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出任仆射的人
- 誰讓他在大秦當官的!!
- 一笑澄明
- 2545字
- 2025-01-09 23:41:00
等到拿到名單后。
謁者收卷起竹簡,來向長史蒙毅稟報,遞上簡牘。
蒙毅放下手中筆,打開簡牘,“有誰看過嗎?”
“剛從博士宮出來,就送來了。”
看到簡牘上,有儒家、道家、墨家、陰陽家、神仙家的人的名諱,蒙毅肅著臉,來到里面僻靜的書房。
看到瘦弱的老者,皮膚幾乎貼著骨骼,看起來幾乎是一副骨架子撐著官袍。
蒙毅微微躬身:“丞相,博士宮的名單送來了。”
早在秦國攻打楚國時,王綰就曾經以老邁的緣故,向秦始皇請辭,秦始皇以天下未定丞相離去離散人心拒絕了他。
大秦律法很嚴厲,瀆職會受到相應處罰,確定郡縣制以后,王綰稱病有段時間不露面,陛下默許了他。
“好,呈上來吧。”
“儒家都有誰?”
儒家在朝中最德高望重不是博士宮眾博。
而是王綰。
“有淳于越,叔孫通,陳遠青三位博士。”
聽說博士宮中新來個博士,王綰點點頭,合起簡牘就朝咸陽宮走去,他身軀老邁,走上咸陽殿的臺階,都有些艱難了。
守門的謁者率先看到王綰,小步通稟,等上來時引著王綰向大殿內走去。
“陛下,博士宮推舉的名冊。”
始皇說道:“何以值得丞相親自送來呢?”
“大功勞,大賞賜,就算老臣遺忘,也會有人評論,而關乎朝綱社稷,老臣遺忘,便會有人評論老臣了,實在不敢怠慢啊!”
王綰深深一躬。
“陛下請看!”
謁者小心翼翼捧上簡牘。
始皇帝打開看完簡牘,上面的名字并不陌生,緩緩開口:
“丞相推舉誰?”
“淳于越曾經是齊國的博士,聲望很高,這樣的人才很難得,陛下要珍惜啊!”
淳于越為儒家正統,而且像他一樣敢于直言,這樣的大臣不會蒙蔽君主,無論怎么看都是最合適的。
不會隱瞞始皇任何事情的蒙毅,適時開口:“有一事,臣想稟報,四位先生,陰陽家和幾位重視形名之學的博士,推舉陳遠青。”
王綰說道:“此子沒有名望,是鎮壓不住博士宮的。”
秦始皇放下手中的簡牘,心中已有決斷,緩緩開口:“令此子出任仆射,不勝任,罷免官職。”
王綰和蒙毅深深一揖。
謁者來到博士宮通報,今日陛下與丞相議一事,令陳遠青出任仆射!說完這個消息就離開了。
眾博士目光錯愕和詫異的居多。
一個叫正先的博士,朝著叔孫通認真地道:“出任仆射的人,竟然不是公?”
在秦當官,并不容易,按秦律,若主官不能勝任,貲二甲,免!
果然如老師所說,陛下親近儒家卻不重用儒家政見,可令陳遠青出任仆射又是什么道理呢。
是他沒有名望嗎?
叔孫通陷入短暫迷茫之中:“周青臣那樣圓潤的人,尚且不能制衡,更何況是他呢!”
當了仆射,便要收集博士宮中其他學派的政見,好的政見向上稟報,就如同先前周青臣一樣。
陳遠青坐在上位,博士們不時走過來放下簡牘。
“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啊。”
“你知道是何意嗎!”墨家博士說道。
“天下沒有君臣之分,長幼之節,父子兄弟之禮,就像禽獸一樣沒有秩序,所以要建立等級啊,先生再想想,寫出更多規范等級的治式來。”
輪到道家博士。
“臣有為而君無為?”
“難道,陛下不知道馭臣之術嗎,大臣又應該怎么做呢?”
眾博士所提交的,是自己治理天下的王道之見,希望被呈遞。
但都被陳遠青打回來,眾博士經此反駁,生氣歸生氣,卻也覺得不全然無道理。
………
咸陽殿中。
趙高慢慢走進來,雙手奉上。
“陛下,南越傳回急奏!”
