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衍化
- 誰讓他在大秦當官的??!
- 一笑澄明
- 2191字
- 2025-01-02 00:07:04
陳遠青回到博士宮。
看見自家老爹,早已經等在博士宮廊下,像廣大老父親那般,躊躇、焦慮,又不擅于表達內心情緒。
哪怕心急如焚,面上只問一句:
“遠青,如何?”
“君上的眼睛,洞察至明!”
秦朝初年,朝廷征召兩千余名諸生,此時的政治,還是能夠做官的。
“跟我來!”
陳直善撩起裙擺,跨過門檻走進博士宮之中,來到一個伏案的官員面前。
在秦朝,掌管博士宮的官員,叫仆射,是李斯取的。
博士宮的博士,爵位無分高低,都歸仆射管轄。
所以進堪子署前,需先來見他。
周青臣這個人,陳遠青知道。
實在沒做過留名的實績,但有一件事如雷貫耳,此人正是公元前212年焚書坑術的起源之一!
這一張嘴,能討好李斯,也能討好秦始皇。
連不罵人的漢室儒宗孫叔通都忍不住指著此人鼻子罵,阿諛之輩。
是一個非常懂得時間管理的雜家之士。
博士宮,現在就是由這樣的人率領。
陳直善微微躬身:“仆射,吾兒遠青已經見過陛下,今日入堪字署!”
“嗯?!?
周青臣微微點頭,但也并未為難。
手從旁案拖出一只木匣,拿出一卷,沉聲道:“陛下下詔書,令堪字署修六國文字,廷尉吩咐我等,先將六國常用的文字列出來?!?
陛下是勤政的皇帝。
六王畢,而文字未統一,朝廷政令無法下達,地方呈上的疏奏,陛下也難以閱讀。
然,簡化文字何其之難!
自商君變法之后,文字漸多,需要將常用的秦字整理出來,六國亦是如此。
“你挑一種吧!”
周青臣打開竹簡,手掌從袖口中,抓出幾塊竹牌。
陳遠青挑選了一塊竹牌,趙國文字,順手在名冊上簽字。
周青臣看也未看,他不習慣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去吧!”
陳遠青未說話,走到沒有人的案前坐下,看著周圍手忙腳亂的身影,聽著不斷翻動竹簡的聲音。
工程之大,動用了博士宮所有博士!
只不過,博士工作是簡化文字,而他們則是整理文字。
據他所知,秦朝不會再大規模征召博士,直至坑術前,穩妥起見,自己還是主動出擊為好。
一天下來,半個字沒動,直到熬到下值。
吃過飯,把便宜老爹叫來書房。
隸書是從秦朝開始出現的。
陳遠青當然會寫隸書,放在此時的秦朝,這是一種全新的字體,幾乎脫離了史籀文字的基本形制。
“遠青啊,你找阿父何事?”
陳直善慈和的目光看來:
“今日雖然沒有征召的消息,但免除更卒之役,也是好的,這樣便能再拖幾年,再去服役。”
阿父還是掛念著他的徭役。
當上博士能如何?風光土葬,青史留名那種?但別無他法,像陳遠青這種出身,不可能直接敕封為官。
“兒子反復思謀,從兵器的銘文上,推演出一種文字書法,想請阿父看看,能否用于官文之中?”
兵器排列在書案上,像猿猴進化成人類。
“這…這個字是?”
陳直善幾乎失聲。
文字簡化,何其難!
甲骨文、金文、史籀文,七國文字異形,都是從這三種文字演變而來,難以跳脫出演化。
宮里的博士,也有創造新字的想法,成體系,實在太難!
而且,還需考慮百姓普遍能接受。
想到這里,寫了幾筆就放棄了。
他盡量讓目光清晰一些,湊近竹簡,卻見竹簡上出現一個清晰的字。
“秦”
不,這不是字,是莫大的功勞,足以讓史官載入書冊那種!
他眼睛頓時亮起來,不確定地讀道:
“這個四字……是秦制耕戰?”
“名望無用,如今的大秦,只論功勞!阿父照著這副字帖,練上幾十遍,待到熟悉之后,把字簡呈上去,就能獲得升遷。”
陳直善此時心情莫名復雜,我為我兒謀劃人生,怎么……怎么有種我兒替我謀劃人生的感覺?
天賦異稟!天賦異稟?。?
今日才帶他第一次進宮,竟然將困住博士宮七十三位博士的事,迎刃而解,陳直善只能想到這種理由。
心中惋惜,放下竹簡。
“阿父寫了,那你呢?不如!你將這份竹簡獻上去吧!”
“孩兒還有一份!”
陳遠青提起筆,在竹簡上,寫下了楷書。
“這…這……”
陳直善說不出話了,早就知道這個兒子,做事三顧而行,可是……可是…這還是天賦異稟嗎?
………
天色未亮。
青色的天光照在博士宮的屋檐。
周青臣坐在矮案前,檢查博士門的工作量,再去向秦始皇邀功,這也是眾博士不喜歡他的地方。
“博士一日能補入三百,為何昨日只有一百?”
被檢查的博士叫正先,只是靜靜睥睨他一眼,便拂袖而去,仿佛懶得與他多置一言。
周青臣也不好發怒。
這些名士高傲,萬一真把人激走了,可都是秦國委身請來的博士,但也輕哼一聲,彰顯自己的官威。
輪到陳遠青父子了。
陳遠青跟著阿父陳直善身后。
經過先前的事,瞧見只拿一卷竹簡,以為又是讓他難堪的,不禁蹙起眉頭,周青臣露出難辦的表情:
“高風,昨日有事耽擱了?”
陳直善微微躬身:“高風有一策,想呈遞陛下?!?
周青臣狐疑地打開竹簡,目光被吸引住,燕頭雉尾,簡略徑直,八分即止,這…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文字!
“這是…新字?”
陳直善淡然頷首:“嗯!”
這么多人看著,到時候陛下派人一查便知,這功勞都不好貪了,周青臣悻悻地說道:
“高風放心,為兄會呈遞陛下?!?
“吾侄啊,這也是新字?”
陳遠青打開竹簡的系帶,鐵畫銀鉤,鶴膝蜂腰,筆力勁挺。
周青臣目光怔住了,機械般地抬起頭。
穩妥起見,陳遠青把一套完整的演變方法,排列在坐案上,“嗯,有勞周仆射了。”
要改文字,博士宮的人知道有多難。
西周時期以官方形式公布的標準文字,便是史籀文,秦國教學童,作字書流傳下來,哪怕寫的一筆一劃,都具有很深的痕跡!
要改文字,
就如同顛覆傳統一般。
博士們雖然不喜歡周青臣,但對新字還是很好奇。有博士嘗試從署書上找靈感,有博士嘗試從殳書上找靈感。
但都失敗了!
“秦國的文字,形制繁復,必定不能流傳久遠,其中利害,是要創一種新書體……這字不多生歧義,可以通行!”
“老夫認同!”
“周仆射,快快快,呈遞陛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