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盧門立雪(三)

  • 漢末芳華
  • 盛景弈
  • 3126字
  • 2024-10-03 23:58:24

盧植今日回來晚是有原因的。

與他共事的蔡邕今日女兒出生。

也就是后世有名的蔡文姬。

蔡琰,字昭姬。

這個名字還是盧植幫著取的。

“琰”字的本義是美玉,象征著美好、珍貴。而“昭”有顯著、明亮、美好的意思。

可惜蔡文姬的一生和這名字并不搭邊。

生逢亂世,顛沛流離。

又因為父親的名望,被翻來覆去的利用……

蔡文姬起初嫁給了河東(今山西運城北部)衛仲道,但不久之后,衛仲道病逝,文姬之父蔡邕也被司徒王允所殺。東漢興平年間(公元194年-195年),南匈奴趁漢末大亂入侵,蔡文姬被人擄走獻給匈奴左賢王,并為其生育兩個兒子。東漢權臣曹操統一北方后,念與蔡邕的舊情,用重金從匈奴處贖回蔡文姬,并將她許配給屯田都尉董祀。

而由于在亂世之中飽嘗別離之苦,她作有兩首《悲憤詩》,道盡了自己一生的苦難。其中五言體的《悲憤詩》,甚至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

后來蔡文姬在為董祀求情時,曹操詢問她是否記得其父蔡邕所藏的古書。蔡文姬說自己原本有四千多卷父親賜的古書,但因流離逃難,沒有留下一點,只能背下四百余篇。曹操本想命十個人與蔡文姬共同抄寫,但蔡文姬表示男女界限很嚴,按禮節不能親相傳授,于是請求了一些紙筆,自己抄寫下來送給了曹操,文字沒有絲毫遺漏。

溫隱商記得歷史上對蔡文姬的評價頗高,《后漢書》作者范曄評價她“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續后漢書》作者郝經認為“文姬之才辯,不幸而失身絕域。然能傳父之業,免夫之死,有足稱者,君子責備以為失節過矣”。

就算在后世的游戲《王者榮耀》中,魔改后的蔡文姬也深受一些玩家喜愛。

盧植下車,回頭見溫隱商全身堆著薄雪,依舊在門外等候,不禁皺眉道:“你每日等候在此,莫非以為老夫會被你感動不成?”

溫隱商聞言則是搖頭說道:“學生不敢,學生在此等候,只為求見盧師。”

盧植聞言,冷哼一聲:“你這是作態,想讓老夫憐惜于你。”

溫隱商再度搖頭:“學生并無此意,孟子有云:‘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學生雖不才,卻愿如古人一般,鍥而不舍,終有一日,盧師或許能見到學生的誠心。”

盧植聞言,詫異地看了溫隱商一眼:“你倒是有些志氣。”

溫隱商拱手說道:“盧師明鑒,學生并無他意,只想求拜學盧師。”

盧植沉默片刻,忽然問道:“你方才所言,句句出自《孟子》,你孟子書從何而來?句讀從何而來?”

溫隱商聽盧植問起句讀,心中頓時一驚。

這世間,能夠教授孟子的,無一不是大儒,而溫隱商所說,皆是憑感覺讀出來的。

這話說出去,只怕沒人相信。

溫隱商心中猶豫,不知該如何回答盧植。

盧植見溫隱商沉默不語,沉聲說道:“你是不愿說,還是不能說?”

溫隱商聽盧植語氣不善,不敢再隱瞞,低聲說道:“學生偶然看到,無師自通。”

盧植聞言,愕然看著溫隱商:“無師自通?你若無師自通,那還真是天下奇才了。”

溫隱商尷尬地說道:“盧師過譽了,學生只是胡亂讀的。”

盧植聞言,搖了搖頭:“你也不必自謙,你若能無師自通,還真是不世出的天才。”

哈呵呵。

盧植凝視著溫隱商,緩緩說道:“你既然無師自通,又能讀通《孟子》,想必也是聰慧之人,你今日前來,究竟意欲何為?”

溫隱商聞言,趕忙拱手道:“學生只求盧師收留。”

“可讀過漢書?”

“讀過。”

東漢末年幾乎沒有哪一個讀書人不知道漢書的。

要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可不是一般人。

而且對于這本書的作者,幾乎不只是東漢讀書人熟悉,后來的中國人也是耳熟能詳。

畢竟有投筆從戎的典故……

講到這里,便是眾所周知了。

這《漢書》乃是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其成書過程歷經班彪、班固、班昭、馬續四人之手,歷時近四十年。

班彪是班固的父親,他是一位儒學大家,對《史記》有所不滿,于是撰寫了《史記后傳》六十五篇,這可以說是《漢書》文本形成的第一階段。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逝世后,班固決心繼承父志,以《后傳》為底本著手編撰《漢書》。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被召到京師擔任蘭臺令史,后升為尚書郞,負責“典校秘書”,并在明帝授意下繼續撰寫,直到漢章帝建初中葉基本成書。

