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獻禮制
- 誰讓他在大秦當官的!!
- 一笑澄明
- 2474字
- 2025-01-05 23:41:00
此時大秦。
各方面非常落后,制度只有朝儀、冠冕、避諱,這些基本的制度。
而它們的源頭,學習于五百年前的周禮。
秦朝的百姓多住在閭里里,只有公侯和高爵位者擁有自己的宅邸,六國貴族顯然不能用這樣的禮儀對待他們。
陳遠青不由想到。
明時規定。
第一公侯蓋造房屋,不許用歇山轉角,重檐重拱,繪畫藻井,所有房子都蓋黑板瓦,廊,蕪,庫,從屋,從房,可以從宜蓋造,不超過五間七架……
第二庶民所蓋房屋,不超過三間五架,房屋或從屋可以修蓋,不得超過三間……
這兩條制度,等級森嚴。
可以體現出公侯官民的區別,秦朝的爵位對應不同的權力,可以借由這套制度發揮出來。
“你在寫什么?”淳于越一直在看著他。
“禮制。”
淳于越下意識以為是周禮,或者六國的制度:“周禮嗎?”
“秦禮。”
淳于越搬開矮案,探過半個身子,當看清楚竹簡上的字時,雖然不像商山四皓那樣狂熱,但都認為陳遠青有進入博士宮的資格!
“你是如何想出這樣的禮制的?”淳于越的第一反應,肯定有哪本禮制經典他沒看過。
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這條禮制,來自于后世。
秦朝的居住制度,來自于周代,周代劃出一片區域,按階級職業給百姓居住,以此來彰顯等級身份。
很粗糙。
百姓不管有錢沒錢,沒到一定的爵位,都會居住在閭里里。
陳遠青想了想:“把住宅比作冠冕,君王的冠冕袍服和九卿不一樣,等級和差距就彰顯出來了,難道不是這樣子嗎?”
“粗鄙!粗鄙啊!只住在閭里里,給士大夫劃分區域實在太粗鄙了!”
淳于越大聲感嘆。
“這條制度能規束多少人呢?”
咸陽城現在大抵有五十萬余民人,等十二萬富戶遷來咸陽,彼時,將擴充到上百萬人口。
陳遠青想了想,“八十萬人。”
報這個數目,必然是它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這條制度,必然會沖擊大秦里巷制,分而治之,中尉署和內吏鞭長有所不及。”
“我認為八十萬就是他們能管束的規模。”
這樣未必不能施行,總比十二萬戶富戶亂轟轟涌入咸陽城好,應呈上去由陛下定奪。
淳于越站起來,來到周青臣面前:
“呈遞給陛下吧!“
周青臣聽下手中的筆,詫異說道:“越啊,這么快就寫好了嗎?”
“沒有將我難住,周仆射很失望嗎?”
淳于越是從來不避諱的人,哪怕當著陛下的面也一定會說出來,對周青臣的厭惡已經積蓄很久了。
周青臣則是委婉多了:“越啊,何必這樣挖苦我呢?”
淳于越已經拂袖離開。
回到矮案上,心里已經認可了陳遠青,博士宮有個怪象,得到越多人認可,聲望就越高。
尤其是得到商山四皓、淳于越,這等博士認可。
秦始皇征召七十三位博士,可惜并未重用,在歷史上留名僅僅十余位,其余的連名字都沒留下。
陳遠青覺得,自己現在在博士宮是能留下名字的程度。
“淳于先生呈上去了嗎?”
淳于越轉過頭:“房屋之制,是你所擬,若有功勞,我會跟陛下說清楚的。”
“公何至如此呢!”
