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丹霞峰上的餐云觀中。
石堅送別白元和侯靜山后,想起方才待客時見收藏的茶葉已經(jīng)見底,如今又正是收獲秋茶的時節(jié),便決定再去采摘些回來炮制。
他讓張三郎看守道觀,自己重又登上山頂,來到西南方壁立千仞的危崖邊緣,探出上半身向著被重重云霧遮掩、深不可測的絕壁望了一望,忽地縱身一躍,身如隕石墜向崖下。
換在修為突破人仙境之前,石堅只能憑借強大的體魄附在崖壁上攀援,如今卻盡可玩得灑脫一些。
身形瞬間疾墜百丈后倏地減速,仿佛由隕石變成羽毛,輕盈地落在山壁斜向上方突出的一截樹干上。
這樹干足有兩人合抱粗細,卻只有丈余長短,似乎經(jīng)歷過烈火焚燒,通體焦黑碳化,但質地又堅如金石,早看不出原本是何樹種。
這樹干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又隱藏于半山繚繞的云霧之中,縱有心尋找也極其艱難。
當初石堅是借著攀援這面絕壁打磨體魄,巧合之下才發(fā)現(xiàn)了它的存在。
樹干上向上的一面有一條貫穿首尾的巨大裂縫,
在樹干縫隙中,斜生出一株主干粗如碗口、高不過人身的茶樹。
這茶樹枝干虬曲如龍,蒼勁如鐵,由內(nèi)而外透出一股百折不撓的勃勃生機。
但它卻非那樹樁枯木逢春另釀新枝,石堅可以清楚看到茶樹的根系順著樹樁上的裂縫蔓延,末端深深扎入崖壁的巖石裂隙之內(nèi)。
據(jù)石堅推測,應當是有鳥獸之類偶然落下茶樹種子,恰好落入這樹樁上的裂縫之內(nèi),竟而憑借這樹樁萌發(fā)生機扎根發(fā)芽。
那得到侯靜山這茶道方家青睞的茶葉便來自這株茶樹,品質不輸“猴魁茶”中的上品。
石堅從容地站在樹樁上,身旁便是常年縈繞山峰、宛若牛乳的云霧,正要抬手去采摘樹上的茶葉時,體內(nèi)“天混地沌大吞星法”忽有異動,似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極品美味般,令他生出一陣極度的饑渴與貪婪欲望。
而引發(fā)異動的源頭,卻在腳下這截本該早徹底失去生機的樹樁之內(nèi)。
他俯下身來,將右掌探出,按在樹樁中間感應最強烈的位置,只稍稍運轉“天混地沌大吞星法”,登時感應到樹樁中果然藏著一團蘊含極濃郁生機的靈氣,在靈氣的核心處又傳出一絲絲極隱晦的波動。
在“天混地沌大吞星法”充滿吞噬與毀滅氣息的真氣與這團靈氣稍稍接觸的瞬間,那一絲絲的波動陡然加劇,其中更傳達出清晰的恐懼情緒,便仿佛這樹樁內(nèi)藏著一頭被天敵盯上的幼弱小獸。
“先天元胎,乙木之精!”
石堅的雙目登時亮了起來,隨后卻稍作沉吟,旋即轉換了功法,改為運行“天迴地斡大混元功”,將一道蘊含混融陰陽、充滿造化生機的真氣傳入樹樁,融入那一團靈氣之內(nèi)。
隨后他直起身后退半步,雙目死死盯著那一段樹樁。
餐云觀雖頗狹小簡陋,卻收藏了不少書籍,其中有道家經(jīng)典,也有逸聞雜錄。
三年多來,石堅已在師父太玄道人引導下,將這些書籍讀通讀透,也真切感受到了其中的裨益。
前者雖非修行法門,卻能令石堅對最初修行的“八九煉形術”與“三世七太極拳”理解得更加透徹,從而更加輕易地踏入門徑并修行有成。
后者則是廣博了石堅的見聞,令他對這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如今想來,這些書籍怕是太玄道人特意挑選出來,用以培養(yǎng)石堅這弟子的,誠可謂用心良苦。
如今憑借人仙之境的實力感應并進一步觀察了這截樹樁的異狀后,石堅很容易便在自己讀過的一部志怪雜記中找到答案。
在不知多少年前,這截樹樁應該是一位已經(jīng)幾近結丹之境的大妖,只可惜不知是自身積累不夠還是出了什么岔子,終究在妖類結丹必須經(jīng)歷的雷劫下形神俱滅。
然而雷劫本就同時蘊含生滅兩面,在以毀滅之力淘汰失敗者后,也會以造化之力獎掖成功者。
偏偏那樹妖的神魂和妖軀雖毀于雷劫,卻僥幸殘存了一點真靈,恰好吸收了雷劫最后一絲蘊含勃勃生機的造化之力,得以留存在殘存的妖軀之內(nèi),轉化成另外一種全新的存在——“先天元胎”。
既稱為“胎”,其中自然孕育著生命。
先天元胎內(nèi)孕育的則是先天精靈。
這等先天精靈一出生便擁有相當于化形妖類的境界及實力,而且根骨稟賦得天獨厚,修行進境遠勝尋常妖類。
至于眼前的這團“先天元胎”,既是借樹妖真靈及殘軀成形,其中孕育的當屬乙木之精。
在歷經(jīng)極漫長的時間后,元胎內(nèi)的乙木之精已即將誕生。
正因如此,元胎不能再保持混融無漏的狀態(tài),內(nèi)中蘊含的靈氣及生命波動開始外泄,才被所修功法特異,對靈氣及生命波動最為敏感的石堅發(fā)現(xiàn)。
此刻石堅有兩個選擇:其一是憑借“天混地沌大吞星法”,將先天元胎及其中已近降生的乙木之精吞噬煉化;其二則是他此刻的做法,憑借“天迴地斡大混元功”,補全乙木之精欠缺的最后一點火候,令其提前降生。
前者可令石堅的修為立即突飛猛進,后者則可令他得到一頭對其天然孺慕親近的乙木之精。
只因乙木之精在先天元胎內(nèi)混混沌沌,降生后會如初生的小獸般,將第一眼看到的人當做至親。
片刻后,焦黑的樹樁上青光一閃,先鉆出一個披散綠色齊肩長發(fā)的小小頭顱,然后是穿著綠色無袖齊膝短裙的小小身軀。
她高不過一尺二三寸,看面貌不過七八歲年紀,卻已生得玉面桃腮,柳眉杏目,儼然是個名副其實的“小”美人兒胚子。
只是她露在衣服外俏臉及粉頸玉臂雖白皙光潔,卻又隱隱呈現(xiàn)細密的木質紋理。
這小人兒抬起頭望著眼前的“巨人”,烏溜溜的小眼睛里先現(xiàn)出些怯生生的神情,隨即將極小卻挺翹的瓊鼻抽了一抽似嗅了嗅氣味,立時歡欣無比必地張開雙臂,縱身一躍徑向石堅身上跳去。
石堅感到這小家伙全無半點惡意,便也站立原地不動,任由她落在自己右肩。
小人兒站在石堅肩頭,嘴巴正好湊到他耳邊,細聲細氣地連聲喚道:“爹爹!爹爹!”
驟聽到這個稱呼,石堅身軀一抖腳下一滑,險些掉下樹樁摔落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