漢和帝永元初,班固因竇憲失勢而被捕下獄,最終死在獄中。此時,《漢書》還遺留下八表和天文志未能作成。于是,漢和帝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入東觀藏書閣,替兄長補作《漢書》;又命班昭的同郡人、經學家馬融之弟馬續幫助班昭,作成天文志。至此,《漢書》最終完成。

《漢書》全書包括十二紀、八表、十志和七十傳共一百篇八十余萬字,原本一百卷,后人將篇帙較大內容劃分為上下卷,成一百二十卷本。該書主要記述了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7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西漢一代12世230年的史實。

《漢書》成書于漢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年-105年)。它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漢書》繼承了《史記》的紀傳體體例及大致框架,又首創斷代史,改“書”曰“志”,省“世家”而入“傳”等,對后世的正史編纂產生了深遠影響。盧植聽了,嘆息了一聲:

“你為了見到我,竟然能夠堅持十六日,著實是難能可貴。”

溫隱商連忙拱手:“盧師過獎。”

“主要是溫隱商離家之時,曾立下誓言,若是不能夠拜盧師為師,便絕不回家。”

盧植看著溫隱商,沉默了半晌:“你可知,即便是我見了你,也不一定會收你為徒。”

溫隱商點頭:“我知道。”

盧植面無表情:“既然知道,你還要這么做?”

溫隱商面帶微笑回答道:“哪怕只有一絲希望,溫隱商也要全力以赴。”

盧植聽了,沉默良久:“你這般心性,我倒是要高看你一眼了。”

接著他又忽然說道:“我這里有一篇文章,你若是能夠讀得下來,我便給你一個機會。”

溫隱商恭謹之中露出喜色,馬上道:“還請盧師賜教。”

盧植直接起身從書架之上取了一卷竹簡,遞了給溫隱商,道便是這篇文章,讓溫隱商讀給他聽。

溫隱商接過竹簡,展開看了,卻是《漢書》當中的《漢書·郊祀志》。

即是五行之說。

如果問東漢時期什么文章比較晦澀難懂,那些經學、史學著作可能是排第一梯隊,就例如班固所著的《漢書》中的部分篇章。

以“世經”為例,其中的一些觀點和論述可能較為晦澀。比如王莽篡漢之際的“造圣”運動,為了證明其統治的合法性,進行了一系列的推演。其中包括認定劉氏是堯的后代,以及確定漢朝應為火德等。

如王莽為了讓自己的篡漢行為看起來順理成章,其親信劉歆通過對古籍的研究和推演,認定劉氏在夏代為給夏王孔甲豢龍的劉累,到戰國時劉姓一直在秦國,漢高祖就是秦國劉姓的后裔,所以劉家人是堯的后代。而在解決漢朝德運的問題上,劉歆依據《春秋繁露》中的“五行相生”體系,確定新朝是土德,那么漢朝就應為火德。進而還需解決在這個相生系統中其他帝王德運的問題,于是通過各種推演和對典籍的解讀,構建出了一個包括伏羲氏、炎帝神農氏等在內的帝王譜系。

溫隱商看了一遍《漢書·郊祀志》,心里有了印象,然后,便讀了起來。

溫隱商讀得很慢,每一句都力求準確,尤其是其中一些難讀的句子,溫隱商更是逐字逐句地讀了出來。

讀完之后,溫隱商抬起頭,看見盧植神色凝重,似乎若有所思。

溫隱商平靜問道:“盧師,溫隱商讀得可有錯處?”

盧植搖了搖頭,語氣平緩:“沒有錯處。”

溫隱商繼續問:“盧師可是有不滿意之處?”

盧植又搖了搖頭。

溫隱商挑眉。

“盧師既然沒有不滿意之處,可是認可溫隱商了?”

盧植沒有回答溫隱商的話,反而問道:“你的句讀,當真是無師自通?”

溫隱商只好繼續裝,便點點頭稱是。

“那你可知,這《漢書·郊祀志》,便是許多熟讀經典的人,也難以讀得下來,而你,僅憑感覺,就能夠讀得準確,可見你的天賦,著實是世所罕見。”

盧植沉思片刻,最后說道:“你既是誠心,那便進來吧。”

溫隱商聽盧植終于答應讓溫隱商進去,大喜過望,趕忙朝盧植行了一禮:“多謝盧師。”

盧植點了點頭,轉身朝府內行去,溫隱商趕忙跟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靖安县| 宁城县| 上高县| 灵川县| 山西省| 顺昌县| 三门县| 呼和浩特市| 浦北县| 黔江区| 安乡县| 广东省| 金阳县| 宝山区| 宁强县| 屏东县| 寻乌县| 革吉县| 昌图县| 普陀区| 利川市| 长丰县| 井冈山市| 葫芦岛市| 沭阳县| 沽源县| 克拉玛依市| 安西县| 余姚市| 铜山县| 长丰县| 南木林县| 美姑县| 万山特区| 武陟县| 垣曲县| 习水县| 新竹县| 清涧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