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弄的事情都弄好了,唐寧偷得浮生半日閑。
他回到家,疲憊的將自己扔進柔軟的沙發。
隨手拿起放在桌上的報紙,試圖從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尋找一絲樂趣。
說來也奇怪,以前忙的時候總想著休息,現在真的閑下來了,唐寧反而有些不習慣。
大概是以前忙慣了,如今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任何娛樂的事情可以做。
只要一閑下來,就總會覺得無聊。
索菲婭是樂于見到他的無聊的,因為這樣,他就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
自從認識了唐寧后,這丫頭仿佛忘記家了一般,每天有事無事就往唐寧這邊跑。
就如同在他家安了家一般,似乎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
唐寧對此倒也不排斥,反而漸漸習慣了她的存在。
當然,總的來說,他還是在享受著這無聊的一切。
每天在街上漫無目的的閑逛,觀察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感受著市井的喧囂與寧靜。
偶爾翻閱幾頁書籍,從那些優美的文字中汲取養分。
興致來了,就和索菲婭來上幾局象棋,享受著棋逢對手的樂趣。
相對于他的悠閑,索菲婭就顯然很忙。
每次來到唐寧這里,她都會主動幫唐寧收拾屋子,打掃衛生。
儼然一副女主人的姿態,完全沒把自己當個外人。
不過,無論如何,她基本上會按時的回家睡覺的。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兩人這樣的關系,多少是有些曖昧。
這種微妙的距離,讓兩人的關系顯得更加耐人尋味。
大概是將唐寧當成了真正老實木訥的男人,每天坐在一起,索菲婭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唐寧。
本不主動的她,總會主動的挑起能讓唐寧感興趣的話題。
那些話題大多與唐寧有關,仿佛整個世界都圍繞著唐寧旋轉。
此刻,就像這間房間里的女主人一樣,索菲婭熟練的給唐寧沏了一杯茶。
茶香裊裊,氤氳出幾分溫馨。
“今天的報紙有什么有趣的新聞嗎?”
索菲婭將茶放在唐寧面前,偏頭看了眼報紙,試圖從繁雜的標題中尋找一絲能引起他興趣的內容。
“哦,大英帝國將爪哇島歸還給了荷蘭。”
標題赫然寫著“大英帝國忍痛割愛,爪哇島重歸荷蘭”。
字里行間都充斥著英國如何犧牲自己,成全荷蘭的意味。
聽起來大英帝國真是“損失慘重”啊。
報紙上雖然將這事渲染得像英國吃了多大虧一樣。
但其實,英國將爪哇島歸還給荷蘭,是換取其在中國的一些利益。
唐寧的眼神逐漸變得深沉,他望著窗外,仿佛看到了遙遠的東方,那片古老而富饒的土地。
殖民者們都在虎視眈眈的看著中國這塊大蛋糕。
看得出來索菲婭有意與他搞好關系,即便唐寧沒說話,她也會嘮嘮叨叨的找些話題。
索菲婭一直在關注著唐寧神色。
“大英帝國向廓爾喀派了監督大臣。”
當索菲婭說出這條新聞的時候,唐寧依舊沒有說話。
看來,這個喜馬拉雅山麓的小國,最終也沒能逃脫大英帝國的魔爪。
唐寧保持著沉默,只是輕輕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仿佛對這個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1814年,英國正式向廓爾喀宣戰,到戰爭結束簽訂《薩高利條約》,再到這次派監督大臣去廓爾喀。
這使得廓爾喀的貿易、內政和外交逐漸被英國控制。
至此,完全淪入了英國的魔爪。
廓爾喀是中國的最后一個藩屬國。
元1768年,廓爾喀統一尼泊爾,建立起了尼泊爾沙阿王朝。
乾隆年間,廓爾喀侵略軍兩次入侵西藏,結果清軍“六戰六捷,殺敵四千,收復后藏”,并乘勝打過喜馬拉雅山,兵臨廓爾喀首都陽布城下。
絕望中的廓爾喀國王不得不求和,表示愿意臣服清朝,向清朝每五年朝貢一次。
廓爾喀雖然為英國所逼,但勤修國政,力保自主之權,英國雖覬覦之,也無可奈何。
當少量英國殖民者入侵廓爾喀被打敗后,廓爾喀人將繳獲的英軍軍備上繳北京以向清廷請功。
但由于對英國這一名稱的翻譯不同,廓爾喀人上報時,清廷以為他們說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國,只是嘉獎幾句,未予重視。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廓爾喀國王曾經上書清政府,提出愿意派兵入中國協助清兵平賊。
這一從屬關系很穩定,一直持續到1908年尼泊爾徹底為英國控制,英國禁止廓爾喀向清朝朝貢。
現在,廓爾喀被英國控制了。
而宗主國大清帝國,此時在干什么呢?
唐寧并無意批判誰。
他并不是個政客。
也不是個怨天尤人的人。
他只是很好奇,強大的大清帝國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
安居樂業的中國百姓,是如何一步步窮困潦倒的。
所以,當他再看到下一條新聞時,眉頭不禁眉頭緊鎖。
“清政府驅逐了盤踞在澳門的英國商人。”
唐寧將手中的報紙輕輕放在桌上,語氣里聽不出任何情緒。
可索菲婭還是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她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唐寧的神色,只見他眉頭緊鎖,深邃的雙眸中翻涌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看著唐寧臉上的不悅,索菲婭小心的問道:“怎么了?”
她實在看不出來,這條新聞為什么會讓唐寧如此介懷。
那些遠在東方的英國商人,和唐寧的生活沒有任何交集,驅逐就驅逐了,唐寧為什么要擺出這樣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呢?
唐寧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組織語言,然后抬起頭,目光灼灼的看向索菲婭。
“你知道這些被從澳門驅逐的英國商人是些什么人嗎?”
這條遠在東方的消息,索菲婭怎么能猜得到。
但她也很奇怪,唐寧為什么突然這樣問,難道那些商人是他的熟人?
猜不透唐寧的心思,索菲婭微微搖了搖頭,疑惑地望著唐寧。
唐寧的語氣憤懣而痛心,一字一字道:“那些被驅逐的英國商人,是鴉片販子。”
這些商人打著貿易的幌子,卻干著損害中國人民健康的勾當,實在令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