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竟然這么精準!
- 四合院:開局舉報我?門都沒有
- 院子里吃酒
- 2253字
- 2024-10-17 21:50:00
“目前進度如何了?”周富國關切地問道,眼神中帶著一絲詢問的意味。
“已經完成了大約一半,不過您盡管放心,我保證在下班之前一定能夠圓滿完成任務,哪怕是加班加點也在所不惜。”
唐天亮一聽周富國并沒有責備的意思,立刻信心滿滿地拍下了胸脯,語氣中充滿了決心。
“你先站到一旁去,回去好好反思反思。”
周富國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隨即走到唐天亮的機床旁,俯身傾聽了片刻機器的運轉聲,然后開始了對唐天亮安裝的刀具進行細致的檢查。
經過一番細微的調整,周富國換上了一把更為精細的刀具,便開始了自己的操作。
這一次的任務是加工銷軸,其中最關鍵的難點在于公差控制和切斷位置的精準度。
切斷位置的精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刀具的磨制質量,而這對于周富國來說,顯然并不構成任何問題。
剩下的關鍵,就在于能否精準地保持公差范圍了。
周富國先是進行了一次粗加工,隨后用手輕輕觸摸了一下加工面,心中便已有了底。
他那雙經驗豐富的手,只需輕輕一觸,便能大致判斷出公差的范圍,絕不會超過0.01毫米,也就是常說的一道。
接著,周富國又進行了一次精加工,再次用手觸摸后,他暗暗地點了點頭,這件銷軸已經接近完美了,就差最后一步切斷了。
他再次更換了刀具,啟動機床,不一會兒,一根完美的銷軸便加工完成了。
“看明白了吧,別急著動刀,轉速也記住了吧,你來試試。”
周富國邊說邊讓開位置,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神情顯得輕松而自信。
唐天亮點了點頭,按照周富國的步驟開始操作起來。
周富國看著他操作得有模有樣,也就沒有再多說什么,轉身去檢查其他員工的工作情況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唐天亮一把抓起了卡尺,迫不及待地測量了周富國加工的那根銷軸。
“不會吧,竟然這么精準!”唐天亮心中暗自驚呼。
剛才周富國只是用手摸了摸銷軸,并沒有用卡尺測量,但唐天亮這一量,卻驚訝地發現公差控制得恰到好處,一絲不差。
【主任,您真是個高手啊!】
唐天亮心中暗暗贊嘆,此時他已經徹底放心了,周富國的技藝確實非同凡響。
自己能學到多少就算多少吧,唐天亮暗自下定決心,要好好向周富國學習。
......
僅就周富國所負責的這一區域而言,他細致入微地觀察了鐘浩的操作流程,發現其手法嫻熟,刀具安裝得也恰到好處,沒有絲毫偏差。
鐘浩的工作節奏緊湊而高效,手中的活計如同行云流水般順暢,速度之快令人稱奇。
這讓周富國心中不禁泛起了疑惑,為何唐天亮每日的工作量總是遠超鐘浩呢?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周富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與此同時,鐘浩早已察覺到了周富國的注視,但他不敢有絲毫的分心,更無暇顧及與周富國打招呼。
兩人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靜默,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
鐘浩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工作中,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
他手中的這把刀具,無疑是他迄今為止用過的最鋒利、最順手的一把,這也讓他的工作效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鐘浩順利完成了一根圓鋼的加工,正準備換下一根時,周富國終于開口了。
“把你之前磨的刀具拿給我看看。”周富國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探究與期待。
經過一陣深思熟慮,周富國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所在。
鐘浩雖然有些不情愿,但還是從工具箱中取出了自己磨過的刀具,遞給了周富國。
“果然不出所料。”
周富國心中暗自嘀咕,他對于這把刀具的磨制質量感到十分驚訝,不知道這是哪位師傅傳授的手藝,竟然將刀具磨成了這副模樣。
“繼續工作吧,如果下班前半小時還完不成任務,就來找我。”
周富國留下這句話后,便轉身回到了開會的桌子旁,再次養神。
這次觀察不僅是對鐘浩和唐天亮的一次小考驗,更是周富國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幫助這兩位員工提升技能與效率。
從第二天起,周富國便對唐天亮和鐘浩兩人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尤其是鐘浩,更是受到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
在平日里,唐天亮總是親切地稱呼鐘浩為“浩子”,這是他的昵稱,也是他們之間友情的見證。
周富國在教授磨刀技巧時,簡直是親力親為,他手把手地指導,一絲不茍地盯著鐘浩的每一個動作,耐心地一把一把地教他。
好在浩子也是個有骨氣的孩子,他并沒有辜負周富國的期望,在周富國的悉心教導下,他磨出的車刀漸漸有了模樣,越來越像那么回事了。
而對于唐天亮,周富國也是同樣用心。他特意為唐天亮找了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實戰中鍛煉,同時自己也在旁邊密切關注著他的進展。
對于兩人多出來的任務,周富國則是毫不猶豫地全部承擔了下來,用實際行動支持著他們的成長。
經過幾天的相處,唐天亮和鐘浩已經把周富國當作了自己的師父,只是還沒有正式地表達這份敬意。
不過,他們的表現也沒有讓周富國失望。
在周富國的教導下,他們的進步速度如同坐上了火箭,與以前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而周富國對七車間的其他人也是有所關注的。
他偶爾會指點一下,至于能不能領悟,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
如果一個人第一次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那么周富國也不會再給第二次機會。
那些聽了周富國建議的人,自然是收獲滿滿;而那些沒有聽的人,也只能自己去想辦法請教他人了。
得到了周富國的指點和幫助,七車間的人干活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
他們開始更加努力地工作,期待著年底定級考試時能夠大展身手,提高自己的工資。
然而,在這其中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秦淮茹。
她的技術水平一直上不去,具體原因也不得而知。
周富國見狀,便直接安排了一些最簡單的任務給她,讓她能夠輕松應對。
秦淮茹也因此過上了相對輕松的日子,她對此也是欣然接受。
而車間的其他人也因此受益,他們再也不用為秦淮茹的工作而煩惱了。
然而,這讓車間里的郭大撇子有些坐不住了。
他一直想辦法要把周富國弄走,但苦于沒有合適的理由和辦法。
同樣心急的還有剛剛傷愈的許大茂。
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開始琢磨起了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