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長拳起勢,赤子之心
- 天道酬勤:我以神池蘊萬法
- 亂世一愚夫
- 2975字
- 2024-10-12 00:10:00
根據原主的記憶,這人是白水村陳木匠的孫子,名叫陳青。
年方十七,是原主的好友。二人自小共同長大,如今一起在武館練武,共同拜入張權門下。
“青哥兒,早。”
杜威笑著同陳青打招呼。
“青哥兒不也來挺早么?”
“我這不是最近一直練武,好久沒來村塾參加早課了嘛。想著要是再不來露個面,先生那邊恐怕不好交代……”
陳青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隨后跟杜威閑聊起來:
“昨日我聽咱們師父夸你了。怎么樣,要不過段時間你我一起去神武營參加武者考核試試?”
“我?我就算了,我的情況,青哥兒你也知道……”
杜威倒不是有意藏拙。
兩世的經驗告訴他,當一個人四處宣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這件事情往往就做不成。
而且他本是“凡骨愚夫”之姿,這樣的人四處宣揚自己要成為武者,估計會被村里人笑話不正常。
總之現在,還不是暴露這件事情的時候。
聽到杜威謙虛的話語,陳青默默地點了點頭。察覺杜威的呼吸有些紊亂,似乎剛剛正在練拳,他便起了興趣。
“你剛剛打的是《武祖長生拳》?反正現在距離早課時間還早,不如你打給我看看,我瞧瞧你這拳練到了什么地步。”
“我習武就是為了強身健體,肯定沒有青哥兒你打得好。畢竟你的資質,連館主都曾經夸獎過……”
“沒事,你且打給我看,我也不是第一次指點你了……”
聞言,杜威面色一喜。
這陳青的出生評定為“天生力士”,是武館的重點培養對象。據說已經得到師父真傳,入了武者之境。
現在他愿意提點自己,自己正好可以了解,自己距離成為武者還有多少差距。
看來今天早起,確實是賺到了。
“那就,多謝陳師兄指點!”
言畢,杜威隨即擺開架勢,將自己這剛剛大成的《武祖長生拳》,十分認真地打了一遍。隨后立定收招,等待著陳青的點評。
杜威猜的不錯,陳青確實已經突破到武者之境,自然是一眼就看出他這拳的不凡之處。
杜威這拳,已然起“勢”。
出拳時隱約有氣體流轉,說明他已經練至大成境界。
武道技法龐雜,無論是手、指、腿、肘、拳,練至大成時都會產生“勢”。
一旦拳法起勢之后,不需要武者動腦去想下一招是什么,身體會自然而然的會將下一招打出來。
沒有一絲停頓,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武祖長生拳》在神武朝雖說人人都會,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練到大成的。
原因無他,一看資質,二看心性。
杜威資質極差,遠不如陳青。
卻不聲不響地將這拳練到大成,想必定有不凡之處。想到這里,陳青也收起了輕視之心,由衷地發出一聲贊嘆。
“不錯啊,小杜,你這《武祖長生拳》竟然大成了?”
杜威則是面色如常,微微頷首,低聲問道:
“青哥兒,我這拳練得咋樣?有沒有希望成為武者?”
陳青聞言,蹙眉沉思道:
“師父跟我講過,常人如果十八歲前能將這《武祖長生拳》習至圓滿,便可以去神武營中報名試試看。但你……”
鐺——
遠方夜空中傳來的一聲鑼響,打斷了二人對話。
杜威正欲追問陳青關于武者考核的事情,但陳青的神情明顯十分凝重,似乎在擔心什么。于是改口:
“青哥兒,剛剛那是……”
不等杜威說完,陳青便一把拉起杜威的手,朝著村塾中走去。
“鎮幽鑼響,說明有武者在退治幽物。神武鎮幽,生人莫近。小杜,我們去把先生叫醒吧……”
此時,村塾內的教書先生田啟文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起身一看,發現是多日未曾露面的陳青,便有些不悅道:
“陳青,往日都不見你來,怎么今日倒是變得如此勤奮了?”
