了眼前。

這幾天他沒睡幾個時辰,為了安全起見,襄陽城附近的環境他也在盡快了解中。

由于襄陽附近環境優越,利于墾殖,甘卓顯然是想盡快償還豪族的糧食,迫不得已讓士兵出城屯田。結果這給了周慮可乘之機。

“戰火一開,上萬士兵及后勤每人每日便要比平時多消耗糧食;一萬兵卒一個月便足足要多用千石軍糧。軍務瑣事,豈能不讓人過慮。”

何無忌說完了襄陽周邊情況,也感嘆了幾句。

兩千勁卒見何無忌帶著三百鐵騎前來,都停下了手上工作。三十幾名身材健壯的士兵圍了上來,指著何無忌鼻子就罵:

“好哇,老子就說甘將軍怎么會讓我們來屯田。平時就算了,現在王敦那逆賊都殺到建康城了,我們還在這里屯田,原來是你小子在背后搞鬼!”

其他士兵見段文鴦的騎兵都是匈奴面孔,更加斷定何無忌私通外敵,出賣了甘卓。

幾名士兵拿起鋤頭就往何無忌身上砍去。

何無忌正想躲到段文鴦身后,但見段文鴦動作極快地伸出馬槊一隔,幾把鋤頭的來勢瞬間被止住。

他再發力往前一推,為首的幾名士兵只覺得一股強勁往身上涌,一時站立不住,往后退了好幾步。

這幾名士兵心中一驚,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兩千士兵分成了兩截,圍上來的士兵越來越多,其他的則去了拿武器,局勢眼看就要失控。

此時,參軍孫雙終于匆匆趕到,他正是甘卓任命來監督屯田的。孫雙從王敦處回來后,也在出征的船艦之上,段文鴦痛陳王敦劣跡時,他也在場。

孫雙見情況不對,立刻抽出佩刀,惡狠狠地說:“怎么了,一個個的想造反了是不是?!還不趕緊給我回去!”

士兵本來已經擺好了架勢,被孫雙一喝,還是老實了起來,但也沒有回到田里,似乎是在等一個說法。

何無忌覺得不太對勁:城郊距離襄陽城說近不近,說遠不遠,城里發生這么大的事情,雖然說很快就平息了,還貼了安民告示,但孫雙沒可能一點動靜都沒觀察到——

起碼驚慌逃竄的流民就會經過此處。

但若是孫雙也出賣了甘卓,他應該趕回城里才對。

留在此地,除非有別的目的…

孫雙客氣地叫了幾聲何無忌,見后者神情恍惚沒有回應,他索性問起段文鴦事情的來龍去脈。

段文鴦剛說到甘卬極有可能是細作,孫雙驚呼一聲,語速飛快地說:“甘卬就在此地!”

何無忌此時也大呼起來,他見遠處有一人正拔腿狂奔,看那身影就和甘卬有幾分相似。

段文鴦望向何無忌所指的方向,也沒問是什么人,帶著一百騎兵就沖了過去。

那人縱使跑得再快,也不可能比得上段文鴦的良駒。后者幾下功夫就把這人抓了回來。

孫雙沒有說謊,這人就是甘卬。

何無忌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甘卬必定是巧言令色一番,想孫雙領兵回去與段文鴦交戰。就算打不贏,起碼自相殘殺起來。

不得不說,走狗里面甘卬也是屬于盡心盡力的那等。

甘卬被綁在樹上,哭喪著臉。被段文鴦嚇了幾下,他把之前的所作所為統統講了出來。

孫雙說:“我就知道是甘卬與周慮勾結,想謀害甘將軍。這小子見城里貼滿告示,竟然還敢過來,真是不知死活!”

何無忌心想,這么多早知道,也沒見你帶兵回城救援。不過好歹是控制住了甘卬,也算有功勞。

剛才還以為段文鴦是敵寇的士兵們現在非常踴躍,說了許多懲治甘卬的法子。

段文鴦讓何無忌和孫雙兩人自行處理,自己則在一旁研究起星象來。

劉遵讓段文鴦表現得高深莫測,讓人捉摸不透,他執行得很徹底。

段文鴦沒有讓何無忌派人來通知,而是自己領兵前來,為的是親自觀察這些老兵對甘卓的忠誠。與文官打交道他覺得頭疼,治軍之道他多得很。

甘卬最終被士兵射成了箭豬,死狀慘不忍睹。

帶完這兩千士兵回城后,段文鴦把甘卬的頭顱也懸掛在城門上,還把節令給了何無忌,讓他也把湖陂的士兵叫回來。

祖渙的士兵已經把守住了各個城門,叛變的將領早就被段文鴦殺掉,將領手下的士兵,段文鴦讓何無忌依照律例來處理。

所有在外的士兵都回來以后,襄陽城現時有五千多士兵,就算世家召集佃農前來生事,也足以自保。不過還沒經過整編,段文鴦沒算完全放心。

劉遵的聯軍還沒回到襄陽,段文鴦主動提出為甘卓安排葬禮,甘卓的幾個兒子自然也同日入葬。

段文鴦沒有劉遵那么多花花腸子,純粹就是覺得甘卓受百姓愛戴,應該有個體面的收場。

甘卓是丹陽人,祖籍巴郡。巴郡此時屬于益州,被成漢蠶食得只有一小塊,因此甘卓的家屬對葬在襄陽也沒有太多意見。

何無忌不知道段文鴦內心的想法,心里只暗暗覺得此人頗識收買人心,看來劉遵更不容小覷。

襄陽城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長沙的激戰也到了最后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柞水县| 渭南市| 咸丰县| 鞍山市| 南川市| 顺平县| 平和县| 会同县| 民乐县| 海兴县| 德兴市| 哈巴河县| 都兰县| 金秀| 昭通市| 曲靖市| 浦县| 江陵县| 漯河市| 东兴市| 常熟市| 清苑县| 江孜县| 江北区| 松潘县| 浏阳市| 耿马| 乐陵市| 铅山县| 会东县| 图片| 綦江县| 安新县| 吉林省| 玉溪市| 收藏| 鹰潭市| 红桥区| 武义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