南越疆域很大,山川丘陵遍布,蠻人雜居,商王時,向商王朝進貢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翡翠,越王勾踐在于越建立越國,六國相繼歸秦,唯獨百越沒有劃入秦國疆域,
成為嬴政心中的一根刺。
始皇帝微微抬眼,放下筆,等看完簡牘之后,開口說道:
“不是捷奏。”
王綰微微一躬:“老臣聽說,越人的將士,長相精瘦黝黑,眼眶很大,鸛骨也很突出,臂力大得驚人,赤腳在山林里行走,腳板像鐵一樣黑,裝備不精良,但很勇猛!”
李斯沉吟片刻,才恭敬說道:
“不知王賁在奏中說了什么?”
始皇帝遞給趙高眼神,
趙高恭敬地拿起,而后念道:“通武侯集結大軍,攻取舊時楚地毗鄰的百越之地,遇到了難處。”
“百越諸多部族首領派人來向秦軍說,請求陛下將他們封為諸侯,將他們的土地封為諸侯之國,才肯服秦。”
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王綰說道:“為什么不答應他們的請求呢?”
“臣深感百越融入秦國之土之艱難。”
“舊時楚國,占領南海數百年,國力之雄厚,人口之多,也不能使百越融入它的疆域,陛下何必要費這樣的力氣呢?”
“不如就答應他們的請求,讓他們歸順。”
丞相的為人歷來保守,周朝分封諸侯,有史可鑒,他便主張分封諸侯。
李斯不感到意外:
“若強如陛下也無法討伐南越,子孫如何?”
“臣有感。”
“若延續百年,百越必將和匈奴一樣,成為華夏最嚴重之內患。”
王綰和李斯的關系比周青臣和淳于越還差,能站在這里不說話,完全看在始皇顏面。
秦始皇知道每個人的秉性,丞相老成持穩,李斯則力求革新。
想了想,緩緩開口:
“糧患如何解決?”
秦軍用輜車運輸物資,出了楚地,就徹底沒有道路了。王賁、趙佗、屠睢、任器率領四路兵馬,關乎六十萬秦軍的口糧。
李斯說道:“誠然,糧患是最難的!”
………
張蒼拎著兩綹肉,脫了鞋走進前堂,朝陳遠青一揖,說道:
“先生過得如何?”
“身體還好嗎?”
陳遠青看見麻繩還在滴血,殷紅鮮嫩,問道:“哪里來的牛肉?”
古代牛肉金貴。
在大秦,病死的和祭祀的牛,會殺了拉到市集上售賣,城旦、隸臣、隸妻會來買。
張蒼坐下來:“先生放心,我是御史大夫府的御史,掌管律法文書,怎么敢屠殺生牛呢?是營中犒勞軍士,蒙毅上卿割了兩塊送給我。”
仆從搬來銅盤,端上案板,將牛肉切成小塊,放到銅盤上炙烤,肉香味逐漸濃郁。
陳遠青夾起一塊放進張蒼的碗里。
“朝廷命士伍擴建咸陽城,我替長史算過工程量,需要三萬人,工期一年。”張蒼點頭說道。
工期量化很玄學,不知怎么算出來的,大概是,見的多了憑借的經驗和感覺。
張蒼對什么都感興趣,陳家可是有兩位博士,先秦時期文書簡牘頗為珍貴,早就對陳家的書房感到好奇,
自感和陳遠青關系已經不錯:
“先生,蒼能到書房看看嗎?”
陳遠青說道:“蒼啊,我的藏書,比不上御史大夫府多。”
張蒼只好悻悻地收回目光:“我聽說,今日南越傳回一卷軍書。”
自家阿父前往南越,過去大半年,不知怎么樣了?
趙陀是恒山郡真定縣人,秦滅魏國時,他才十幾歲,沒有很高的爵位,攻打百越后逐漸被任用。
像王賁那樣,封為侯不可能。
運氣好的話,可以接近趙佗的位置,獲得一些爵位。
已經告訴阿父越人作戰習慣,不知王賁會如何運用?
篤篤篤!
敲門聲響起。
陳遠青目光看向大門,“蒼啊,你帶了客人嗎?”
張蒼同樣疑惑地看著門口,“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