陳青聞言,有些心不在焉,半晌方才笑道。
“先生,早上好啊……”
田啟文瞥了一眼陳青,冷哼了一聲。目光隨之落在一旁的杜威身上。
“學生杜威,見過先生……”
杜威對田秀才行了一禮,解釋道:
“先生,我跟青哥兒最近一直在練武,想著學業上也不能荒廢,今天便來得早了一些。正巧聽到鎮幽鑼的聲音,就敲門提醒您一下。不想卻將您吵醒……”
這話聽上去順耳不少,田啟文不由地多看了杜威幾眼。
這半年內,杜威的變化他一直瞧在眼里。
以前的杜威學業上進境極慢,就連簡單的抄書,都要花費半日時間。
自從病愈之后,卻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到私塾報到的人。
若是一天兩天倒也罷了。
日日如此,足見他性格極為堅韌。
田啟文在白水村教書的年頭也不短了,能夠在這般年紀做到這種程度的學子,可真是找不出來。
此刻,田啟文方才振了振衣袖,隨后負手沉聲道:
“今日既然有幽物作亂,早課便取消了。你二人先進來暫避片刻,待天亮之后,便回去吧……”
杜威兩世為人,猜到這先生估計是起床氣還沒有消。于是又十分恭敬地對田啟文道:
“先生,學生今日一早過來,是有些事情,希望先生能夠指教……”
田啟文聽后倒是頗為驚訝。
這杜家的傻小子,平日里不聲不響的,怎么變得如此好學了?
一旁的陳青這時候總算是回過神來了。于是也向田啟文行了一禮:
“學生陳青,見過先生。先生,我跟小杜最近一直在習練武藝,準備參加神武營的武者考核,并不是有意荒廢學業,您別見怪……”
“哦?”
聞言,田啟文眼睛一亮。
“你是練武的苗子,去神武營倒不稀奇。可這杜威……”
“先生,您可別瞧不起小杜。他今年才十五歲,可就把《武祖長生拳》練到大成了,已經比村里不少大人都強了……”
杜威聞言,看了看一臉詫異的田啟文,又看了一眼陳青。心說這陳家哥哥雖然待人真誠,但太過憨直,是個藏不住事的人。于是道:
“這都多虧青哥兒指點,剛剛才算大成。再說了,我就算大成,也沒什么好驕傲的。就是當了武者,也不能不識字,先生您說是不是?”
杜威神情依舊,而田啟文此時看向他的眼神卻愈加亮了起來。
此子面對夸獎,不居功自傲。反而懂得將功勞讓給他人,同時表現十分沉穩,說話也極其有方。
想當年自己十五歲外出求學的時候,可做不到這一點。
“好吧,那你就說說,你有什么想問的。”
聽到田啟文答應下來,杜威連忙向先生打聽起關于神武營的事情。
關于神武營的事情,杜威之前也問過自己的拳館師父張權,但是對方一直三緘其口。
推說這些事情離他太過遙遠,讓杜威把心思都放在強身健體上。
而田啟文是白水村中最有學問的人,關于神武營的事情,想必他應該知曉一些。
聽罷杜威的提問,田啟文便將他所知曉的內容告訴給杜威二人。
神武營的創立者,正是神武朝的開國皇帝姬胤。
他創立神武營的目的有三個。
一是為了將神武朝所有的武者集合起來,共同修習無上武道。
二是為了震懾那些與神武王朝敵對的外族勢力。
最后一點,則是為了對抗隱藏于世間的幽物。
“杜威,雖然你年方十五便將《武祖長生拳》練到大成,但我還是得提醒你一句。武學之道過于龐雜,你又是天生的凡骨,還是應該勤勉向學,方才能夠有所成就……”
“多謝先生教誨。不過,我還有一事請教先生……”
“講……”
“先生剛剛所說,神武營創立三百余年,出現過無數英雄豪杰。不知其中是否有生來凡骨之人,成為知名武者的嗎?”
“自然是有的……”
田啟文雖說不修武道,但神武朝地大物博,人口何止千萬,肯定不乏以平凡資質有所成就之人。
但那終歸是少數。
而且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對于杜威這樣的少年郎來說本就是大忌。
想到這里,田啟文捋了捋胡須,諄諄教誨道:
“杜威,還有陳青,你二人聽好了。無論是修文還是習武,對于人而言都是修心。我希望你們做任何事都要追求本心,只有這樣,你的路才能走得長遠……”
“此正是往圣所言:‘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赤子之心,是嗎?”
不同于一旁歪著腦袋似懂非懂的陳青,杜威則是默默地將這四個字記在了心里。
此時,道蘊神池中,先前那粒種子所化成的潔白玉藕,正在一片淤泥之中,散發出寸寸毫光。
“這是?”
杜威感覺腦海中瞬間一片清明,凝神看去,一行小字悄然出現。
【道蘊神池——圣心碧藕】
【赤子求學心:進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