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特別特別想要普通又踏實的戀愛就是生活感很強的那種不必像偶像劇那般夸張的浪漫也不用兩個人愛得死去活來我們就上班下班買菜做飯周末空了就去約會看電影平時看到對方喜歡的東西就買下來我也不必刻意做些什么來讓你在乎我因為心里清楚對彼此來講我們就是最好的我們大家都是普通人都不是完美的但就是那些缺點使我們更加覺得對方可愛這樣就是最好的了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生活了。
小小的幸福比如我和你我們倆在一起構成了幸福就算那一天我們只是出去散散步吹吹晚飯和你在一起牽著手我就覺得好幸福當我的身邊是你的時候我覺得幸福降臨了當我擁有蘋果時我只會在意蘋果你在我身邊我眼中只有你很多幸福時刻我是不自知的只是覺得今天過的還不錯可能是我有和你見面了我的幸福在平淡中生根發芽了。
我發現好多人并不清楚在感情中想要什么。
我有一個朋友相親過很多次,大多是父母安排。按章程,她周末和相親對象一起吃個飯,聊得來就相處看看,聊不來就兩散。
我們之前一起談起對于愛情的需求,她說其實她特別無所謂。“快奔三的年紀,再聊轟轟烈烈的愛情覺得很幼稚,但物質這一塊我也不缺。戀愛沒意思,只是想遵從父母的意愿,找一個可以搭伙過日子的人。”她這樣告訴我。
話是這么說,但真正開始和相親對象相處的時候,她又會覺得哪哪都不太舒服。“覺得很空,一個小動作就可能會讓我pass掉一個人,很容易覺得乏味和無趣?!彼忉尩馈?
因為不痛不癢的各種原因放棄,看起來是“我沒有特定需要的愛情,隨性就好”,其實反而是要求過高,希望得到一個「不經意間完美滿足自己所有擰巴小幻想」的對象。
但不該是這么來的。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滿足愛情獲得感的前提。
小說《喜寶》里,女主角有一句很著名的臺詞,說:“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奔词惯@話顯得世俗,但她對于愛情的需求卻是明確的——“被愛,或者金錢”。
在感情里知道自己要什么非常重要,這個「知道要什么」意味著你明確知道自己「能夠不要什么」。
朋友最近正在被一個大叔型的成熟男性追求。男方有錢有型,在事業上也有和她工作匹配的資源,各方面都很般配,我們這些朋友都很看好這段感情,攛掇她趕緊答應。
但她自己卻躊躇不定。她承認自己對一段新關系有所心動,但兩人的年齡差有點大,她依舊想要體驗更年輕的浪漫和悸動。
“以前上大學談戀愛的時候,總嫌男生幼稚,現在成熟的追求者出現了,我卻又想找回之前那種怦然心動的甜蜜感。做人好矛盾?!彼恢挂淮胃疫@樣感慨。
很難有十全十美的戀愛。有時候我們會在對象身上追加很多世俗的條件,同時也渴求更多的情感回應:既希望他優渥,又希望他體貼;既希望他浪漫,又希望他務實,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割舍,最后卻什么都得不到。
“既想要又想要”的貪心是小孩的思維模式,在成年人的感情里,是沒有這樣的好事的。成年人的智慧是,要敢于放棄一些可能別人都在追捧,但你不一定需要的東西。
這意味著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做到了這一點,你才能算作對感情多了些許的掌控力。
我經常因為身邊很優秀的朋友找了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男友而感到可惜。也曾認真地問過其中幾個要好的朋友:“你喜歡他什么呀?”
答案大多都很簡單:“真誠”、“有趣”、“體貼”,諸如此類。
“會覺得他不夠好嗎?”
“怎樣才算足夠好呢?”朋友反問,“我對感情的要求是,我想要一個懂我,聊得來,對我有耐心,脾性相投的人。過程中這樣那樣的小缺點小摩擦,當然不會少。有時候也會發現身邊的某個別人,找了學歷更高或者家境更好的對象。但關于「選擇他」,我不會動搖,在一起開心最重要。”
然后我明白,在感情里,“知足常樂”這個詞也一樣通用。
不是說找對象可以將就。是根據自己最需要的部分去尋找匹配的人,在確認要跟他相處之后,還得清醒地認識到他的不完美,并且因為他在你最需要的部分做的很好,而接受他在其他地方的不完美。
這世上不可能有無短板的戀人,即使他擁有一切世俗的成功,也可能有種種讓你不滿的表現。戀愛不是無限向完美靠攏,而是得想清楚你必須要什么和可以不要什么,跟有缺點的人戀愛,是走出幻想、走出想當然的人生必修課。
一個有缺點的戀人并不意味著愛情的殘缺。相反,愛情的浪漫恰恰就在于,兩個并不完美的人相遇,決定一起去創造完美的人生。
雖然我做不成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我覺得在這個透明的世界能握緊你的手就已經很偉大了我會經常對你說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寶寶否則我害怕你看見太多自以為比自己好看的而忘記自己是最可愛的寶寶因為想要你一直那樣笑著。
有時候覺得談戀愛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會經常擔心對方突然不愛我了這種感覺讓我焦慮你開始在意他的目光在意他的一舉一動也在意他說過的每句話就好像你的心始終被他牢牢牽絆著會因為他遲遲不回消息而變得心慌意亂也會因為他沒來由的冷漠而變得患得患失會無時無刻在意對方的態度會猜疑對方對你是否忠誠是否還愛你最害怕的就是你和他在一起好好的突然有天對方的語氣就不如以往熱絡變得好像不需要我的那樣全世界只有你能察覺出這種細微的變化為此生氣冷戰并不值得甚至自己都覺得小題大做所以只好無能力地接受像是眼睜睜目睹一條咸魚的風干。
有人就是這樣她自卑敏感她焦慮痛苦她渴望浪漫她想和真誠硬碰硬但她不回信息。
其實分分合合不是相愛的證明而是自虐的證明尤其是和同一個人分分合合其實本質上就說明你們兩個根本沒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只是因為分手后的不斷思念情緒上頭要跟對方和好今晚原諒明天又介意?反復內耗折磨?許多傷害本來是一次性的?可你們總是來回拉扯愛才是一把鋸子。
我特別喜歡那句愛因有差別而變的厚重意思是說如果這個人很喜歡你他對你肯定是與眾不同的跟別人不一樣而這份喜歡在你心里會有很重的一份份量比如我一直都有厭蠢癥但是到你那兒我就會覺得你這樣子好可愛啊有句歌詞可以很好的解釋這句話就是離開你誰還把我當小孩。
其實我有很多東西都是給自己看的,比如我抖音的喜歡、備忘錄,我會把一些發過的朋友圈私密掉卻又老是翻著看。
因為對于我來說被人看透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們根本不懂我他們只看見我一時興起發的文案不懂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但我又是一個愛分享的人我頻繁的記錄我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仿佛這樣我才是新鮮的。
我是矛盾的我又希望有人看見了這一切了解并走向我。
我始終覺得愛從來不是計較誰付出多誰付出少而是你的付出我看在眼里我的付出你有認真對待愛不是比誰更勝一籌愛是平手你愛我的同時我也在愛你。
我表達情感的方式就是,在朋友圈分享一首歌,然后假定那個我真正希望能看到它的人,能夠仔細聽完整首歌,并認真反復分析歌詞,然后正確領會我想傳達過去的情感。