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 年代:從魔都知青飯店開始
- 墨舞煙柳
- 3151字
- 2024-11-11 16:27:37
“肉聯廠談好了,其他二世祖在姚海波的影響下應該也會不有不少人參與進來。”
張耀武肉聯廠回來,便將近期的情況告訴王福生。
“這樣,我們基本穩了!”王福生心中壓力大為減輕,“不過,速度還是太慢了,主要在機器設備上面。”
“對,機械廠就那幾個人在敲敲打打的搗鼓,設備生產速度太慢了。”
“我去找他們,讓他們想辦法把機器設備的產量提上去,你繼續發展二世祖進來,這里暫時就扔給阿木林好了。”
分工完,劉茂林繼續加工肉丸子,張耀武則找一幫紈绔們喝酒聊天去,王福生騎著自行車到機械廠職工宿舍區。
如今,他徹底放棄街道的知青飯店,打死也不會再去那里!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翌日,凌晨。
“李娜呢?”做饅頭包子這攤的幾個人開始著急。
往常李娜都會遞給他們一碗水加進面粉團里,餡料也是她動手調配的。
昨天她走的時候沒交代,今天到現在還沒來,該怎么辦?
“找什么李娜?沒了她你們就不會干活了?”蘇金財聽見大家找李娜,頓時不高興了。
“沒她肯定是不行的了!”
他們私下里都對比過了,沒有李娜端過來的那碗水,他們做出來的饅頭包子就和以前的一模一樣。大家心里明白那碗水有玄機。可這年頭,哪個廚師沒有點絕活?只是誰都不會輕易教其他人而已。
所以,李娜給他們水,李娜動手調餡料,他們都不在意,畢竟每個月的工資獎金可是實打實的裝進口袋。
“怎么辦?今天的餡料、底湯也都還沒調。”水餃餛飩這邊也一樣陷入僵局。
“干活,趕緊干活,少在那嘰嘰喳喳的。”蘇金財拿著漏勺敲著桌面大聲呵斥。
眾人見狀,也懶得再細說什么,按平時的流程忙了起來,無非就是少了李娜的那些特殊調料。
晨曦微露,
第一波早班的客人進店,像往常一樣的吆喝:“餛飩一碗,包子兩個。”
服務員將餛飩和包子送到客人桌上。
“呸!”
“你們今天怎么回事啊,這么難吃?還有這包子怎么了?換面粉了,皮黃黃的還沒以前的松軟。”
做饅頭包子的幾個師傅面面相覷,不敢回話。
“這饅頭也不對啊,怎么變得這么難吃了。”
“就是,這個餛飩的底湯,那是底湯啊,白開水而已。”
“李娜呢?”
大家紛紛議論,說沒幾句就要找李娜。
“李娜已經不在這干了,現在這里是我負責,你們鬧什么?”
蘇金財最不喜歡聽見王福生、李娜他們的名字,見客人吵吵鬧鬧,心里窩火,直接開懟。
“我們吵鬧?你看看,這都什么玩意兒,昨天還好好的,今天怎么就不一樣了。”
蘇金財看到饅頭包子確實外表賣相和昨天的相差太大了。
“你們是不是換面粉了?誰讓你們這么干的?”
老窖頭他們在店門口忙著蔥油餅、炸油條、做粢飯……聽見店里吵鬧的聲音,便停下手中的活,遠遠觀望。
傅愛華和倆徒弟彼此會心一笑,“吵得好,最好能干起來!”
他們知道發生什么事,畢竟也曾經歷過現在的這個場面。
當初他也天真的以為只要接手了,人員換一換就能上手掌控。
可誰知,王福生一走,他就玩不轉了。
后來,王福生漸漸的不怎么來店里,全是李娜在掌控。
老窖頭眼睛亮著呢,對他們說王福生這是外頭有比這還好的出路,否則不可能就這樣讓給李娜。
傅愛華看到眼前這一幕,不禁佩服自家老爹,姜還是老的辣。
店里的顧客都是附近的街坊鄰居,知青飯店可是他們看著一天天的在變好。
尤其當初王福生征求大家意見,對饅頭包子進行改進,店里一些問題進行整改,一點一滴都看在眼里。對知青飯店像自家的孩子,早已有了特殊的情感在里頭。
“我看出來了,當初是那個王福生對吧,在他帶領下,你們店里生意才有所好轉。后來,有人眼紅想要取代他,結果鬧了一場,就跟現在的情況一模一樣。”
“你們做的饅頭包子,當初是怎么個鬼樣子,難吃的半死,后來,王福生安排人在各里弄貼小廣告,讓大家提意見,他收集意見之后,去學習,技術學好了,傳給李娜她們。看看,這才多久,你們又在折騰事。”
“就你們現在做的這些,跟附近的小吃店相對比,要多難吃有多難吃。你們去別的店試吃看看,對比一下!”
