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吾家孫兒有千古帝王之資!
- 大明:老朱窮養我?我直接造反
- 楚國第一人
- 2108字
- 2024-09-24 16:19:08
第五章吾家孫兒有千古帝王之資!
“皇上圣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得朱元璋竟然是要這般器重朱英,宋濂于公于私都震動非常,連忙下跪,高呼萬歲。
除了因為獲得如此重任而十分認真之外,更多的,卻也是有種歷代帝師輔佐帝王的自豪感覺。
別看現在的朱英剛九歲,距離弱冠之年還有十一年,但這俗話說的好,時間猶如蒼駒過隙,很快就等到那天。
他宋濂此前不過是明初三大家之一,外加一個頂級大儒的身份,雖然也曾教導太子朱標,但卻從來不曾當皇帝的老師。
這次朱元璋如此明示,真就是給他一個萬古流芳的絕佳機會,豈能不感激?
走出皇宮之后。
宋濂原本略微傴僂的身形有那么一瞬間仿佛挺直起來了。
而他那對飽經風霜、博學多識的眼眸之中,更是射出從前都不曾有過的精芒,愿意為了朱英,付出他的一切!
……
天色很快黑下來。
眼看爺爺奶奶都還沒有見到人影,朱英倒也不著急,而是自顧自打掃了一下亂糟糟的屋子,繼續等待。
老實說,這種生活他早已習慣,畢竟是窮人家庭,不可能奢望二老隨時隨地陪伴他。
但只要能夠看到二老安全回來,沒有被地主打罵,已經算是不錯。
至于改善家庭生活……短時間之內看起來不大可能,最快也得等自己參加科舉,考下秀才,有個功名才行!
“英兒,英兒啊,天都黑了,你怎么還不點燈,這孩子也太節省了些,可你晚上寫功課,讀書本,沒有油燈怎么行啊?”
“可別看壞了眼睛。”
“那才是最不值當的。”
就在朱英等得差點睡過去的時候,朱元璋和馬秀英總算拖著一身的“疲憊”,換了汗水淋漓的粗布衣服,故意將兩人鞋子混合泥土,正式回來。
還別說。
這一套行頭完全不同于二人平時的帝后穿著打扮,差點就把錦衣衛指揮使毛驤給累得夠嗆。
首先是不能找太新的衣服褲子鞋子,容易穿幫。
其次,太舊太臭的話,難免會讓身為皇帝的朱元璋和身為皇后的馬秀英有些扛不住。
于是最后,堂堂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不得不花錢買來其他農民的半舊衣服,靠著手動丟入泥塘弄臟,找來清水充當汗水,這才勉強算是過關。
這不。
就見朱元璋和馬秀英二人以常見老農形象進屋的時候,朱英都沒有看出半點破綻,而是連忙端了一盆熱水過來。
“爺爺,奶奶,二老辛苦了,快快洗把臉,孫兒馬上給您二老熱一下飯菜,可得好好吃飽點。”
朱英麻利地忙前忙后,并沒有看出問題,立時就讓朱元璋和馬秀英感動之余,卻也偷偷一笑。
二人表面上不多說,心里頭暗贊那個毛驤果然辦事機靈,好事會辦,壞事也能辦的不錯。
當然,當著朱英的面的時候,朱元璋和馬秀英可不敢暴露半點,而是一邊大快朵頤,裝出很久沒吃肉偶爾遇到油葷就很饞的樣子,一邊卻也再次問起朱英今天的學業如何。
“英兒啊,你和你爺爺聊聊今天都學了啥,奶奶我去給你補補褲子,你瞧瞧,這褲子好幾個破洞,不補不行,會被老先生和同學們笑話。”
馬秀英果然是知情識趣,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帶著一藍子針線活兒和朱英那條破洞的褲子,自行離開。
見此,朱英除了感激還是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兩世都遇到這么好的長輩親人,差點就要流出淚水。
萬幸的是,朱元璋聽完宋濂的回答還是感覺不滿意,果斷跟他談起今天學堂上的事情。
“英兒,你且說說,今日學了哪些東西啊。”
“爺爺,孫兒今日學的是《論語》第一篇《學而》篇,還有老先生教導的禮教基礎篇。”
“也就是讓我們入門,順便了解一下三綱五常,君子六藝之類,老先生還夸孫兒懂事,讓我好好孝順你們呢。”
朱英體內雖然住著一個成年人,但面對長輩的時候,卻還是非常乖巧,老老實實說起一天的課程。
一聽這話,朱元璋心中開懷,嘴上則是更加認定朱英跟著宋濂實在太對了。
“好啊,我家孫兒總算開始學習圣人之言,聽說那個老先生還挺厲害,你可要好好聽講,不可貪玩走神,懂嗎?”
“爺爺放心吧,孫兒可是學堂里面最專心一個,孫兒知道,我們家窮,想要改變唯有讀書這一條路。”
“老先生對我不錯,我自然不會辜負他,也不會辜負您和奶奶。而想要出人頭地,就得參加科舉,儒家學問肯定要精通,但卻不能拘泥于儒家一門,還得海納百川,兼容并包才行的!”
爺孫兩越聊越投機,漸漸地,朱英也將眼前這個爺爺當做親生爺爺來對待,忍不住說出他心中所想的計劃。
聞言,倒是朱元璋有些愣住了。
他可從沒有見過有人居然膽敢直接說儒家學問不夠,還要學其他的,尤其還是九歲的朱英!
“英兒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啊?難道一個孔圣人還不夠你學的嘛?”
“爺爺,孫兒不是藐視孔圣人,只不過儒家思想雖然成為千年王朝的核心,但多少也有它的局限。”
“說的通俗一些,學會儒家,可以讓人懂禮儀,知進退,明是非,了黑白,但它們更大的核心,只不過是歷代君王統治國家的手段而已。”
“君王可以靠儒家來駕馭天下英才。”
“但我等這種窮人,可不敢完全只學一家之言,能學習百家那就自然學習更多,所謂技不壓身嘛!”
轟隆!
隨著朱英這話一說,本來還差點教訓他不可貪功冒進,不可好高騖遠的朱元璋,卻是當場震驚。
作為洪武大帝的他最清楚這話的分量,不是一般的重,而是從中可以看出,自己這個皇長孫,還是具有千古帝王之資的人!
“英兒果然不同凡響。”
“哪怕是從前最賢明的君王,也要十多歲之后,才能逐漸顯現,可他居然……僅僅九歲?”
“以儒家駕馭天下英才,以百家統攝四海豪杰……嘖嘖,這樣的感悟,縱然朕當年創立大明的時候,也沒有想的如此透徹啊!”
“此子……是朕之福。”
“更是大明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