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老鼠見了貓。
小腦袋隔著周建設的身體,偷悄悄的朝著外面看去。
臉上的表情緊張兮兮。
見張志發(fā)真的不在中院,周向紅這才將心收到了肚子內(nèi),小嘴還發(fā)出了一聲呼的聲音。
看著人小鬼大的自家妹妹,周建設耐不住誘惑,手捏了捏周向紅的胖臉蛋子。
幾天沒見,小家伙快被他喂養(yǎng)成小肥豬了。
嘴里笑罵了一句,跨步進了屋子。
將外面寫有為人民服務幾個字樣的綠色挎包,放在了桌子上,里面是一個新買的鋁制飯盒,我國生產(chǎn)的第一種飯盒,飯盒的蓋子上,刻著一個五角星,紅星牌飯盒。
食堂是管一頓飯,但是吃飯的家伙什不管,需要自備。
住在紡織廠職工宿舍的人,因為距離近,也就幾步路,人家下班先回家端碗,拿著碗打飯,回宿舍吃,不在職工宿舍居住的人,用飯盒打飯,有些飯盒,是小鬼子騰退下來的那種,周建設擔心會鬧出不好,下午請假買了一個新飯盒,美其名曰,使用上了國產(chǎn)飯盒。
周向紅看到周建設的綠色挎包,眼睛都泛著小星星,走到桌子跟前,墊著腳趾頭,將挎包抓在了手里。
學著哥哥的樣子,斜背在了肩膀上。
六歲的丫頭,個頭也就到大人大腿根附近,偏偏挎包的帶子還有點長,挎包徹底耷拉在了地上,原本想美滋滋顯擺一番的周向紅,臉色立馬變得帶著幾分哭腔,撅著小嘴,眼淚汪汪的看著周建設。
錯以為這是給她買的新書包,滿心歡喜,結果卻一地雞毛。
周建設的手,狠狠的拍打在了自己的額頭。
真忘了一個干凈。
把給小丫頭買書包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凈。
滿腦子都是小丫頭在院內(nèi)怎么怎么回事,會不會出事。
“答應你的事情,不會忘記,書包嘛,肯定有。”
“可明天就上學了呀。”
“上學也不耽誤給你弄書包啊,要不用它?”
手指了指被周向紅嫌棄且丟在了地上的挎包。
可不想落個說了不算的人設。
“我才不要,太丑。”
“那我想想辦法。”
“沒書包也行。”前一秒還因為書包一事跟周建設翻臉無情的小丫頭,后一秒體貼起了自家哥哥,“能去學校上學就成。”
“真不要書包了?”
“要。”
“晚上我給你縫一個書包。”
突然想到昨天搬家過來順路買的那些布,做衣服不夠,也就能做兩個褲衩子。
用它連夜給小丫頭做個書包。
這也是周建設重活一世帶來的金手指,將上一輩子做針線活的經(jīng)驗復制了過來,上一輩子,何大清跑了后,帶著妹妹的他,又當?shù)之攱專鲲垼匆拢p補衣服,啥都得親自動手,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對易中海言聽計從,可不僅僅是道德綁架,是心里缺乏安全感。
“你乖乖的別動。”
周建設走到尿盆前面,見里面干干凈凈。
錯愕的看著小丫頭。
一白天,總不能不去上廁所吧。
他那會兒還想著把尿盆里面的尿倒到廁所內(nèi),回來再用水涮一下,然后做飯,結果什么都沒有。
“你去外面上廁所了?”
聲音帶著幾分嚴厲。
蹲坑那地方,就小丫頭這身板,真能掉進去,掉進去,人就沒影了。
上一輩子,可在新聞上看到有人為了撈平板,死在旱廁的事實。
專門買了一個尿盆,就是不想小丫頭出事故。
“李奶奶帶著我一塊去的。”
周建設的心,好受了一點。
轉念一想,麻煩人,也是人情債。
“我跟你說的那些話,你都忘記了?”
“沒有,是李奶奶問我,要不要去上廁所,說她擔心回不來,讓我看著她,我就跟著去了。”
小丫頭一副我做了好事情,你快表揚我的興奮。
“你呀。”
笑了笑的周建設,伸手在周向紅的鼻梁上滑了一下。
走向了灶臺。
今天早晨,給小丫頭蒸了五個包子,早晨吃一個,中午吃兩個,剩下的兩個,晚上吃。
因為沒有冰箱,用一個小小的鐵盆,放在了水缸上。
原本二個包子的鐵盆內(nèi),居然有三個包子。
“你中午吃了一個?”
小丫頭點著頭。
見哥哥的表情不高興。
說道:“吃了一個就吃飽了,李奶奶說東西容易壞,我就放到了盆子內(nèi)。”
周建設毫不留情的教育起了小丫頭。
“顯你?就你能?還一個包子吃飽了,這包子多大?哥哥今天正式入廠了,月工資四十多塊,有能力養(yǎng)活你,別給哥哥省錢,為了省錢飯也不吃,這是不對的,聽明白了沒有?”
小丫頭原本以為會得到周建設的表揚。
結果被訓了一頓。
老老實實的站在周建設面前,低著頭,也不說話。
周建設低下頭,瞅了一眼,見小丫頭眼睛泛紅。
心道了一句,女人真是水做的,甭管多大的女人,真能哭。
將小丫頭摟在了懷里,手摸著小丫頭的腦袋。
“哥哥是擔心你出事,你說萬一扎到水缸里,有了意外,哥哥怎么辦?怎么跟死去的媽交代?東西很重要,但你對哥哥來說,更重要,明白嗎?”
沒聽明白的小丫頭。
小聲嗯了一聲。
“玩去吧,哥做飯。”
“我?guī)湍悖 ?
......
中院水槽處。
打水的街坊們。
竊竊私語。
十六號大院,有在紡織廠上班的人,這人將消息帶了回來。
有一個,算一個。
都被嚇到了。
十六七歲的周建設,今天成功的進入了紡織廠工作,不是學徒,是大師傅,成了三食堂的主勺,中午做的招待餐,兩方人馬都很滿意。
工資四十多塊。
院內(nèi)有些人,干了七八年,到現(xiàn)在,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突破三十六,周建設小小的年紀,一進廠,就比他們多十幾塊工資。
沒有羨慕,更沒有嫉妒,個個臉上洋溢著笑意。
周建設風光,他們也跟著沾光,畢竟周建設也是十六號大院的一份子。
“劉師傅,建設的廚藝,既然這么好,咱是不是在院內(nèi)搞一次呀,嘗嘗建設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