“王福生是個好的!我老伴說他那天在店門口拿著筆記錄大家的意見,那個場景記者拍下了,但是報社沒采用那照片是因為,擔心影響不好,不知道的還以為又回到幾年前寫大字報那會。”
“難怪,我們還議論過這事,怎么知青飯店報紙、廣播這些記者采訪的都是別人,王福生的功勞全被人搶走了。”
“這么說我倒也想起來,以前王福生可是一直在店里,尤其是學會饅頭包子技術,做的特別好吃之后,就不怎么看到他了。”
街坊鄰居們議論紛紛,不少原本計劃進店吃早餐的一聽說是這么個情況,連忙騎車趕往別的早餐店。
“哎,走了,走了。”顧客們大都認識,互相招呼著離開。
沒一會功夫想吃饅頭包子、水餃餛飩的全都走了。
傅愛華看著局面心里比吃了蜂蜜還甜。
現在店里就他們這攤子人氣旺,大家排隊等蔥油餅。
店里稀稀拉拉的幾個趕時間湊合著吃早餐的顧客。
“阿勝,不好意思,今天沒幫你帶饅頭包子。吶,錢還你。”
“別啊,你明天繼續幫我帶就行了。”
“誒,帶不了了,也不知那些人發什么神經,好好的一家店搞成這樣……”說著便將知青飯店的事情跟單位同事說了。
知青飯店的饅頭包子被王福生打出名聲,許多街坊鄰居充當代購大軍,這饅頭包子無形中進入許多家庭,其中也包括一些領導。
他們對王福生的做法非常欣賞,一個傳說中二流子模樣的回城知青,學習廚藝到知青飯店,看到店里的饅頭包子做的不好吃賣不出去,便向街坊鄰居尋求問題和解決方法。還到處學習制作工藝,最終學成歸來,做出令人贊不絕口的好吃的饅頭包子。
這是一個多好的青年吶!
大家都清楚發生這樣的事情,無非是有人看到知青飯店經營好了,開始伸手來摘桃子。
這么一個積極上進,有擔當的好青年就這樣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大家都為他叫屈,個個義憤填膺!
知青飯店附近的早餐店、飲食店早餐時間忽然涌來大量的客人,不少客人都不是他們附近的居民。
“哎,今天生意忽然間這么好,忙個不停都沒空歇息。”
“雖說忙的好,可我們什么時候也才能像知青飯店那樣,多勞多得。聽說他們獎金都5、60塊了。加上28塊錢的底薪。人家一個月抵得上我們兩個月了。”
“知青飯店?你們就別羨慕了,過沒沒幾天就得關門了。”
“還真別說,現在估計都得回過頭來羨慕你們了。”
“怎么回事?這一大早的發生什么大事了?”
許多知青飯店過來的顧客將店里發生的事情給他們說了一遍,包括王福生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大家這才明白,今天為什么店里忽然增加了那么多客人。有的客人大老遠的趕去知青飯店,結果沒吃成只好到他們這里湊合。
“啪!”
陳光宗鐵青著臉,將電話猛的摔在桌上。
就在剛才他接到老朋友的電話,詢問他知青飯店的情況。
這老友在區財政局工作,前段時間吃到同事的饅頭包子覺得非常好吃,再一聽同事講述關于饅頭包子的故事,也是大為感動。
盡管報紙上沒看到王福生的采訪,但是在他們心中王福生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今,卻出現這樣一個場面,他替王福生感到委屈,也不想自己老友在這事上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特地打了個電話。
紅旗街道領導剛進單位大門,辦公室主任就趕緊上前告知知青飯店今早發生的事情。
“這回陳光宗可有的頭疼嘍。”
“是啊,沒有那個王福生,哪來的知青飯店上報紙,哪來他們街道的各種榮譽獎杯,哪來的他陳光宗一時風光無兩?。”
“那王福生現在什么情況?”
“您的意思?”
“這么個有本事的人不應該被埋沒,陳光宗他不識英才,但我慧眼識英雄。你覺得讓他來咱們街道如何?”
辦公室主任一聽就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勞動服務公司……”
“對,為了安置知青回城就業的問題,特地成立了勞動服務公司,可咱們缺的是像王福生這樣的猛將、干將!”
“你想饅頭包子、餛飩水餃當初做的不好吃,要不是他:街坊問計、拜師學藝、藝成歸來、扭轉局面,哪來的媒體報道,他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
領導其實還從小道消息獲知王福生和張耀武他們在搞肉丸加工,他也吃過肉丸,對他們這膽大包天、敢想敢干的作為,非常欣賞。
他覺得知青安置必須要有王福生這樣敢想敢干的人,才能開拓出新局面。
“通知安排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就討論如何將王福生給招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