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高規格接待
- 港島之王:娛樂開局招莉智為秘書
- 北箋笙
- 2871字
- 2024-11-21 11:47:09
劉建國努力壓抑住心里的激動:“李先生有一個10萬畝的建設大項目,想交給設計院和建設工程公司。他等項目確定后,就會啟程回國。”
何副部盡管是高官,但還是被震驚了一下:“你說什么?李小朋友有個10萬畝的建設項目?”
“是的,那片地皮我去看過了,就是港島沙尾角,和深城的沙頭角隔河相望。”劉建國將李廷遠和他說的信息,全部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李先生說打算投資50個億,將那片地方建設成一個集海運碼頭,貨運周轉、產業園……”
何副部聽完之后,再次震驚了一下:“好大的手筆,李小朋友的身份,你可調查清楚了?”
“暫時只知道他辦環球報以后的一切,至于之前的一切,都還沒有調查清楚。”劉建國停頓了一下:
“不過,我還查出一件事。
前段時間,他購買了原油期貨后的第二天,椰棗國就轟炸了波斯國,兩伊戰爭爆發。
這導致國際原油期貨開始飆升,等到一個星期瘋狂上漲3倍時,他就拋售了手中的原油合約。
單單只是這一次,他獲利上百億。”
“看來咱們那個李小朋友,還是一個投資高手啊。”何副部一直對李廷遠的實力,持保留態度。
此刻,他再也沒有任何擔心了:“你轉告李小朋友,我會盡快安排設計院和建設工程公司,派精兵良將前往港島。”
“好。”劉建國接著又開始匯報李廷遠的行程:“李先生這次回國,主要的行程有三個地方。
首先去京都接收光刻機項目。
而后回來的時候,去宜城的方橋鎮,看看祖輩的一些故親。
最后,去深城考察一下,準備將光刻機項目在深城投建……”
“你要多多關注李小朋友。”何副部聽完匯報后,就掛斷了電話。
得知李廷遠要來,他是真的松了口氣。
畢竟,光刻機項目已經上達了老領導,要是虎頭蛇尾,誰的面子都不好看。
如今,又有了一個意外之喜。
那就是10萬畝的建設大項目,這一項工程如果拿下,起碼得為國家賺幾個億的外匯。
如今的國家外匯儲備,也不過區區20億。
這一個項目就能增收幾個億,說這項目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也一點都不為過。
他權衡了一下,先安排建設工程公司和設計院的同志,馬上啟程去港島后,又急匆匆的趕到了紫金山。
等了半個小時,才走進老領導的辦公室,將李廷遠的項目,以及他決定回國的事情,都一一說了一遍。
“好啊,李小朋友是真為祖國的建設發展上心了。”老領導面露喜色:
“這是好事啊,你立即通知建設工程公司和設計院,派一批專家前往港島。
除了要將這個項目拿下之外,還要讓李小朋友滿意。
只有雙贏,才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我們可不能因為他心懷祖國,就索求無度。”
“建設工程公司和設計院的同志,我已經安排他們去港島了。”何副部一臉嚴肅認真:“這個項目我會親自把關的。”
“嗯。”老領導又吩咐道:“李小朋友不但是第一個來祖國投資的外商,也是心懷祖國的愛國僑胞,你們一定要好好接待。
等他到了京都,我也見見他。”
何副部沒有想到,老領導居然如此重視李廷遠,竟然要親自接見,這個規格可有些高啊。
這讓他也不得不重視起來:“老領導放心,我一定遵從您的指示,安排好接待工作。
除了安排得力干警,跟隨在李廷遠同志身邊,保護他的安全外。
我也會親自陪同,以高規格接待,讓李廷遠同志感受到祖國的熱情,讓他賓至如歸。”
“嗯。”老領導滿意的點頭:“李廷遠目前是對我們最心懷善意的僑胞,我們一定要真心相待,以心換心,樹立一個好榜樣,讓世界各地的僑胞,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祖國的熱情。讓他們打消顧慮,放心大膽的回到祖國投資。”
何副部再三保證接待好李廷遠后,這才離開紫金山,準備迎接李廷遠的事宜。
而李廷遠此時還不知道這些。
要是讓他知道自己的行動,居然驚動了老領導,恐怕也會一臉的懵逼。
何副部安排完接待李廷遠的事宜后,接著又打電話,將李廷遠的行程安排,告訴了劉建國。
隨后,他又撥通了宜城市大領導陳金才的電話:
“你查一下方橋鎮的李漢青、程梁桂二人,有沒有后人,若是有后人,就在他們兩家各挑一個送到京都。”
“保證完成任務。”陳金才對何副部突然關心這兩個人,還是很驚訝的。
不過具體為什么,何副部不說,他也不敢問。
何副部怕他將事情辦的不穩妥,就簡單概要的說了一下李廷遠的情況,而后嚴肅叮囑:“此事關系著兩億米元的投資,絕對不能出現紕漏。”
“領導放心,此事我親自去辦,絕不會出現一點紕漏。”陳金才見何副部都如此重視,哪里還敢托大?
