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朱棣的抉擇

天津衛,明軍大營。

自從得知元軍入關的消息后,朱棣便率軍從通州附近暫時退了下來,到天津衛與徐達所率領的北伐軍主力匯合。

“天津,天子渡津之地。”

朱棣當初從此渡過大運河南下,后朝廷在此設立衛所。

得知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朱棣正在和徐達商量軍情。

“岳婿”久違的重逢,卻顯得有些陌生。

在朱棣的印象中,岳父徐達早已去世,而在徐達的印象中自己的女兒不過總角之年,突然冒出一個女婿來,實在有些尷尬。

好在兩人都有幾次穿越的經歷,各種稀奇古怪的事經歷了不少,互相之間默契的沒有去提那些尷尬的事。

擺在兩人面前的輿圖簡單的標注了敵我雙方的位置,清軍以通州沿線為據點進行防衛,元軍入關似乎失敗了,這本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元、清之間可能發生了摩擦,雙方打起來有利于大明。

但就在幾日前,斥候探得消息,元軍一部大搖大擺地進了京城。

情況的突然變化,讓朱棣一時難以判斷元、清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只能憑借模糊的情報推斷雙方可能達成了某種程度的盟約。

在眾多雜亂的消息中也不僅是無用的消息,也有有用的消息。

比如他們終于得知了元軍是誰人率領,大元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的名號一出來,朱棣很快意識到,入關的元軍是被徐達率領的北伐軍趕到草原那一支。

“如果是這一支元軍,那倒是可以試一試。”朱棣曾多次參與對元廷殘部的討伐,對元軍的實力有著清晰的認知。

以當前明軍的實力,就算沒有壓倒性的實力,但也足以與元、清聯軍抗衡。

打是一種選擇,不打也是一種選擇,甚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圍而不打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以清軍現在的規模再加上增援的元軍數萬人,每日消耗的糧草何其之多,北方產糧本就不足。

從元時起北方就極度倚靠大運河或海運,若朝廷無法從南方獲取到足夠的糧食來維持日常開銷,人口龐大的京城爆發饑荒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對于如今的大清來說,失去大運河也就意味著南方的糧草無法抵達北方,偏偏還要在京畿附近維持大規模的兵馬,加之北方早已糜爛,種種因素綜合之下,京畿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兵馬常駐。

朱棣推算過,就算以樂觀的庫存來推算,清軍強行搶奪平民百姓的口糧用作軍糧,其糧草庫存最多還只能維持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

時間一到,沒有糧草的清軍自然不戰自愧。

然而清軍有他的困境,明軍也一樣有困境。

誰都知道圍城困死清軍最簡單,可朱棣卻不打算用此辦法。

不是朱棣不想圍困,而是沒有辦法進行圍困,最主要的原因和清軍一樣,都在糧草上。

從應天(南京)到天津足足有千里之遙,從南方運輸來的糧食光是運輸耗費就足以驚人,盡管通過海運極大的降低了損耗,但南方也不太平。

作為產糧地的湖廣等地,也無法在大面積的天災下得到幸免,糧食本就不多。

從北方逃亂來的流民需要朝廷安頓,分去一部分糧草,南方尤其是沿海一帶手工業發達的地區,聚集了大量人口,本地糧食向來不夠吃需要從外地運糧方能維持,這又分去一部分糧草。

最終能夠作為軍糧運到北方的所剩無幾,而北伐軍足足有二十幾萬張嘴,一日無食便要生亂。

離秋收還有一兩個月,正是青黃不接之時。

每過一日,朱棣身上壓力就更重一分。

軍中的糧草幾乎是沒有儲存,一旦哪一日糧草沒有按時運到,二十幾萬人就都要挨餓。

屆時別說什么北伐了,就是能不能保住二十幾萬大軍安然南歸都是一個問題。

“不能再耗下去了!”朱棣咬著牙作出決定,實在是無法再這樣耗下去了。

徐達知曉朱棣的壓力,但如今雙方實力大差不差的種局面,比的就是誰的戰略定力強,誰先動手誰就有可能露出破綻,從而被敵人抓住機會,導致前功盡棄,甚至一敗涂地。

“必須要戰!”

對此,一向謹慎行事的徐達持有另一種意見。

“要戰,但不能對清軍開戰!”

朱棣不解,不知這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岳丈”有什么新奇的想法。

徐達解釋道:“元、清結盟,我軍對守通州的清軍發起攻擊,一旦清軍危急則元軍勢必來救,如此一來元、清合力則勝負難料,縱使能勝恐怕亦是慘勝,入關的元軍只有數萬人,說明元軍的主力仍在關外觀望,若是不能大勝,一旦打了個兩敗俱傷則元軍必然趁機入關收拾殘局!”

朱棣倒不是沒想到這一點,但想要破解僵局,要么賭一把,要么退卻。

無論基于何種原因,是對自己的封王之地被異族占領的不忿,或是上一次女真人焚城的恨意也罷,朱棣都不愿就此退兵。

若是換一個人在此對他說出這番話,朱棣定要破口大罵,然而當說出這句話的是自己的“岳丈”,也是教會自己一身征戰本領的“師父”。

基于對徐達的信任,朱棣冷靜下來。

“可是有辦法了?”

“你且看!”徐達指著輿圖上的遼東,然后一路往草原劃去:“燕地與草原之間有燕山阻隔,想要進入草原并不容易,但若是從遼東進入則有數條道路,相比之下就簡單多了,如今草原主力皆聚集在燕山以北一帶而遼東又在我手,若是此時有一支精騎自遼東入草原攻敵之必救,作勢往元上都殺去則元軍必然回援!”

“元軍一走,清軍先得援軍后又失之,其心必亂,士氣必然低下,此時我軍發起進攻勝必然會大增!”朱棣眼前一亮,旋即又想到了此法的一個問題:“可是怎么瞞過敵軍?天津與通州距離不遠,若進行調動很難不被敵人發現。”

“不一定要調大營里的兵,我記得昨日你說過,我那“三外孫”高燧正乘船自朝鮮渡海趕來,其部有不少騎兵,正好可作為一支奇兵!”

朱棣卻有些顧慮,他的幾個兒子各有能力。

大兒子善謀,二兒子善戰,唯有三兒子文武即可,連刑罰之道也頗為老道。

可問題也在此,什么都沾一點往往代表著哪樣都不精通。

此行既兇險萬分,對戰局導向也是萬分重要,容不得絲毫變故,他有些怕三兒子挑不起大梁來。

徐達卻是看破了“女婿”的擔憂,輕笑一聲打破了寂靜:“我想當初你第一次挑大梁的時候,‘我’可能和你現在一樣,但看來當初的‘我’有點過于擔憂了,誰不是從年輕沒經驗過來的,我想‘我’已經做過決定了,現在該輪到你做這個決定了!”

信或不信?

朱棣閉眼深呼一口氣,片刻后睜開眼,目光堅定道:“那就看這小子像不像老子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岗巴县| 三明市| 望城县| 曲麻莱县| 石家庄市| 临汾市| 巴林右旗| 深州市| 庆云县| 仲巴县| 泗水县| 朝阳市| 晋州市| 安徽省| 隆化县| 长子县| 英山县| 溧阳市| 绥中县| 和平区| 册亨县| 邢台县| 咸宁市| 冀州市| 天台县| 新龙县| 牡丹江市| 北辰区| 泌阳县| 定日县| 营口市| 阳信县| 突泉县| 揭西县| 惠来县| 滦平县| 普宁市| 塔城市| 石嘴山市|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