周青臣余光看來。
毋庸置疑這條禮制有陳遠青的影子,此子入博士宮幾日就讓商山四皓和淳于越等博士器重,讓他感到一股危機感。
起身,來到咸陽殿中。
站在李斯等人的身后,還輪不到他發言。
秦始皇魁梧的身影坐在案前,黑色華麗的冕袍將寬大的身軀包裹其中,緩緩拿起竹簡:“天下富戶徙入咸陽,卻是長治久安之患。”
十二萬戶富戶是六國的舊民。
這些世族反抗會很棘手,李斯微微躬身:
“臣以為,秦的歷代君王都很重視與世族的關系。”
“他們對于君王而言,是奴,對于民人而言是父,家君。”
“役使著大量的民人奴仆。”
“這樣的力量不可忽視。”
“應好好善待他們,發布政令,用老秦人使他們同化,變成新秦人。”
秦始皇輕輕嗯了一聲。
姬姓諸侯集國君與宗子于一身,這就是最早的世族。
他從來沒有輕視世族的力量。
周青臣低著頭,只是靜靜聽著。
“陛下,三晉之地的富戶已經入都城。”趙高微微躬身。
言外之意,應謀劃籌備擴建都城,用咸陽四周的土地安置。
嬴政緩緩點頭:“誰還有稟奏?”
周青臣聞言猶豫片刻,卻未站出來。
趙高微微側頭,看向旁邊的周青臣:“博士宮起擬規范都城的禮制,不知如何了?”
這是對自己不利的。
博士宮分為兩大派系,此前陛下雖然召見淳于越,卻從來沒有真正使用他的諫言。
周青臣微微躬身作揖:“博士宮擬寫了一條禮制,臣認為…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嬴政緩緩打開竹簡:
“這是誰擬的?”
又是一樁與自己無關的功勞,周青臣強擠出笑意:“陛下圣明!六國士族遷徙之舉,將財富、民人和智囊向關中匯聚,充實京畿之地。臣不敢怠慢,便將這件事交給淳于越,此制是他與陳遠青所擬。”
趙高垂眸似是不知在思索什么,淳于越這個人固執,從來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還以為他的諫言從來不會被采納。
嬴政點了點頭:“就這樣辦吧。”
周青臣微微躬身。
……
淳于越坐在矮案前,不時望向博士宮門口。
終于有一道身影領著兩名謁者出現在殿門前。
“周仆射可否向陛下陳言是你的功勞!”
據史載,大秦某一次慶功宴上,周青臣頌揚秦始皇的功績,淳于越卻大聲叱責秦始皇昏聵,這樣的狠人,又怎么會給周青臣面子,也足見秦始皇對有才學的大臣容忍度有多高。
周仆射眼角狠狠跳了跳,擠出一絲笑容:“越啊,我怎么會是這樣的人呢,分明是你與遠青所擬,我怎么會說是自己的功勞呢!”
“陛下怎么說?”
“陛下自然是圣明的!”
周青臣說完便離開了。
淳于越微微轉頭,看向旁邊的陳遠青:“陛下已下令推行此令,若見成效,我會向陛下稟明是你的功勞!”
“公何言!”
下值后。
陳遠青經過咸陽大街,城墻上貼著推宅令,大秦沒誕生紙,用的是絲帛那樣的布。
街上多了一支支華麗的青銅馬車。
六國士族入咸陽,冒然多了六十萬人口這個亙古未聞的大難題,秦始皇將他們安置在京畿之地,劃了一片區域。
翌日,到博士宮時,四十多位博士起身相迎,他們在歷史上都沒有名字。
“六國的貴族和富商大賈。”
“稱霸一方,兼并土地,武斷鄉曲。”
“將他們遷移來咸陽,可以割斷這些士族原有的社會關系,使他們失去往日的威勢。”
“又能充盈京畿地區的人口,一舉收控監視豪強大族,加強京畿之地之效。”
“若有成效,的確是卿的功勞啊!”
儒家之言被用作政令,還是第一次。
這些都是博士宮的博士,換成陳直善也需與他們平輩相交,斷然不可能聚攏如此多博士。
他們圍攏在陳遠青身邊,說著朝廷的政令。
自今日起,他已成為博士的領頭羊之一。
陳遠青作揖拱手:
“小子還沒有名聲,哪里能承受得住諸位的抬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