必須要親自出馬呀。
他掛斷電話后,就讓秘書將后面的工作安排都改期了,而后就讓司機開車,將他直接送到了方橋鎮派出所。
所長見大佬來了,親自接待,翻查戶口登記記錄,才將李漢青、程梁桂兩人的名字找到,而后就拿著登記冊,前來匯報:
“李漢青、程梁桂二人,都已經在十幾年前就過世了,不過,他們都有后人。
李漢青有一個兒子叫李叢德、一個孫子叫李維新,家住大源村三坊隊;
程梁桂有一個兒子程寶貴、一個女兒程寶琳,一個孫子程靜華、一個孫女程靜蓮,家住大源村洋湖隊。領導你要找哪一個?”
陳金才很滿意他的匯報:“馬上帶我過去。”
“好。”所長叫林皓,答應一聲,就帶著一行人,先來到大源村的李家。
來往的村民,都是好奇的看著他們一行人,有的甚至還跟著他們一起去看熱鬧。
陳金才很是親民,不但沒有驅趕,還和那些村民打聽關于李漢青家、程梁桂家的情況。
得知二人都沒有兄弟姐妹在港島和國外時,他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本想將情況向何副部匯報,可仔細想了想之后,還是放棄了那個念頭。
李家現在住的是三間低矮的土坯墻瓦房,一家三代五個人,都住在里面。
由于現在是農閑時間,一家人都在家里面,見來了陌生人,而且還有干警跟隨,派頭不小,頓時就都緊張了起來,跑到了屋外。
“你們不用那么緊張。”陳金才笑容可親:
“我來這里,是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港島有一位僑胞,是你們祖上的故親,準備回國投資。組織上決定,讓你家里派一個人,去京都迎接那個故親回國。”
李叢德和李維新父子倆聞言,都是面面相覷,眼里滿滿的都是疑惑。
我們家祖上有去國外的嗎?我怎么沒聽說過?
李叢德是個老實人,有些尷尬的搓搓手:“領導,你們是不是搞錯了?我爺爺輩和父親輩,都從來沒有提起過,我們家還有人在國外和港島啊?”
“不會錯的,那個僑胞指名道姓說,是你父親輩的故親。”陳金才也懷疑過這里面有烏龍,但仔細想一想,覺得若有烏龍的話,那李廷遠身在港島,是如何得知宜城方橋有李漢青、程梁桂這兩人的?
而且,方橋鎮也只有這兩人分別叫李漢青、程梁桂。
就算搞錯了,也不會兩個同時都搞錯了。
想必這其中是有什么隱情,導致李家先輩,沒有提及那個流落在外的故親。
畢竟以前的環境,誰家若是有個國外人,都是藏著捂著,害怕被人知道?
也或者那時候,兵荒馬亂的,他們以為那個故親死在了外面,所以才沒有提及。
陳金才腦補了一下,找到了好幾種可能后,就笑道:
“也許是你們父輩由于某種原因,不想和你們提起那個故親吧,不管是不是,你們家讓一個人去京都看看就知道了。”
李叢德還是一臉的不安,但卻又不敢反駁領導的話。
陳金才拍拍李叢德的肩膀:“放心,你們去京都的所有費用,全部由市里支出。”
李維新見父親不言語,連忙就接話道:“我們一切聽從組織安排。”
“那就你去京都吧。”陳金才覺得那小子挺機靈的,去迎接李廷遠最合適。
于是,他就帶著李維新,又來到了程梁桂家,將程靜蓮給帶上了,返回宜城后,就立即將他們送往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